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周卫辉
[摘要]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以知识认知为主,区域认知占据了地理课堂的半壁江山,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势在必行。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并不难,科学使用地图是学好地理知识的关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通過指导学生左图右书、动手绘图、图文转换、逻辑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形成习惯、深化认知、体会规律、获取信息,让学生在识图、读图、填图、画图的过程中,辨析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别和联系,实现“图”与“文”的结合,有效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地域认知;地图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 01-0092-0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教学目标。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以知识认知为主,区域认知占据了地理课堂的半壁江山,而地图是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并不难,科学使用地图是学好地理知识的关键。教师应通过科学地运用地图教学,引导学生练习读图、识图、填图、画图,正确理解地图和地图中的数据,让学生联系地图,辨析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别和联系,实现“题”“图”结合“图”“文”结合,指导学生有效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使得地理学习变得轻松而有趣。
一、左图右书,形成习惯
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以引导学生认知为主,抛开地图的初中地理教学是索然无味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地图,引导学生左手图右手书,把课本和图册有机地结合起来,养成学习地理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的教学中,笔者结合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对学生进行教学。在学生了解了降水的形式、等级和测量方法,掌握了降水变化的类型和对当地的影响之后,笔者让学生左图右书,将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与教材的内容结合起来,观察世界各地的降水量情况,引导学生回答:“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找出世界的雨极和干极,并尝试分析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原因。”对于初中生来说,根据书本内容分析各地区的降水情况较为抽象,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但是通过将教材内容和图册内容相结合,便可以较直观地将世界各地的降水情况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分析降水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之中,也蕴含于地图之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左图右书,养成随时查阅地图、分析地图、运用地图的习惯,培养通过地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二、动手绘图,深化认知
除了基本的看图和析图外,引导学生对地图进行记忆和绘制也是十分重要的。当学生对地图有了基本的认知和理解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尝试自己绘制相应的地图,并让能够熟练绘图的学生在黑板上绘图作示范,让学生自我对比,深化认知,更好地利用地图提高自身的区域认知能力。
例如,在讲授“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时,涉及很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为了深化学生的认知,在每教学完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后,笔者会引导学生手动绘制该国家或者地区的地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笔者将这一环节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笔者给学生展示画出了基本轮廓和地区的地图,让学生根据地图进行部分区域的填空,并尝试标注出重要的交通枢纽、河流等信息。第二阶段,笔者给学生提供有大致的国家轮廓和区域轮廓的地图,让学生根据记忆填写该国的各个地区。最后,让学生尝试自己画图,并根据地图描述地理环境特点。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学生把“图”转化为自身的“经验”,从而更好地把握地图细节,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绘图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教师在学生对地图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动手画图,让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更好地结合地图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三、图文转换,体会规律
很多地理题目都尽可能地将书本中的知识点融合在地图中进行考查,因此学生不能对教材文本或者地图死记硬背,要将文本和地图结合起来进行记忆,随时能够将“图”与“文”相互转换,总结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
例如,在“从世界看中国”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根据《中国地形图》描述我国的地形特点,再引导学生联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将两个图结合起来,对中国人口分布特点进行描述。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出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平原和丘陵地区,而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等偏远地区。通过图文转换的练习,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特点与人口增长情况等,同时也明白了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同样地,在《中国的气候分布图》《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图》等教学中,笔者也运用图文转换的方法,让学生结合分布图进行描述,从而更好地透过地图体会规律。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图文结合,进行细致的讲解,帮助学生认知图中反映的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发展通过图文认知地域特点的能力。
四、逻辑分析,获取信息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有逻辑地分析地理图像中的信息,有效地从地图中获取信息。
例如,在讲授“中国的河流”相关内容时,笔者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中国河流分布图》《中国河流流量图》《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气候图》,综合归纳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然后,笔者让学生分别叙述长江、黄河所流经的省份,以及长江、黄河所穿过的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还有相应的地形及气候情况等。学生在进行分析时,仿佛在脑海中绘制一幅长江(黄河)流经地区的图,自然而然地回想起之前笔者指导他们阅读的分布图。经过多次这样的训练,本来学生记不清的内容,也随着对地图的逻辑分析,在学生的脑海中逐渐清晰了起来。学生表示,这样的逻辑分析方式,让他们学会了从图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整理信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有逻辑地分析图中的信息,逐渐让学生达到“脑中有图”“图中有字”的识图境界。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灵魂,发挥地图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关键性作用,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让学生能够逐步把握地理学科的知识特点与知识脉络,最终构建起完善的地理学科知识框架体系。
[参考文献]
[1]常莉.“地图支架”助力自主探究学习:以区域地理《澳大利亚》一节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9(7):56-58.
[2]刘强.通过区域地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思维导图辅助《北方地区》教学为例[J].名师在线,2018( 27):29-30.
[3]徐震琳.整合地理简图与思维图探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14):20-23.
(责任编辑 周侯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