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王成�オ�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初中地理教学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有所提高,不再满足于单一的知识传输。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围绕教学目标,以知识难点为核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促进认知的深化,以此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119
初中地理知识具有覆盖面广、逻辑性强的特点,如果教师一直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单一地讲授理论,不仅学生难以融入,不理解地理学习的意义,预设的教学目标也难以完成。我们要考虑学生心理,借助问题情境,让学生因疑生问,主动思考,促进思维发散,有效解决问题。下面就以湘教版初中地理《世界的语言》的教学为例探究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的策略。
一、收集素材,充分准备
在教学之前,我们要收集素材,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问题情境的设计合情合理,能有效激发学生思维,促进教学顺利开展。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应考虑学生心理,精心选择,并且围绕教学目标仔细筛选,使得情境创设符合预期,让教学事半功倍。
生活是素材的来源,素材的形式有很多种,像新闻、诗词、谚语等,在呈现时我主要借助图片、文字、音乐、视频等方式。如何选择素材是一个难题,一方面要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其兴趣需求;另一方面要围绕教学目标,兼顾知识结构。基于这一点,在获得原始素材后,我们要对其进行加工,让其与地理知识相融合。比如,在讲授自然地理知识时,就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有逻辑性、层次性的素材,确保所创设的情境能吸引学生。如果是人文地理知识,那就相对简单一点,但要注重素材内容的直观性、生动性,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其思考,引导其融入情境。在《世界的语言》这一课中,我收集了很多相关的图片、视频,以此作为素材,为情境创设做好准备。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素材收集好后,就要进入教学阶段,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借助情境直观呈现,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让其能主动融入,积极探索。初中生对未知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如果我们能合理运用情境,让其从感性的视角去看知识,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世界的语言》教学中,我就一改以往开门见山的教学方式,借助素材,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带领其走入文本,提供其主动学习的动力。首先,我给学生播放一段世界杯视频,让其欣赏。看到视频学生都激动了,注意力高度集中,对教学内容充满了好奇。视频播放结束之后,我向学生呈现2015年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图片,学生看得很投入。这同时也向学生传递一个信息:全球范围内,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体育赛事,来自不同国家的运动员欢聚一堂,享受着赛场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有了这一认知,学生就朝着教学方向迈进了,也为后续的思考奠定了基础。
三、巧设问题,强化互动
很多教师对于情境创设存在误解,只是简单呈现素材,没有过多引导,学生也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缺乏實质性的思考,教学效果一般。教师应尝试着在素材的串联中抓住机会提问,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了解学生的思考方向。
设计问题时,要抓住素材中隐含的原理和规律,结合学生认知经验展开,让其在情境中能主动发现、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用素材引出问题时,要注重整体情境的科学性,知识串联要严谨,不能生搬硬套。比如,在《世界的语言》教学中,我就围绕教学,借助素材设计了以下问题:1.世界性体育赛事会场的翻译人员需要掌握哪些通用语言?2.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吗?你会说几种?3.联合国常用的工作语言是哪几种?4.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在哪几个地区?这样,学生就能在情境中充分思考,抓住重点思考,完成预期的目标。
借助问题的设计,不仅能摆脱传统教学单一的讲授模式,还能引发学生思考,让其从被动记忆中解放出来。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在地理学习中掌握科学方法,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
四、走出情境,回归现实
问题情境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地理兴趣,鼓励其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此,我们在借助情境解决问题后,应引导学生回到现实,对实际问题有深入的认知,而不是停留在课堂。比如,在教学《世界的语言》时,我就按照流程,先大量收集素材,做好情境设计的准备,然后围绕目标创设情境,通过直观的图片、生动的解说,让学生很快融入其中,围绕话题交流讨论。一番提问后,学生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世界语言有了自己的看法,充分意识到其作用与重要性。这时,教学已经成功了一半,我们就要尝试着引导学生走出情境,步入现实进一步思考。为了促进学生领会,我给其播放了一首用6种语言演唱的歌曲,刺激其感官,促进认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意识到“语言是文化的范畴,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呈现出不同人文风貌,我们应该包容、吸收、尊重”。由此,教学便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由课堂到课外,由认知到感悟,无形之中深化了学生的认知。
总之,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让其在不断的认知中加深体悟,灵活掌握、运用知识。需要注意的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兼顾目标与趣味,提高教学实效。
(责任编辑周侯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