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王志兵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几乎每个教师在课堂上都会向学生提出问题,然而其中又有多少提问是兼具技术性和艺术性的呢?是能够称为有效提问的呢?事实上,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都不够科学,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误区,不仅影响了提问的效果,也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节奏和质量。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要努力规避提问环节的误区,设计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提问。
一、掌握恰当的提问密度
掌握课堂提问的密度是保证提问环节效果的重要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不喜欢提问,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在讲,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而有些教师则恰恰相反,把提问作为“万灵丹”,在课堂上从头问到尾。以上的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作为教师,一定要懂得把握课堂提问的密度,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恰当地设计问题、提出问题。一般来说,在课堂上有以下几个时机比较适合提问。一是课堂的开始阶段。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围绕着接下来要讲的内容设计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这样既可以很快促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又能够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做好铺垫。二是课堂的中后阶段。一般来说,一堂课上了25分钟以后,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已经上完了,而且大多数学生会进入疲惫状态。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针对刚刚学习的一些重难点内容进行提问,这样既可以缓解学生的疲惫感,又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重难点知识。三是课堂教学即将结束的阶段。这个时候通过适当的提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能检测学生的听课效果,以便为课堂教学的调控提供参考信息。
二、提问要注意结合具体实践
课堂上的提问围绕着教材内容是有必要的,但是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内容,这样不仅会限制提问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也会限制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注意结合具体实践,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从一些国内外的大事入手进行提问,也可以从一些细小的生活事件中寻找提问点,还可以从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热点问题、社会现象中引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例如,笔者在教学《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时,就针对当前非常受关注的雾霾问题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如雾霾是怎样形成的?在我国哪些地区雾霾较为严重?雾霾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哪些危害?有哪些办法能够缓解甚至根治雾霾问题?除了雾霾,在我们生活中还存在哪些环境问题?对于给环境造成污染的人或者单位是否要给予惩罚?法律上关于这些问题是如何规定的?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当结合具体情况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这样,由学生比较熟悉的热点问题入手进行提问,一步步地进行深化总结,所提的问题和思维过程就会具有渐进性和层次性,学生可以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并且吸收知识,树立科学的理念。
三、设计灵活的课堂提问形式
长久以来,我们的课堂提问环节都是师问生答的形式,然而这种过于单一的提问形式有时候会限制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影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因此,在课堂提问环节,设计一些灵活的提问形式也是十分必要的。除了传统的师问生答形式,教师还可以设计生问师答、学生互问互答等多种形式,这样不但可以拓展提问的广度和深度,还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养成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记得笔者在讲《与法同行》这章的内容时,就曾经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案例:“小王给刘老太当保姆,在老人生病期间,刘老太的子女不闻不问,小王则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老人深受感动,于是在临终立遗嘱时把自己所有的存款二十万元都作为遗产赠予小王。在老人去世以后,刘老太的儿女要求小王退还这二十万元。”待笔者把案例叙述完以后,立刻就有学生提出了问题:“刘老太的儿女能把钱要回来吗?”针对这个问题,立刻有学生给出了答案:“当然要不回来,这是老人自己愿意给的!”话刚说完,就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老人的子女是继承人,有权继承老人的遗产!”接下来,又有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老人在世的时候,子女没有尽到赡养义务,因此也就没有继承权!”就这样,通过一个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就把学生直接带入了思维情境中。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下,不但会思考别人提出的问题,同时也会自己提出问题来让别人思考。比起传统的师问生答,这种提问形式显然更加灵活有效。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技能,同时也是一门很复杂的教学艺术。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提高提问技能,掌握提问艺术,努力用有效的提问为思想品德课堂增添光彩,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袁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