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融媒体时代如何做好重大典型人物报道

时间:2024-04-24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主任编辑

谭元斌

新华社湖北分社记者

在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由新华社报送的《英雄无言——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本色人生》获得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类别一等奖。张富清是多年来少见的产生极大影响力的典型人物,新华社率先精准提炼出张富清的初心、本色这一精神内核。中共中央授予张富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之际,张富清成为8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之一。近日,《中国记者》与获奖报道团队记者进行了深度对话,探讨融媒体时代如何做好重大典型人物报道。

一、张富清这一典型是如何发现的?

谭元斌:2019年春节后,作为以恩施州为调研基地的记者,我从恩施州、来凤县宣传部门获得了有关张富清事迹的线索。我敏感地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极其珍贵的重大人物典型,随即进行了初步核实,并向分社总编室领导作了汇报。3月中旬,在充分核实研判并向总社编辑部报题的基础上,湖北分社在向上级机关报告情况时明确提出,张富清这一人物真实可信、事迹感人,值得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大人物典型进行深度挖掘宣传。此时,我们对张富清的主要事迹已经作出确定无疑的判断,但对于其事迹背后的原因和更多的细节尚不清楚。

谭元斌:在向上级机关报告的同时,湖北分社迅速成立了由社长唐卫彬任组长的全媒体报道组,抽调文字、摄影、音视频等工种骨干力量,全力投入张富清先进事迹报道。团队成员包括时任湖北分社副总编辑杨依军,分社音视频部主任余国庆,摄影部主任程敏,音视频部记者王斯班等,我自然也是团队一员。在反复酝酿的基础上,3月27日,全媒体报道组前往来凤,深度挖掘张富清感人事迹。

作为新华社记者,我们对典型人物报道极为谨慎。张富清的事迹涉及军队,时间又相当久远,我们更是慎之又慎。在见到张富清之前,我们虽然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核实,也做了扎实的外围采访,但其实心里仍然犯嘀咕,不太确定是否还有未知的风险点。我们十分担心某些哪怕是被善意隐瞒的事实会对他的定性造成致命伤。

在这样的一份忐忑中,我们见到了张富清,一切疑虑随之烟消云散。被感动得流泪的我们,下定决心竭尽所能地讲好张富清的故事,最大化地把我们的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人。

基于红色基因、红色气质所涵养的新闻品格,从一开始,我们就不是把张富清当作一个猎奇故事来看待,而是将其牢牢置于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时代背景之下,深入思考老英雄宝贵精神的时代意义,精准地找到了本色、初心这两个核心关键词,找到了解读老英雄先进事迹的钥匙和密码。这一报道起点,源于新华社从诞生之日起就先天具有的政治担当,源于新华社长期形成、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的典型人物报道优良传统。

二、张富清系列报道是如何实现“常态化”推出的?

谭元斌:要说困难的话,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个是对英雄事迹的确认。张富清的立功及转业的时间非常久远,如何确认他立功的真实性、准确性,如何确认他转业到地方工作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到来凤县三胡区工作所做出的成绩,我们费了很多脑筋。我们根据军史、战史,结合张富清的立功证书,对他所立的功进行反复推敲、考证,对于其中一些疑点给出了合理解释。张富清立功证书记载的四次立功经历,有两次与军史、战史是存在出入的,时间上对不上。问题出在哪儿?原来,他的立功证书是1953年初由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军教导团政治处根据其所持军功章补写颁发的,既然是事后补发,时间隔了好几年,记忆难免存在混淆,这就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最终我们的判断是,他的立功次数、立功等级是确定无疑的,只是对具体立功细节描述不准确。所涉及的那两次立功,我们在报道中就一笔带过,不究细节。他到三胡区工作的那些事,隔了半个多世纪,又没有什么文字记录,要搞清楚就更难。我们一方面了解地方志,另一方面实地探访,并尽一切努力寻找亲历者、见证人。最终找到了铁匠杨圣,他在六十年代与张富清有过很长时间的交集,在张富清的安排下从湖南永顺县第二机械厂进入三胡区供销社工作,解决了三胡区小农具紧缺的问题,后来还改造了水轮泵,让本来只能抽水的水轮泵具有了发电、碾米的功能。杨圣的爱人还是张富清爱人的徒弟。能够找到杨圣,可以说是完成了确认张富清先进事迹的最后一块拼版,让我们在采访上没有了缺憾。当然,这是借助外部力量完成的。

