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试析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时间:2024-05-08

罗宗洲�オ�

[摘 要]目前以国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热势头有增无减,很多家长主动送自己的孩子读各种国学班,而孩子也很乐意去学。但是在学校、在语文课堂上,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似乎教师不是很热心。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弘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而阅读名人事迹、诵读经典名句、传承民俗文化、营造文化氛围、开展文化活动、名著拓展阅读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 传承 阅读 诵读 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80005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进入新世纪,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国际上办起了孔子学院,社会上兴起了国学热潮。语文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新课标把传统文化教育摆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语文教学承担着传播传统文化的重任,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寻求有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喜欢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一、阅读名人事迹

入选课文的古诗词都是名篇,其作者都是那个时代的名人,相当于今天的明星。学生都喜欢追星。教师可从作者入手,让学生喜欢上作者,这是开展文化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每一个诗人都有一个或者一些动人的故事。没有人不喜欢听故事的。学习《陈涉世家》,让学生了解到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他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巨著、“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学习《出师表》,让学生知道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贰的品质。学习《岳阳楼记》,要学习作者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二、诵读经典名句

诵读是积累传统文化的法宝,也是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经典名句是经过千百年的传颂锤炼而成的。诵读传统文化经典要以课本为本,从名句入手,再到名篇,进而名著。诵读要讲究时机,比如在传统节日朗诵相关诗句。中秋节组织学生朗读唐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等诗篇;在重阳节诵读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怀念亲人,引导学生诵读杜牧的《清明》、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等。将节日诗篇融入中华经典诵读的内容,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建设美好明天的激情。考试前,可以用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刘禹锡《浪淘沙》的“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汉乐府《长歌行》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刘勰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来激励鼓舞学生。

诵读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是传承文化的过程,是培养兴趣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要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早晚读时间让学生大声朗读,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做到牢记在心,脱口而出。等学生有一定的积累后,可以开展经典展示比赛,通过比赛,检验水平,比出信心。

三、传承民俗文化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都是学生喜欢的传统节日。在此期间开展传统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1.进行研究性学习

在节日来临之际,引导学生调查与节日相关的信息,如各种节日的来历及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提问学生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你知道屈原的传说吗?你知道端午节的习俗吗?在个人调查的基础上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在班上小组展示、全班交流。还可以组织学生包粽子,有机会的话参加赛龙舟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欢度节日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在传统节日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有计划地去探究、去体验,这样的语文课学生是喜欢的,这样的活动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

2.调查了解家乡传统习俗

除了特有的民俗节日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的传统习俗。可以了解家乡的婚嫁文化,了解家乡的饮食文化,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与由来,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考察家乡某些地名、某些姓氏的由来,还可以了解家乡的特产,如灵山县的妃子笑,浦北县的黑叶荔,博白县的红菌等。组织学生为传承家乡的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到乡间,了解乡土文化,呼吸家乡文化的空气。

3.开展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活动

与节日有关的活动学生一般都喜欢。春节来了,可以教学生写对联贴春联,带学生走村入户利用手机的照相功能收集春联,还可以观看舞狮舞龙,元宵节班级可以开展猜灯谜活动,清明节可以组织学生祭拜先烈,端午节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赛龙舟,如果没有条件则播放视频,中秋节可以组织学生赏月,重阳节可以组织学生登高,壮族三月三可以到现场观看歌圩,开学了可以组织学生拜孔庙。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民俗,热爱家乡。

四、营造文化氛围

学校和班级的管理者要善于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传统文化的氛围。可以在学校和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专栏,在广播站每天播放一首古诗,在教室多媒体诵读一句名言,还可以开展诗词讲座,出版学生撰写的诗词作品,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这些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华文化艺术的精妙。

五、开展文化活动

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其活动也是形式多样。语文课堂除了传统的教室之外,应该还有更广阔的课堂,应该在大课堂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开展“洒扫应对”活动。“洒扫应对”是儒家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洒扫”,是指对学生的教育要从生活的劳动教育入手,以养成清洁整齐的习惯;“应对”则是指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礼节教育。具体内容包括生活能力、劳动技能的日常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人际交往的礼节礼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爱国守法、尊敬师长、孝老爱亲、感恩助人等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教育。

开展大课间活动。比如某学校开展跳竹竿舞活动,每到周三,全校师生一起跳竹竿舞,打造学校的特色项目。某学校开展太极拳锻炼活动,每天上午的第二节下课后20分钟,全校一起练习太极拳,场面甚为壮观。

开展各种文化兴趣活动。开办兴趣班,比如汉字听写班、书法班、传统文化课程兴趣班等。组织学生进行听写比赛、书法比赛、对对联比赛、诗歌比赛等。某学校具有百年的悠久历史,创办了校刊《福江诗苑》,每月开展一次诗词讲座,班干和诗词爱好者参加,学习结束后学员上交一篇作品,然后择优在校刊上发表,而校刊是全县发行的。学生的作品让全县师生传阅,激发了全校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成为该校的一大特色。某校在“五一”前夕开展了“经典诵读”比赛,全校以班级为单位,看哪个班诵读水平最高,激发了全校师生的热情。我校还参考社会上一些培训组织举办的“国学夏令营”活动、拜孔子活动、经典展示活动等。语文组教师要善于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六、名著拓展阅读

大多数学生只知道课本,不知道名著,更不知道古代文学名著。语文教师可以从教材中的课文入手,从名句切入,让学生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挖掘名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让名句重新焕发魅力。如学习完《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可让学生去研读《诗经》中的其他名篇;学到鬼的故事,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学完李白的《将进酒》《静夜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李太白集》;学完杜甫的《春望》《春夜喜雨》《望岳》《石壕吏》等,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杜工部集》。还可以从电视剧入手,学生看了电视剧《西游记》《红楼梦》《杨家将》等,则引导他们去阅读相应的原著。通过拓展性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其文化积累,从而把语文课中孤立的传统文化知识,形成知识体系,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传统文化是语文的原生态知识,是语文之根。一些学生不喜欢语文课,是因为语文课本太枯燥无味。新课改要求我们“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同样“教材也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师要站在课本之上,在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给语文教学补充新鲜的血液,让语文重新焕发生命活力,让学生真正喜欢语文,让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鱼与熊掌”兼得。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