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把由“春运母亲”引发的感动和思考传递出去

时间:2024-04-24

采访手记

扫码阅读《“春运母亲”有每个平凡人用力生活的影子》

11年前,新华社记者周科在南昌火车站广场拍下了这样一张照片:一位年轻的母亲,背上巨大的行囊压弯了她的身躯,手里的背包眼看拖地,但揽在右臂中的婴孩整洁而温暖。抬头前行的年轻母亲面色红润,一双大眼睛坚定有力。经过漫长的寻找,11年后,新华社记者终于确定了那位母亲的身份:巴木玉布木,32岁,彝族人。2021年春节前夕,他们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瓦岩乡桃园村重逢。这位母亲11年来的真实生活得以呈现。

一、笔端带着感情,才能温暖读者

很快,这则相隔11年的重逢暖闻在各大媒体平台刷屏,许多网友都直呼感动泪目。这一“春运表情”为何能打动无数普通人?从这位母亲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哪些时间带来的变化、“年”的纹理和国家发展的质感?当天下午,中青报当期值班编委曹林建议,可以从这些角度,解读、传递来自“春运母亲”的动人力量。

在写“春运母亲”、人均74岁的“清华学霸合唱团”、东深精神等相关评论时,我深切地意识到,对于饱含情感的暖闻,如果自己没有体会到真实的感动,笔端不带感情,读者便无从感受到其间温度。

我在阅读“春运母亲”相关报道时,随着对时代大背景和当地情况有更多认知,随着了解更多相关细节,心底不禁涌出了更多浓浓的暖流,也触发了有关奋斗、母爱、国家之变、游子返乡等万千思绪。或许,这也是此事引发众多社会讨论的重要原因。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知,把这份感动和思考传递给读者。

于是,在相关描写中,我尝试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眼睛进行描摹。比如,对于那张11年前的照片,有一个比较通用的官方描述,在此基础上,我试着用“踽踽而行”“紧拎”等动词进行了微调,进一步凸显春运母亲彼时彼刻的艰辛和不易,尽量还原照片带来的直击人心。

一张照片,折射出多少在外打拼人的艰辛、为母则刚的坚韧和千里返乡的殷切。春节,对中国人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节日况味,人潮再挤,行囊再重,路途再难,也挡不住与家人团圆重逢的信念,挡不住悉心呵护怀中子女的温暖,挡不住把日子好好过下去的勇气。这是“春运表情”蕴涵的第一层浓厚情感层次。

二、把目光投向奋斗背后的国家发展和社会变迁

此外,在描写时,我还特别加上了“漫漫路途中,她正抬头望向前方,一双大眼睛显得笃定而有力”一句,与后文中的“再次出现在记者镜头中的她,眼神依旧坚定,面容却愈发舒展从容”一句形成呼应。因为在梳理相关报道后我发现,春运母亲的眼神其实是串联起这十一年巨变的一个关键线索。

在今年重逢时,记者又为春运母亲拍了许多照片,其中有一张是她身穿粉色衣服,对着镜头微笑。两张照片对比,不难发现其中的变与不变:不变的是她自始至终的坚定眼神;变的则是不同生活境况下的面容表情,此前更多是生活重压之下的咬牙坚持,如今则是日子越过越好后的舒展从容。

▲ 2010 年1 月30 日,巴木玉布木背着大包、抱着孩子在南昌火车站匆忙赶车。(新华社记者周科/摄)

在新华社的报道中,有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看到十一年前的那张照片,连巴木玉布木自己都惊讶又感慨。很多时候,时间的魔力就是如此,短时间内可能意识不到变化,但只要坚定前行、用心生活,缓缓流淌的时间就总能让人有感于奋斗带来的巨大改变。

对巴木玉布木而言,十一年前的生活是困窘而拮据的,由于庄稼收成有限,日子举步维艰,为了贴补家用,也为了让孩子将来有更多发展机会,她毅然决定走出大山,外出打工。照片中的她,刚刚结束在南昌一家砖厂的打工生涯,赶着带娃返回老家。

十余载时光流转,与记者再度相逢时,巴木玉布木的生活已呈现出全然不同的模样:他们家的年收入从几千元增加到10万元,顺利住进了一栋新房,孩子们也获得了更优越的教育环境。随着家庭顺利脱贫,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行李早已不用背那么多,火车早已不用坐那么久,拮据窘迫的愁云早已随时光消散,巴木玉布木翻看多年前“春运表情”时的讶异,又何尝不是对这些年国家发展、社会变迁最真实生动的注解。

那么,是什么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国家、社会和个人在其中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我深切地意识到,这一巨变,是个人奋斗与国家政策、社会支持合力产生的结果,缺一不可。

也许在看到脱贫攻坚的各项数字时,有人会觉得有些抽象,可是事实上,国家政策带来的变化是真实可感的,对村民生活带来的改善也是具体而微的。脱贫攻坚的成绩绝不只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而关乎一个个像“春运母亲”这样的鲜活人生。从这个角度而言,“春运母亲”的变化其实是众多人的一个缩影。

面对大凉山“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的境况,正是国家政策支持和一个个扶贫干部辛苦付出,把群众生活难点与扶贫工作发力点紧密结合,让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一一破解,为每个小家庭的奋斗发展保驾护航。

文章中,之所以使用“保驾护航”这个词,是因为扶贫必当扶志,生活的改善不能全倚赖国家和社会“代劳”。国家政策,更多的是提供兜底保障、创造良好的环境、为人们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指导。巴木玉布木的生活巨大改善,折射的正是脱贫攻坚战略取得的重大成效。

三、紧紧把握住“用力生活”这一与受众之间的情感共通点

在“春运母亲”的故事中,也不难看到巴木玉布木自我奋斗、用力生活的努力。穷则变,变则通。土地贫瘠,她便在帮扶干部的支持下发展特色产业;自己没上过学,却坚信读书能改变命运,立志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用网友的话说,她是以迎难而上的精神、用心生活的智慧,活成了自己人生剧本中的“大女主”。

美好生活是由自己创造的,用力前行的人不会被辜负。十多年来,或许前路屡有荆棘,日子时有难题,但巴木玉布木没有像记者此前担心的那样消沉下去,而是坚信“无论是生活的贫困,还是遭遇的不幸,我们都要勇敢向前”。

这一变化之所以引发众多共鸣,使许多网友能够感同身受,正是因为这种情感共通处,无论是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还是扎根乡村的“新农人”,亦或是同她当年一样千里返乡的打工者,都能在她的身上看到自己用力生活的影子。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一张照片,一次重逢,包含了太多真挚动人的情感层次,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也对时代之变、国家发展和个人坚定前行的姿态产生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