第二个是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不回避张富清被国民党抓壮丁这一经历。是回避这一事实,呈现一位完美的英雄?还是尊重事实,让英雄更加真实,更加立体?最终我们选择了后者。要做到这一点其实非常不容易,我认为这是对新闻真实底线的坚守。

第三个是对张富清的专访。我觉得这是所有报道中难度最大、也是我们做得最成功的地方。我们在做完外围采访之后,对张富清进行了面对面采访。为做好这次专访,我们精心设计了每个环节,问的问题也都是开放式的,不追问、不质疑,而是引导老人坦露心声。张富清讲起牺牲战友哽咽难言的镜头让无数人潸然泪下,这是新华社的独家镜头,正是来自这次成功的专访。

□ 新华社张富清先进事迹报道团队采访张富清。

谭元斌:从2019年4月开始一直到年底,湖北分社关于张富清先进事迹的报道持续不断,佳作迭出,产生了显著的集聚效应。我觉得,能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源于我们前期获得了最权威、最系统的素材,特别是根据报道组组长、分社社长唐卫彬同志的部署,最大限度地对张富清的事迹进行了数字化转化,所有的素材全部拍照归档,建立了完整的全景人物档案;另一方面源于团队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丰富的人物报道经验,紧抓节点、紧跟热点,大胆创新,推陈出新。无论是《初心永恒》微纪录片,还是MV《你是一个传奇》,都取得了极佳的传播效果,可谓是全媒体时代人物报道创新的全方位探索。特别是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英雄无言——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本色人生》一稿,是新华社推出的第一组关于张富清先进事迹的全媒头条稿件,被《新华每日电讯》、《解放军报》等190余家媒体转载,引发强烈震撼和共鸣。稿件在写作上精益求精,十易其稿。全文九小节采用电影场景转换似的方式,从不同侧面讲述了张富清的感人事迹和可贵品质。

谭元斌:恩施是我的调研基地,作为恩施人,我非常熟悉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位于鄂西山区的恩施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恩施地处武陵山区,经济欠发达,八个县市均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 新华社张富清先进事迹报道团队与老英雄合影留念(左三为张富清)。

根据新华社扎根工程的要求和湖北分社分党组的部署,近些年来,我深入基层调研,采写了诸多参考报道,推动解决了恩施的一些实际问题。恩施突发事件较多,每一次重大突发事件,我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报道,履职尽责。在脱贫攻坚报道中,我参与的《别了,云端上的求学路》,独立完成的“无臂小伙”“背篓哥”、绝壁引水等报道,产生了重大反响,发挥了凝心聚力、鼓舞士气的作用。

谭元斌:践行“四力”,脚力是基础,是根本。脚力也是增强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鱼水深情的必然要求。“行千山万水,走千村万寨,入千家万户,吃千辛万苦”,新华社记者唯有如此践行“脚力”,才能让报道有“源头活水”,才能让作品带露珠、接地气、有生命力。在有关恩施的报道中,我严格践行“脚力”,最多的一年,在山旮旯里跑了一万多公里。以此为基础,推出了一些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的作品,虽然并非“鸿篇巨制”,却也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张富清先进事迹报道是这样一种思路的延续和升华。

具体到张富清先进事迹报道,我们是这样践行“四力”的:

