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邓永贵��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探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寻求答案,解决疑问。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一地理《农业区位的选择》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课堂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111
广西是实施新课程改革最晚的地区。对于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理念,构建“探究式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广西一线教师努力探索。
一、对探究式教学的理解
(一)探究的含义
“探究”一词在词典中被解释为“探索研究、探寻追究”。在新课改理论中,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地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关联的问题或项目,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探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二)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中国学生在奥林匹克竞赛中可以屡创佳绩,但很少有华人获得诺贝尔奖,有专家说这与过去中国基础教育缺乏科学探究和创新精神不无关系。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未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探究式教学的意义在于“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教学成为一个让学生探索知识与方法、增长技能、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二、构建探究式教学的课堂模式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我们的教学方式已由“灌输式”转变为“探究式”。
(一)探究式教学的课堂模式
所谓模式,是指“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得出结论。教学中的探究活动虽然未达到“科学研究”的高度,但是可以借鉴科学研究的思路,包括总体思路、设计教学环节、把握时间分配和拟定课堂类型等几个方面。
1.总体思路:明确目标—提出问题—展开探究—解决问题—分享成果。
2.课堂基本环节:课前预习——确定目标,提出问题,制定学案;课堂活动——全员参与,分组探究,交流总结;课后复习——反馈训练,内化提高,拓展延伸;课业评价——自评,互评,教师评。
3.时间分配:目标展示——1至3分钟;探究活动(包括阅读、实验、讨论、交流、总结、点拨等)——20至30分钟;反馈训练——5至10分钟。
4.拟定课堂类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探究活动的深度、难度灵活调整时间和调控教学,选择课堂探究方式。课内讨论型——对简单的内容可以直接学习,若时间允许,采用课内探究方式;课外探究型——教师要提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课前探究,如搜索资料、进行社会调查或操作实验;研究性学习型——针对教材开展研究性学习,属于学期计划层次的、有组织的、专人专项的探究活动。
(二) 探究式教学的课堂实例
下面以高一地理《农业区位的选择》为例说明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方法。
1.三维目标设计
(三)探究式教学的课堂特点
1.问题研究贯穿始终
高中地理新教材对知识呈现方式作了较大的改革,教材中编入大量的图片、图表、案例和活动栏目内容,章首列举若干思考性问题,章末也插入研究性学习课题,很多知识没有直接说明或简单下结论,而是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实验、交流、讨论、分析、归纳等探究活动进行获取。与传统的“接受式”教学相比,新课堂提倡“重视对问题的探究”,巧妙设置疑问,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认识地理事物,了解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本质属性以及内在联系。
2.学生主体,教师引导
新课程理念要求转变师生角色。在课堂上,教师是提出研究问题、提供参考资料、倾听学生见解、及时评价和提出建议的“导演”角色。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由应答者转变为质疑者。学生全员参与课堂探究,通过分工协作、经历和感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新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由之路。
(四)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程序
1.明确目标,制定学案
教学目标和任务可以由教师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拟定并告知学生。在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明确的是“探究什么,谁来探究,怎么探究”等问题。“发现并提出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探究价值更高的问题对探究教学活动至关重要。”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的需要、教学内容的多少、任务的难易和探究过程的繁简程度直接制定学案或引导学生制定学案,并全程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2.实施探究,获取结论
分组探究、合作学习是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式,但实施起来要多花时间和心思,分组形式可以采用固定小组或就近分组两类。根据每班学生情况,可以成立6个小组,每组6—8名成员,组员按成绩的上、中、下合理搭配,男女生按比例平衡分配。每组设立正、副组长各一名,由负责任、有能力的人担任。小组长是各小组活动的组织者、监督者、代言人,他们在小组中的作用是最大的。
探究活动分课内讨论、课前探究和研究性学习三类。科任老师提前把学案的任务分配给各个小组,各小组根据学案制订详细的探究方案,并把任务细化落实到各个组员,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各小组动用各种资源查找、讨论、整理答案和结论,并以书面或课件的形式做好汇报。
3.多方评价,及时激励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评价的标准从知识转向了学习能力,还包括学习动机、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评价要素不只限于作业和考试成绩,可以把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善于提出问题、借助平台收集资料、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表达和与他人合作能力等纳入评价要素,评价方式有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
三、效果与反思
(一)优势与不足
探究式教学贯彻“少告知,多研究”的教学原则,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实现教学效率最大化。
但时间不足、问题多、资源有限是目前探究式课堂教学实施中的困难所在。在目前大班教学的情况下,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时间非常有限。而且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方式、探究能力和个性不同,在问题的设计以及探究方法、探究深度方面很难把握同步性。另外,在实施探究过程中,学校在学习资源提供方面也是有限的。
(二)改进建议
新课堂要多多挖掘教学资源,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更加高效的地理课堂。建议教师首先对教学内容大胆取舍,探究问题尽量贴近生活、新颖实用、留有弹性;其次,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再现情景,增加视听效果,提高课堂效率;再次,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互动。对于分组,固定小组自然是最好的,但班级里的座位调整会把小组也打乱了,其实采用前后左右四个学生的组合进行探究交流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郝志军.探究性教学的实质:一种复杂性思维视角[J].教育研究,2005(11).
(责任编辑周侯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