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开掘文本潜在价值 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时间:2024-05-08

石晓丽

[摘 要]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教师要认真准备,潜心钻研,精心设计,采用扩展式、辩论式、递进式、探究式、比对式等提问方式,可以开掘文本潜在价值,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 提问方式 潜在价值 文化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20019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巧妙的提问,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开掘文本潜在价值,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问方式。

一、扩展式

扩展式即运用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将含蓄凝练、高度诗化、内涵和外延都很丰富的语言扩展成一段血肉可感的文字,使文意更加通畅明白。如《烛之武退秦师》中有一个细节“夜缒而出”,在研读时可这样设问:请结合时代背景,联系当时的处境,运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充分发挥想象力,将“夜缒而出”这四个字扩展成一段文字,使其具有画面感。学生想象到那个万籁俱寂的夜晚,暗淡的月光下,烛之武满头的白发飘扬在深秋的寒风中,他凭借一条粗陋的绳索,艰难地顺墙而下,蹒跚着迈向秦营的情景;想象到烛之武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他顾及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怀揣着一颗“‘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国之不存,何以家为”的慷慨赴难的爱国之心。这种想象画面型的扩展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同时也使枯燥的文言文教学生机盎然,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二、辩论式

辩论式即采用辩论的形式,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教学《祝福》时可设问:文中的“我”对祥林嫂之死有没有责任?辩论双方各持一端:一方认为正是“我”的软弱和模棱两可的回答,彻底瓦解了祥林嫂最后的精神防线;另一方则认为把祥林嫂送入地狱的是宗法制度,“我”不过是一个过客而已。通过辩论,“我”的形象在学生的唇枪舌剑中完整而清晰。学生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加之辩论,更加清晰认识特定时期人物复杂的情感,也有助于深入理解文本的社会意义。辩论式的设问方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走出了钉是钉、铆是铆的预设樊篱,使文本的阅读更具个性化色彩,在尊重学生多元化理解的基础上,极大地丰富了课堂的思想容量,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品位。

三、递进式

递进式即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由小我到大我,由表象到本质的一种层层深入式的提问研习方式。如教学巴金的《小狗包弟》,可设问:这是怎样的小狗?这是怎样的主人?这是怎样的社会?学生想到的是小狗的温顺乖巧、伶俐可爱、善解人意、有情有义,主人的懦弱自私、无可奈何、勇于反省、正直真诚、坚守良知,“文革”的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沧海横流、风雨如晦、惨无人道、惨绝人寰。这样层层递进、步步升华的提问方式,如剥茧抽丝,让学生在精研细读中渐入佳境,逐步接近文本的核心价值,从整体上认识到小狗的情意、人性的卑劣,鞭挞人鬼不分的罪恶时代。

四、探究式

探究式即多角度、多层面地拓展思维,寻求答案,解决疑问的一种提问方式。如研习《故都的秋》,可设问:本文是写景的文章,为什么在文章主体部分的结尾要插入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的阐释与评论?通过合作探究,学生意识到赞秋悲秋是永恒主题,秋感秋思是人之常情;领略到作者深受中国文化浸润,表达了对赏秋文化的珍爱;感悟到“秋”在中国文人心中除了自然气息之外,又添了一重文化气息。此外,还发现这样写也为学生从文化的视角解读故都的秋景与秋意做了很好的铺垫。再如《孔雀东南飞》叙述的是一出爱情悲剧,作者为什么要脱离生活真实,为它续上一个“团圆”的结尾?学生可以联想很多民间传说,从我们民族的心理和文化传统入手剖析,理解作者的用意。

五、比对式

比对式即通过与之相关的内容的比较,多方位把握文本的一种提问方式。如研习李煜的《虞美人》,可将之与李清照的《武陵春》、贺铸的《青玉案》作比较阅读,设问:比较三首词表达愁绪的意象有什么不同?《虞美人》以“一江春水”为喻来袒露这位南唐后主的亡国之愁像滔滔江水滚滚东流;《武陵春》中的“双溪舴艋舟”则形象又夸张地写出了女词人在流荡无依、孤苦凄凉的环境中国破家亡之愁沉重难以舟载;《青玉案》以“烟草”“风絮”“黄时雨”等意象,体现词人对倾慕女子所生的闲情闲恨闲愁,又以“一川”“满城”来渲染这份闲愁之浓之深,又用博喻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教学中,构建多元化的提问方式,激活的不仅仅是课堂沉闷的气氛,而且让学生真正变成了学习主体,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探究能力,使课堂真正做到了高效率、高质量。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