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午夜独自上阵,我经历三个第一次

时间:2024-04-24

采访手记

2021年新春注定烙印深刻。一方面,因为疫情防控常态化,记者既要勇敢地走出去,又要顺利地走回来,对采访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因为首次参加“中央新闻单位青年记者践行‘四力’业务交流活动”,我在磨练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还在与其他优秀记者的交流中,吸收了更多的养分、收获了更深的体会。

这是一次难得的淬炼,此前在新闻中讲述了特殊的春运故事。2月8日至11日,中新社“新春走基层”专栏先后刊发了由我采制的《夜访中国最北高寒高铁“蹚雷车”:零乘客的春运护航人》《神秘的午夜高铁,空无乘客,发生了什么?》等4篇图文视频融合报道。

这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此刻在手记中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80斤体重的女记者,背着装满设备的采访包,扛着出镜自拍的三脚架,走进中国最东北的严寒冬夜,走上世界首条高寒高铁“蹚雷车”,经历了一次报道中的三个第一次……

第一次包高铁采访

——记者走基层,首先要把自己当基层。

在12306查无此车,春运时也无乘客,这趟神秘高铁叫动检车,俗称“蹚雷车”。“蹚雷人”每天在黑夜出动,天亮收工,为了旅客平安乘车,他们提前探路排险,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样默默无闻的付出。

由于哈尔滨地处高纬高寒地区,从这里起始的“蹚雷车”需要抵抗-40℃到40℃的巨大温差,相比其他地区更有地域特色,也更具极限挑战。每年春运正是当地极寒多雪之时,由地勤机械师、随车机械师、动车司机组成的“探路天团”如何应对?

在热闹的春运中,找一个安静的角落,观察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印迹,我对这个选题一见钟情,也被他们的“隐秘而伟大”深深打动。我在心中摆正姿态:“记者走基层,首先要把自己当基层。”于是,我决定和他们一起“蹚雷”。

当时,黑龙江疫情未退,这将是一次冒险的采访;“蹚雷人”午夜开工,注定是一次拼昼夜的采访;选择融合报道,还会是一次费心血的采访。然而,一向爱较劲的我“偏向虎山行”,采访对象能行,记者有什么不行?

“DJ5078次,这辆高铁我包了。”我这样调侃这次“霸气”采访。作为8节车厢的唯一乘客,我在那一晚变身为一名“蹚雷人”。起初十分忐忑,但当下到哈尔滨动车组检修库的地沟中,我抬手摸到了列车的“肚皮”,冰凉的水滴从车底一颗颗掉落在脸上。那一刻内心恢复平静,真正的走基层就要如此。

第一次刷夜采访

——记者辛苦一次,基层工作者却日复一日。

冰城“十二时辰”,一条时间轴串联“蹚雷车”的使命和我采访的经历。

早7点开工,策划构思,列出提纲,撰写脚本,协调采访对象;晚7点,码齐设备,检查性能,边打包边啃了一根苞米,作为那天唯一一顿饭;晚10点,背熟台词,化妆遮盖黑眼圈。

晚上11点半,哈尔滨气温逼近-30℃,我穿上了最暖的棉衣、蹬上了最厚的棉鞋,“全副武装”地走进了漆黑的冬夜。

午夜12点,夜路越走越荒凉。我一路向前抵达检修库,跟随地勤机械师李奥下到地沟中,仰头看着一辆辆“蹚雷车”蓄势待发,沉沉的倦意瞬间退去。

凌晨1点,我完成第一段出镜,不是在车里,而是在车底。那一夜一如往常,地勤机械师检查列车零部件,随车机械师做出勤准备。不同的是,有位记者陪他们一路同行。

凌晨4点39分,“体检”合格后的高铁正式开动,司机王君平全神贯注驾驶。我屏住呼吸不敢打扰,悄悄在他身后拍摄全套操作流程。

早5点,随车机械师马文泉开始安全巡视,我就扛着设备一路小跑跟随,从车头到车尾一趟又一趟。中途抽出时间,架好机位、自拍出镜。车程4小时,全车空坐我却“没空坐”,不知不觉天亮了。

8点45分,“蹚雷车”返回哈尔滨,此趟行程,无雷。走出驾驶室的王君平精神稍显放松,我抓紧录完最后一段采访,设备也耗尽最后一格电。

扫码阅读《神秘的午夜高铁,空无乘客,发生了什么?》

扫码阅读《夜访寒地高铁“蹚雷车”:零乘客的春运探路人》

扫码阅读《小新的Vlog:夜访寒地高铁“蹚雷车”零乘客的春运探路人》

夜色与曙光交替,“蹚雷车”与正班车交接,春运的人潮开始涌动。人们踏上了平安的归途,并无人提及“蹚雷车”的故事。

我们并肩走出哈尔滨西站,临别时铁路职工对我说:“记者同志,你辛苦了。”我对他们说:“记者只辛苦一次,你们却日复一日。”

