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凝练教学主题 落实学科育人

时间:2024-05-08

戴世锋 余舒婷 甘海燕

[摘要]在人教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总结课中,教师可以“中国道路与道路自信”为主题,对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等主题知识进行整合与构建,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时代背景,创设历史问题情境,进而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等方面的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主题教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0)04-0001-06

【名师简介】戴世锋,高级教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导师、广州市戴世锋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戴世锋名师工作坊主持人、史风工作坊主持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首届特约研究员(教研员)、广州市特约教研员、广州市教育评估专家、番禺区人民政府督学。全国优秀班主任、广州市优秀班主任、广州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获得者、第二届“羊城最美教师”、广州市名教师、番禺区名教师、禺山金才奖获得者、番禺区产业急需紧缺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Guangzhou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2017年度课题“史学新成果的渗透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提升的研究”(课题编号:1201730006)、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项目“中小学名师专业能力结构与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4WQNCX026)、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实践取向教师工作坊研修模式研究”(项目编号:GD15YJY02)、广州市戴世锋名教师工作室研修成果。

何为历史主题教学?华南师范大学的黄牧航教授认为:“从语义分析,主题是指研究或讨论的内容的中心思想……就是能够拓展专题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的问题,基于历史主题的教学就是历史主题教学。”[1]高中历史主题教学就是以某一中心思想为指引,通过对主题知识的整合与构建,帮助学生从横纵两个方向把握知识,从而培养历史核心素养。本文以笔者承担的广州市第四批中学历史骨干教师跟岗学习暨广州市名教师工作室研修公开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为例,探讨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凝练主题,落实学科育人目标。

【课程标准】

2003年、2017年版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均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作为主线,要求学生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取得的成就,具体如下: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2]。理解经济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历史意义,认清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3]。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包括第11、12和13课。本单元以时间为线索,叙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发展过程中的起步、曲折发展与新生三个阶段。第11课叙述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发展;第12课和第13课分别叙述了改革与开放的相关史实。

【教学立意】

高三学生已经在高一以及高三的学习中对这一单元的内容有了基本的理解与掌握,但学生尚未能将此部分知识结构化,并进行深刻的理解。“历史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思想感悟的过程,‘主题充当了历史感悟的内涵。”[4]因此,在进行本单元的总结时,可以开展主题教学,帮助学生梳理历史发展的脉络,引领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

如何确定教学主题?首先,概括课程标准与教材中的核心词,并以此为主题,如本单元的核心词是“中国道路”。其次,在紧扣课程标准与回归教材的同时,紧紧地把握时代的主题,引领学生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总书记曾指出:“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这三个自信中的“道路自信”与本单元的内容联系紧密。由此,笔者将“中国道路与道路自信”作为单元总结课的教学主题。

【教學过程】

教师: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四个自信”。“四个自信”指的是什么?

学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教师:这节课以“四个自信”中的“道路自信”为主题,让我们一起探讨什么是道路自信,为什么要坚持道路自信以及怎样在国际比较中继续坚定道路自信。

设计意图:以***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为导入,把握时代的主题,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引出本课主题“道路自信”。

教师:首先一起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历程(见图1)。

设计意图:根据某一时期最突出的时代特征来进行分期,帮助学生把握时代的发展特征,厘清历史的发展脉络,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时空观念。同时,也让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几个发展阶段有基本的了解。

一、从基本内涵出发认识中国道路

教师:中国道路主要包括革命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道路、改革开放道路。而“道路自信”是指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中国共产党的“道路自信”是从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得来的。从中得到的经验是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也要坚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五位一体”的革命布局指的是什么?

学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设计意图:中国道路与道路自信是本节课的主题,也是本节课的灵魂,厘清这两个概念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对主题以及核心概念的认知,把握本单元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二、从历史的必然性理解道路自信

教师: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挽救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对中国道路的探索。起初,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但以失败告终。其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维新变法,但由于地主阶级顽固派的阻挠,革命仅进行了一百多天便宣告失败。此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虽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农民阶级都无法带领中国走向革命成功。于是,在时代的召唤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什么地方?