——践行“脚力”,到生活中、历史中寻找还原“战斗英雄”。我们在采访中由远及近,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全面感知、认识、了解张富清,把握捕捉人物的立体形象。团队成员到过张富清工作生活过的三胡、卯洞,到过他出生战斗过的陕西汉中市、渭南市,到过他的老部队新疆某红军团,仅外围采访对象就达数十人。我们还仔细查阅相关档案和材料,对关键信息逐一比对,反复印证,确保万无一失。

有了扎实的外围采访,我们和张富清对话时问的都是最核心的问题,而且尽量简短,不是你来我往式的讨论,而是提示和抛砖引玉,让老人诉说,我们倾听。就这样,老英雄敞开心扉,毫无保留,动情地讲出了那些藏在他心里几十年的惊心动魄的往事。忆及牺牲战友,95岁的老英雄难以自已、哽咽失声,这一感人至深的独家镜头,戳中了所有人的“泪点”。

——践行“眼力”,在点滴小事和细节中感受英雄、理解英雄,见人所未见,察人所未察。采访中,团队从张富清住了30多年的老房子里,从他写的歪歪斜斜的笔记里,从他的档案履历里……去破解他精神的密码。斑驳的墙壁、褪色的家具,阳台上排列整齐仿佛整装待发的绿植,写字台上已被翻阅得封皮发白的《***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和《半月谈》杂志……这些被精准捕捉到的细微之处,无不承载着老人真实的精神和生活状态;也正是这份无可置疑的真实,让报道更加打动人心。

采访中团队发现,老英雄次子张健全沉默寡言,忙前忙后,却拒绝成为被采访对象。追问之下,他道出了实情:父亲不让接受采访。团队研判认为,张健全是做好老英雄报道的关键人物。于是,多方沟通,反复动员,最终促成张健全接受采访,讲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事实,并第一次面对镜头,念出了那首他写给父亲的诗——《老兵的敬礼》。“部队来人了/老兵心中掀起波澜/面对军装上的军徽/老兵用一条独腿坚强站立/缓缓举起右手/庄严地行上军礼……”张健全情到深处,泪水长流,闻者无不动容。

——践行“脑力”,发掘升华英雄的精神内核和时代意义。采访过程中,团队不断思考、讨论,老英雄身上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究竟是什么?经过分析认为,老英雄雪藏战功,甘于奉献,靠的正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本色。他时刻铭记入党誓言,“党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不能给组织添麻烦”……是他的口头禅。坚守初心,不改本色,这就是张富清精神的内核,也是他最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回归初心,保持本色,方得始终,奋斗新时代需要的正是这样的精神力量。“本色”这两个字最终成为报道的核心关键词,直接写进了第一篇稿件的标题。

——践行“笔力”,将感动转化为全媒体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系列报道从策划、采访,到写作、制作,再到播发、呈现的全流程、全链条,都鲜明地体现了“融合”二字。团队成员深情创作,尽最大努力把采访中的那份感动、那份震撼、那份敬佩、那份启迪,通过作品呈现出来。同时,又保持一定程度的“克制”,着眼于老英雄朴实纯粹的个人风格,坚持平实的表达,不夸张不渲染,用大量鲜活生动的细节、白描,用场景还原,让受众感到老英雄仿佛就在身边。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正是源于“笔力”。

扫码观看新华社原创MV《你是一个传奇——致敬张富清》

三、张富清报道如何以融媒体形式增强影响力?

谭元斌:就我个人思考,新华社优势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政治站位高。从一开始,我们就把张富清先进事迹放到广阔的历史背景、时代背景下,放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强劲脉搏下,以独到的政治眼光看待张富清,看待为共和国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我们不是猎奇志异,而是要弘扬英雄精神、铭记英雄贡献、树立党员标杆、回望初心使命。二是新华社的红色基因、红色气质、品格担当让报道团队与张富清及其家人之间产生了强烈共鸣。不仅在采访上毫无保留予以配合,还建立了良好的私人感情,确保了采访的延续性。张富清回忆牺牲战友深情自白独家镜头的获得,没有这份信任是不可能的。三是新华社在融合报道方面的优势,让张富清先进事迹报道通过全媒体渠道推出,产生了良好的放大效应和集聚效应。四是团队注意到第一轮报道推出后产生的强烈社会反响,第一时间采写了高质量的参考报道,得到了中央领导重要指示,让张富清先进事迹报道的影响力达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总体来看,新华社报道质量高、连续性好、创新性强,得到了社会的公认。