第一次独立完成图文视

——融媒体时代,一个人也能顶一个团队。

这不仅是我第一次包车采访、第一次刷夜采访,还是第一次独立完成融合报道。作为文字记者兼出镜主播,以前都是摄像师为我掌镜,这次由我为基层工作者掌镜,想让更多人记住他们的笑脸和身影、平凡和不凡。

一次采访用上“十八般武艺”,对我来说如迎大战。但,并非无准备之战。早在几年前,我就开始悄悄学习新技能,从纯外行变成了“设备控”,相机、稳定器、智能手机、无线麦、声卡等设备都操练已久。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只有自己在场,也能为同事回传素材。此次学以致用,手中有剑,心里有底。

从午夜到天明,一个人在采访、出镜、拍照、录像中紧张切换;又从天明到午夜,完成撰稿、配音、后期。经过48小时的连轴采制,三篇文稿、一套组图、一条Vlog接连发布。我用行动证明了,融媒体时代需要团队合作,但在特殊时刻,一个人也能顶一个团队。

2月8日,中新网刊发了《夜访寒地“蹚雷车”:零乘客的春运探路人》的图文稿,众多媒体、网站转载。

2月9日,中新社签发《夜访中国最北高寒高铁“蹚雷车”:零乘客的春运探路人》,供海外华文媒体采用。同日,主播亲历的小新Vlog视频出炉。

2月10日,中新社官微推送《神秘的午夜高铁,空无乘客,发生了什么?》新媒体稿,主打幽默又温情的风格,是文图视的最全呈现。

回顾8年从业生涯,我这样理解热爱的新闻工作:记者是城市的眼睛,看它所看到的;也是城市的耳朵,听它所听到的;还是城市的嘴巴,说它想说的话。我们要打开全部感官,以事实为依据创造具有可读性的作品。而在融媒体时代,我们不仅要打开自己的感官,还要用每一段声音、每一帧画面、每一道光影、每一篇文字,打开受众的感官,创造更多“有声有色”的新闻佳作。

操练脚力,走基层走到了高铁的车底,走近了平凡又不凡的铁路职工;

操练眼力,敏锐捕捉每个细节,将它们装帧成经典;

操练脑力,策划完成了对于“蹚雷车”的融合报道;

操练笔力,用一汪文墨勾划了中国寒地春运的背后故事和时代印迹。

接到通知获奖的电话时,我刚做完手术躺在病床上,全麻的药劲儿还没过,这种勉励无疑比任何针剂都“包治百病”。于是马上出院,一边冒着虚汗,一边写着手记。我深知作品尚有进步空间,但因为受到这份鼓励的嘉奖,将鞭策我践行“四力”不止,使命初心不忘,此生笔耕不辍。

从寒冬的冰城,到暖春的京城,我穿越了100天的时间和1000公里的空间。走基层时雪花漫天,去领奖时鲜花漫山,这正映衬了参加此次活动的不同感受。

在创作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中新社总社领导、黑龙江分社领导以及同事们的“情谊”,是他们给予我全力的鼓励和支持,这份荣誉属于我们的集体。

在参选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各家中央新闻单位的“诚意”。565名青年记者、380个青年记者团队的足迹踏遍中国大地,无论人迹罕至、偏远高寒、险阻艰难,大家都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图为王琳在2021年中央新闻单位青年记者践行“四力”优秀作品交流活动上发言。(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在评选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活动组委会的“善意”,他们搭建了一个高端优质的交流平台,给予我们学习共勉的机会、改进提升的建议、获奖成果的鼓励。业务上融入“新意、辛苦、心血”,情感上付出“情谊、诚意、善意”,这就是我参加此次活动收获的“一心一意”。

新闻就像一场高烧,燃点着热情、烧烫了理想。最后以《敬你》中的一段歌词,献给有理想的媒体同仁们:

我敬你满身伤痕还如此认真,

山水迢迢还奋不顾身,

我敬你万千心碎还深藏一吻,

乌云滚滚还走马上任,

我敬你泪流成河还如此诚恳,

生死茫茫还心怀分寸,

我敬你人去楼空还有刀有盾,

落叶纷纷还独自上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