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走深走实 立体交流

时间:2024-04-24

□ 曹林

□4月29日,评委代表曹林在中央新闻单位青年记者践行“四力”优秀作品交流活动中发言。(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作为青年报人,祝贺获奖的青年记者同行们!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参与“四力”交流活动,从后台走到前台,表达作为评委的看法。

记者与评委的关系有点“复杂”,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个活动考验着青年记者的“四力”,其实也考验着评委的“四力”:脚力,为评选跑了好几次新华社。眼力,盯着电脑看几百篇稿件,很费眼。脑力,选哪一篇放弃哪一篇,都要给出理由,脑子不够用了。笔力,有评委给每一篇入选的作品都写了点评和评委手记,加起来比一篇评论长多了。

想起前几天刷屏的一篇博士论文致谢,一句话触动人心: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论文送到你的面前。看记者同行这些走基层报道,有同样的感觉: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把报道送到公众面前。这些作品在刷屏中温暖和影响了社会,作为评委我也深受触动:记者在践行“四力”,我们坐在电脑前被他们的“四力”报道所感染,也在不停地“走”着:今年就地过年,虽然没有“走”春运,没有回家,但从“春运母亲”等报道中、在心中走了很远,一边走,一边思考着那些命运被改变的普通人,思考我们这个国家深刻变化的纹理。我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我们走到的地方,就有中国人的年味儿,就有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

今天我站在这里,既是评委和读者,也是多年来“新春走基层”报道实践的参与者,也负责协调本报今年的走基层报道。一开始就介入了报道过程,每天都能看到各家媒体把最新的报道转到群里,看到部门领导的部署、点评和点赞,看到主办方每天为催发“记者手记”而忙碌。“新春走基层”已经走了这么多年,怎么让一个常规动作走出新意?怎么最大程度上把年轻记者的创造力激活?怎么在疫情管理流动受限的情况下让报道走起来?怎么在新媒体时代让报道更鲜活更贴近年轻人更有表现力?怎么避免报道的自娱自乐,而让无数的人、无穷的远方、无尽的细微变化体现出来,并让广大受众有报道的代入感、对话感和认同感。“四力”交流活动努力在为“新春走基层”赋予创新力,激发活力。

这种专业的、立体的“交流”,是一种很好的创新。创造了交流的平台,有交流的介质,有交流的内容,形成一种专业的驱动力。记者想着要通过“手记”去向别人呈现走基层过程,他“走”的意识会更强,否则没手记可写,憋出来挤出来会被同行嘲笑,逼着自己必须走深走透。

评奖也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形式,不仅是奖励下基层的好作风、好作品,也是用公信力给“四力”助力。作为评委,我看到了主办方为了提升奖项公信力在制度设计上所做的努力,真是充满敬意。为了让每一个优秀的作品不被遗漏,不因为单位人数多少而影响作品入选,不因为照顾平衡而牺牲优秀作品,不因为传统分类影响报道创新,主办方作了很多创新,打破诸如文字、摄影传统分类,7个奖项充分体现了融合优先的理念,推动社会建设奖更是首创,引领建设性新闻。第一轮记者和评委双重投票,评委有落选作品的打捞权,淘汰和选优都要给出理由,强化记者个人参选身份,弱化单位身份。这些设计,需要背后做大量的工作,做很多细碎的工作,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主办方“四力”的考验。他们在后台工作,不会自我表扬,我有义务从评委视角给他们点赞。

在我看来,“四力”交流活动不仅是一次活动,它更是一种新闻专业共同体的召唤,新闻学界、业界、学刊、学会、管理部门,一起推动“走基层”专业实践走得更深,离基层更近,让这个专业和行业更好地为公众、社会和国家服务!不辜负这个时代,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再次祝贺获奖的同行,致敬那些“用脚采访、用笔还原”的“四力”记者们!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