谭元斌:为做好张富清先进事迹报道,湖北分社成立了高规格的报道团队,团队里既有“60后”“70后”,也有“80后”“90后”;既有摄影“大咖”、音视频“大咖”、新媒体“大咖”,也有熟悉情况、具有丰富人物报道经验的文字记者。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各展所能,围绕出精品力作这一目标,发挥各自优势,担当作为,敢于突破,勇于创新,不断攀登高峰,打了一场漂亮的“兵团战”。团队成员有人录制MV,有人出书,有人走上演讲台讲述张富清感人事迹和报道心得体会。2019年11月8日,《好记者讲好故事》中国记者节特别节目在央视晚间黄金时间播出,团队成员、湖北分社音视频部主任余国庆一段7分钟的演讲,再一次让亿万观众感受到了张富清所获得的“共和国勋章”的分量。团队不仅致力于打好突击战,而且重视持久战。一次报道就是一场修炼,让每个人都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团队里老中青几代人都有,在集体协作中默默传承着新华精神。

谭元斌:在张富清报道中,我们坚持守正创新,努力让典型人物多维度、持续、深度发挥广泛的教育意义。

2019年3月以来,报道团队连续创作系列融媒体产品,涵盖文字、图片、视频、MV、漫画、图书等。4月8日推出的新华全媒头条《英雄无言——95岁老党员张富清的本色人生》全网总阅读量过千万。6月17日推出的微电影《初心永恒》被430多家传统媒体采用,全网总浏览量逾2亿。8月8日推出的《你是一个传奇》MV,新华社湖北分社社长唐卫彬作词并领衔出镜演唱,三天内播放量达到1120万。报道集《初心——向共产党员张富清学习》发行量超过40万册。视频书《本色英雄张富清》是关于张富清事迹的第一部报告文学,由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作序,入选2019年度“中国好书”。通过多途径、立体化、可持续的宣传,产生了显著的品牌效应,实现了张富清先进事迹教育意义的最大化。

张富清系列报道,既体现了新华社在传统人物报道方面的优势,又展现了新华社在全媒体时代勇于突破传统思维限制,将人物报道提升至融合传播全新境界的格局和能力。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在开展人物报道时,应该按照“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要求,努力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谭元斌:在新华社领导高度重视和各编辑部门的精心指导、大力支持下,关于张富清的报道一波接着一波,持续跟进,层层递进,多平台立体化传播,掀起了一轮又一轮高潮,让广大受众看到了与以往典型人物报道相比更加丰满生动、更加富有感染力的老英雄形象。这是新华社领导高度重视、全社上下通力合作的结果,也是湖北分社报道团队深入践行“四力”,打团体战、持久战,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成果。

对今后开展重大典型人物报道,我觉得有这么几点启示:一是要增强融合报道意识。在采编发每一个环节都要注重融合,让人物以更加立体、更加饱满的形象呈现在受众面前,既见其人,又闻其声。即便是在特殊情况下无法获得报道对象的音视频素材,也应尽量通过技术手段予以弥补。二是重大典型人物报道要组建涵盖文字、摄影、音视频等不同工种的全媒报道团队,并且要程序化、正规化,确保团队能够持久、集中作战。三是要深入践行“四力”,对于人物报道必须慎之又慎,典型性不够的宁缺毋滥,不跟风,不炒作,每一个疑问都务必弄清楚,存疑的要待充分评估后妥善处理。面对采访对象,无论多么感动,都要保持对专业精神的敬畏和尊重。在作品呈现上,感情要充沛,表达要克制;要动情,不要滥情。这三点是我们从历时大半年的张富清报道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对于做好全媒体时代的典型人物报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