学生:新的领导阶级、新的思想、新的政党,并且确立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教师: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些挫折。1924至1927年国民大革命,党内犯了右倾错误。为了纠正这一错误,从秋收起义开始,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在这期间,党还总结了革命成功的三大法宝,这三大法宝是什么?

学生: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教师:这些法宝帮助中国共产党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中国道路探索的第二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以西方为师,此阶段以俄为师。但由于照搬俄国革命经验,中国革命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后来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本国国情,决定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由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了改革开放。

请根据以下材料,阐述从1949—1957年模仿苏联道路到1958—1965年曲折的探索之路,再到1966—1976年严重的受挫之路变化的原因,并阐述从中得到的启示。

材料一毛泽东以十足的斯大林主义的方式,把迅速工业化置于高度优先的地位……苏联出现的现成的、表面上成功的社会主义制度,总的来说支撑着中国的精英和社会对官方政策的信心。

——摘编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

材料二截止到1956年,政府完成了私人工商业的改造,农业也实行了合作化。这种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和管理的工具,是从苏联整套照搬来的。中国重视机械和钢铁的经济战略,实际就是30年代斯大林为俄国制定的发展战略的翻版。

——摘编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

材料三毛泽东把“大跃进”设想为摆脱苏联发展模式的束缚的一条出路,力求放弃苏联模式……但中国的新战略实际上并未放弃苏联模式,更确切些说,是力图造成一种能让人接受的对苏联模式的适应性。其结果便产生了“两条腿走路”的思想,即希望既采用现代手段也采用传统的或土生土长的手段来获取更多、更快、更好的成果。

——摘编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

学生: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学习苏联制度,这在客观上让当时的精英和社会对我国的制度保持着信心。材料三反映的是1958年“大跃进”,中国从借鉴苏联模式转向摆脱苏联模式,但实际上中国并未放弃苏联模式,那是因为“大跃进”时期中国采取的还是计划经济体制。

设计意图:先引领学生回顾中国道路探索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让学生领悟中国道路的选择实际上就是历史的选择。通过三则史料,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从学习苏联模式到“走自己的路”的变化过程,以及变化的原因,从而领悟“走自己的路”的历史必然性。

教师:过渡时期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过渡时期理论是以英国、法国等发达资本主义为起点的,是直接过渡的理论,指的是社会主义直接取代资本主义。而列宁的过渡时期理论以落后国家为起点,是迂回过渡的理论。那么哪个史实体现了迂回过渡的理论呢?

学生: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先退一步,退回到资本主义,再进两步,进入社会主义,然后往共产主义的方向发展。

教师:斯大林执政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大多照抄照搬马克思的直接过渡理论来指导落后国家的过渡实践,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走的却是一条特殊的道路。“特殊”体现在哪些地方?1949—1956年,中国采取平衡发展观,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兼顾轻工业的发展,1957—1966年采取赶超发展观,赶英超美。1966—1976年采取“姓社姓资”发展观,人们更多地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

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的?首先是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第12课的内容。图为***同志1983年在正定县担任县委书记时,在县城大街上摆摊子听取群众意见时的情形(图略)。这一年正定县发生了怎样的故事?1983年1月,正定县下发了包干到户责任制办法,提出土地可以分包到户。在经营管理上,坚持宜统则统、宜分则分。一位名为张成芳的农民說:“大包干试点就像卤水点豆腐,一点就成!”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明大包干试点成效显著,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因此人们才会“全村老少都念习书记的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予了农民生产、经营与分配自主权,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还促成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崩溃。

教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现代化发展方向吗?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在2008年,也就是改革开放30周年时做了一个调查,请同学们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思考以下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不是现代化发展方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能推动现代化农业生产(2010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的面试题),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学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规模太小、技术不够发达、资金投入少。

