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宋银玉
[摘 要]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宪法。作为思想品德工作者,应率先在教学主阵地上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由于各方原因,在培育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足。教师应在分析不足的基础上,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思想品德;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5-0047-02
步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处于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且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少、缺乏社会经验,所以易出现价值困惑。这一时期培育初中生的核心价值观,对于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终身发展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下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体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大部分学校重智育成绩而轻德育工作
受中考影响,学生、家长、老师过于看重分数,而轻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这样的大氛围下,很难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当今社会,公民道德水平已不仅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还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2.教师由于时间有限导致重知识轻践行
当下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还普遍停留于理论学习层面上,而且即便是这种理论学习也只是肤浅的表面学习,并没有追本溯源、深入探究。“告诉我,我会忘记;教给我,我可能记住;让我参与,我才能学会。”初中思想品德课由于时间紧、分值少、任务重等原因,没有或极少开展多种主题实践活动,导致学生理解不足、感受空洞,没能从本质上去掌握知识。
3.学生由于身心发展不成熟导致价值困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外来文化大量涌入国门,与本土文化形成强烈碰撞。尤其正处于青春转型期的初中生,身心发展不成熟,社会阅历不足,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可又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心。而西方思潮中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观念似乎更迎合初中生崇尚自由、解放人性、追求自我价值等理念,更容易被他们接受。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培育路径
1.引导教材解读新方向
初中生的价值观并非一张白纸,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辨能力日趋提升,自我意识也逐渐增强,慢慢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和看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价值观现状,以教材中的知识体系为基础,确定教学设计的价值导向。例如在九年级《树立法治观念》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不仅要深入剖析法治观念的特点和基本要求,还要根据少数初中生存在错误价值观的现实,借助依法治国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其次,教材中哪些知识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相对应,就应在教学设计上有所侧重。例如在九年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课,教材知识涉及了新型民族关系,这里既蕴含了“和谐”的价值追求,又蕴含了“爱国”“友善”的价值观念。
2.引领思想品德教学资源新选择
利用显性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手段,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性较强,初中生刚开始接触时可能会觉得难以理解,味同嚼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忌理论说教、死记硬背和默写罚抄的教学方式,这样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在教学中增加可视可听的乡土教学资源。如在《感受身边的变化》一课中,不妨增加有关学生家乡东灶港滨海新区的建设、余东古镇的保护开发、正余邢柏村的发展等鲜活素材,可以是图片介绍,也可以请学生自己讲,甚至可以带学生去走一走,看一看,采访一下村民,了解村民的感受,从而体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涉及“爱国、敬业”时,不妨以学生都很熟悉的常乐镇清末状元张謇为教学资源,这是一个典型的榜样人物,将他的事迹引入教学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爱国、敬业”。教师还要重视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如校园环境、校风建设、师生关系等,这些都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环境育人”,重视校园文化蕴含的教育价值,营造环境优美、文化浓厚、人际关系和谐的校园环境;要加强校风校训、班风班训、家风家训的建设,做到学校、班级与家庭的价值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相一致,让学生一直浸润在这种积极向上的“大教材”中。
3.引进思想品德教学评价新机制
由于受中考影响,导致当前学校普遍采用重智轻德的评价机制,这样容易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教师应尽快改进这种评价机制。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可增加德育評价版块。如在学期结束时,对一学期的活动进行总结,评选出“诚信之星”,并在学校宣传栏中集中展现。让学生认识到榜样人物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和自律的积极性,营造出“诚实守信者令人尊重”的校园文化环境。也可以给评上“诚信之星”的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增强其持之以恒的信心和动力。教师还可以为德育表现好的学生开设“免监考考场”,让他们在这种互相信任的氛围中完成对自己学业和人格的双重检验。除了这些精神奖励外,教师还可以适当给予学生物质奖励,如学生在申请奖学金、助学金时,不仅仅要考量他们的文化成绩,还要看他们的德育评价,只有全面发展的学生才可以申请。又如对“德育明星”可以发放一定数额的购书券,引导学生自觉营造和维护这种有利于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文化正能量。
4.开展思想品德教学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要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以“爱国”为例,可开展“国旗下讲话”的爱国教育活动,争取学校的大力支持,在每周一的大课间,由各班推荐优秀学生代表, 轮流进行以“爱国”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再现革命烈士为国家解放、民族独立而前赴后继的英雄事迹。以“敬业”为例,可带领学生一起参观树勋镇希诺有限公司,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切身感受流水线作业下公司员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生产过程,并邀请该公司的先进工作者给学生作“爱岗敬业、恪守职责”的主题讲座,介绍该公司正是在这种企业文化中不断突破自我,发展自我的。又如开展“卫生值日——我的职责”主题活动,利用班会课,请班主任和卫生委员强调值日工作的重要性,安排好具体的值日时间,并建立好每天的监督检查机制,制定好“奖惩公约”。卫生委员要负责每天的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反馈值日信息。然后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卫生大扫除评比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由学校的考核小组每天进行打分评比,一周评比一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觉、认真、高效地做好值日工作的习惯,让学生以劳动为荣,主动承担对班级的责任。
总之,我们应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去解读教材,去充分开发和利用一切可用的教学资源,去创新教学评价机制,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相信通过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头脑、根植内心,并最终落实于行动。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淑清,丁才锦.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3(12).
[2] 秦良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教育青年学生[J].求是,2008(6).
(责任编辑 袁 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