教师:那么现代农业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技术发达,有较大规模的机械生产。

教师:家庭联产在机械方面的生产可能会相对较弱一些,农田被切割成小块,机器用不上。因为自主招生题没有给出答案,我思考后得出的答案为“家庭分散经营,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农民不能自由处置土地,限制了农民的择业自由;基础设施难以建设,农业生产长期高成本;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央针对这些问题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2001年,允许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2006年,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设计意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创举之一,在教学中,教师们通常注重分析这一政策的积极性,缺乏全面客观的理解和判断。以北大的自主招生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有利于打破学生的陈旧观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教师: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人类发展进程中,政治形态可以逾越,但经济发展历程不可逾越。经济的发展历程,应当从原始经济开始,历经自然经济、商品经济,最后是产品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如图4所示。

教师:中国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它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内还有一些地方停留在奴隶社会,比如西藏地区还存在农奴制。改革之前,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是高度集中,改革之后的国有企业管理方式是怎样的?

学生:政企分离,即指企业有一定的自主权,改革前实行的是单一的公有制。分配方式上,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教师:总体来看,管理方式、所有制、分配方式这三个方面,政府的干预都在逐渐减少,下面举一个案例来说明。

材料四1979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出一则四川宁江机床厂承接国内外订货的广告。这是新中国的第一个生产资料广告。这则今天看来再寻常不过的广告,在当时却具有一种爆炸力——它发出庄严的宣告:生产资料也是商品。

教师:国家开始支持企业有自主管理权,但是,踏出这一步不容易。对于这个做法,当时社会的反应激烈。

材料五首吃螃蟹迎来一片骂声,引起了社会上许多议论,有人赞扬有人贬,但当时对其行为进行肯定的还是比较多的。这一全国范围内的争论,也给其他企业转变观念提供了借鉴。

其中观点大致分为这两种:

第一种: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改革。

1979年8月5日,《人民日报》以头版头条的形式发表了一篇名为《产销直接见面供需双方满意》的文章,并配发了专门的“编者按”。“编者按”中说:“今年6月25日,宁江机床厂在报纸上登广告,介绍该厂生产的机床。广告一登,情况大变,产品积压变产品畅销,产销脱节变双方满意。这件事说明,现行的沿用了多年的机电产品分配办法,有很大的缺陷……产销见面的试验,就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改革。”文中还说,“希望有更多立志改革的人,解放思想,不怕麻烦,积极参加这种改革,力争早出经验,早出成效,使我们的经济建设更快地向前发展”。

第二种:是和计划经济原则相违背的。

报纸刊登了持反对意见的文章《对“产销直接见面”的一些看法》,该文章的作者是当时国家物资总局机电一局机床调度处处长周国祥。周认为宁江厂的做法“没有很好体现以计划调解为主”的原则,“是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的原则相违背的”,“别的产品也都这样干,其后果是可以想见的”。周在最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不论从经营管理角度上讲,还是从方便用户上讲,就多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来说,产销直接见面是不可能的。”

教师: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改革,然后再进行城市的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与此同时,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学生:形成了全方位、宽領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全方位指的是对所有国家开放,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或者是欠发达国家;多层次是指对外开放逐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和内地”等多个层面;宽领域是指对外开放的范围涵盖了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众多领域。

教师:从邓小平提出实行改革开放,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到***提出坚定“四个自信”和三大历史任务(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从1978年到现在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时间梳理,让学生了解并区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前后变化,具体体现在管理方式、所有制、分配方式这三大方面。通过实例,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并认识到改革开放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正确的。

材料六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不仅是确定工作重点的根据,而且是划分社会实践发展阶段的根据。中国共产党就是通过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揭示社会主要矛盾、分析和把握社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制定党在各个阶段的纲领和路线。——十九大报告宣讲团

结合材料与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某一阶段的相关知识,围绕“社会主要矛盾与中共工作重心”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教师:这道是小论文题,考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与中共工作重心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按照时间轴来回顾知识,从1921年开始,你们记得哪些与中共有关的大事件?

学生: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提出了最高目标即实现共产主义;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最低目标,即反帝反封建;1923年,中共三大提出要联合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第一次合作;1924到1927年,发动了国民大革命;1927到1937年,国共十年对立;1931年抗战爆发,1931年到1945年,中共在抗日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1946年到1949年是解放战争时期。

教师:同学们可以从中选取一个时期来进行分析。我随机抽取了部分同学的论题,具体如下。

魏同学:社会的主要矛盾大致决定了中共的工作重心。

戴同学:中共工作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为中心。

陈同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肖同学:抗日战争与国共合作联合抗日。

梁同学:抗战时期的民族危机促成国共合作。

汪同学:工农业结构矛盾推动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张同学:为调节生产活动与人民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体制。

王同学:改革开放后中共工作重心移至经济建设。

教师:同学们的答案中有直接涉及历史事件的,如肖同学和梁同学的答案中提到了抗日战争和国共合作,王同学与张同学的答案中提到了改革开放;有直接以材料的关键词为论题的,比如魏同学和戴同学;也有发散思维的,如陈同学和汪同学,分别论述了社会性质与工农业结构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影响。

本题可选取抗日战争时期来进行叙述,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社会矛盾是民族矛盾,中共的工作重心就是联合国民党抗日。解答本道题目,第一,要注意时间范围是中国近现代史;第二,关键词“中共工作重心”可以帮助学生把时间准确定位在中共成立以后,从而找出对应的社会主要矛盾,分析比较后组织答案。

参考论题:

论题1: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与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

论题2:国内阶级矛盾与工农武装割据。

论题3:中日民族矛盾与国共合作抗日。

论题4:阶级矛盾与中共进行解放战争。

论题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参考答案:

论题:中日民族矛盾与国共合作抗日。

阐述: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及时调整工作重心,与国民党合作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改编军队,向国民党提交国共合作宣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综上所述,中日民族矛盾在抗日战争时期上升为主要矛盾,并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对知识不断建构的过程。通过一道小论文题,通过“问题引导”,促使学生在新的情境中分析规范化的史实,在总结比较中体会中国道路的发展演变过程,对知识进行不断整合,以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素养落地。

三、在国际比较中坚定道路自信

本课从基本内涵出发认识中国道路,从历史必然中理解道路自信,但还缺乏一个态度和方向,那就是该如何坚定道路自信。在国际社会,有一个说法叫“历史终结论”。

材料七历史终结论

冷战结束以后,如何评价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命运,成为东西方理论界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

历史终结论最早源于美籍日裔学者法兰西斯·福山1988年所作的一次题为“历史的终点”的讲座。随后,他在讲座的基础上写成论文——《历史的终结?》。在福山看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的结束,标志着共产主义的终结,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即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

材料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历史终结论”破产

2014年2月17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国的实践向世界说明了一个道理: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可以说,中国用事实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

教师:首先,与美国、欧洲等国相比,中国提供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其次,与日本、印度等国相比,中国道路彰显独立自主且符合国情,不盲目追随西方的道路。日本与印度则效仿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依附西方发达国家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最后,与苏联、朝鲜等国相比,中国道路克服了其社会主义道路的弊端,在发展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错误倾向的干扰[5]。

合作探究: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何能取得成功?

教师: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书记强调,“要下大功夫总结和运用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何能取得成功?

学生:中国的改革开放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给中国带来了活力,使得中国融入世界……

教师:对于改革开放能取得成功的原因,要从几个方面来回答。中国有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有眼光远大、具有智慧的领导者;进行渐进式改革,时机成熟再做决断;有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对国际形势的正确判断。

设计意图:把认知视为一种生产知识的过程,通过具体的理论与实践案例的比较,超越思维局限,让学生对中国道路有了自己的思考,从而理解并坚定中国的道路自信。

结语:本课凝练“中国道路与道路自信”教学主题,结合时政热点,引导学生从“认识—理解—坚定”三个层面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培养学生的反思性思维以及关注现实的情怀,达成历史学科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黄牧航.论中学历史主题教学的三个层次:兼论2005年来广东省高考历史科命题的主题选择[J].中学历史教学,2011(4):112-1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4.

[4]王继平.论历史科“主题化”课堂教学: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为例[J].历史教学问题,2012(3):119-121.

[5]戴世锋,陆乔羽.把握时代主题,讲好中国故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9(8):3.

(责任编辑袁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