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于明月 李琳
摘 要:生活中,人们总能说出一些让人困惑的句子来,如:“小明谁都不认识”意思可以是“小明不认识任何人”,也可以是“任何人都不认识小明”。大家几乎都知道这句话有歧义,却很少有人理解产生该歧义的原因。句式“NP+谁+都+不+VP”中,NP1和NP2(谁)作为施事和受事指向不明,从生成语法来看,该句是由于移位产生歧义的。当然产生歧义的原因并非任意,该句式中任何一个成分都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对NP1、NP2(谁)、都不、VP成分分别进行分析,并在最简方案框架下,对该句式产生歧义的原因进行解释,以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此类否定歧义句。
关键词:歧义句 “NP+谁+都+不+VP” 句子成分分析 句法分析
一、引言
歧义是自然语言中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歧义是语言多义的属性,如果没有歧义,语言就缺少其丰富的一面。语言的形式虽然是有限的,但人类要表达的内容却是无穷无尽的,以有限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无限的内容,必然会出现“一形多義”的现象,即歧义现象。所谓歧义句是指同一表层结构对应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深层含义,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形式对应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1]。英语中的歧义句屡见不鲜,汉语自然也不例外。
“连……都/也……”歧义句式、“连”字歧义句、“也”字歧义句、“的”字结构歧义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大多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出发,对性质、意义和功能等进行了有效的探讨。然而,对句式“NP+谁+都+不+VP”的歧义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本文从句法层面出发,运用生成语法的相关理论,对“NP+谁+都+不+VP”的歧义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探讨句法歧义有助于了解人类语言加工系统的一般机制,对“NP+谁+都+不+VP”进行研究以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此类否定歧义句。
二、文献综述
英语中歧义现象普遍存在,学术界对于歧义现象的研究也是由来已久。《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对“歧义”的解释是:“A word,phrase,or sentence which has more than one meaning is said to be ambiguous.”对歧义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谬误论证》(De Sophisticis Elenchis)一书,书中指出“Amphiboly refers to the ambiguity caused by grammatical structures and combination indicates the ambiguity by means of combination.”。自此西方国家的许多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对歧义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英国文学评论家恩普森(W.Empson)于1930年发表了《歧义七型》(Seven Types of Ambiguity)主要从文学角度对歧义现象进行阐述。柯艾(J.G.Kooij,1971)《自然语言的歧义》(Ambiguity in Natural Language)和A Zwicky,JF Kess,RA Hoppe于1981年出版的专著Ambiguity in Psycholinguistics从心理语言学角度研究了歧义现象。A Foolen于1991年发表的Metalinguistic Negation and Pragmatic Ambiguity:Some comments on a proposal by Laurence Horn一文中对Horn提出的元语言否定(metalinguistic negation)和语用歧义(pragmatic ambiguity)进行了讨论。后来A Pitts(2011)Exploring a ‘Pragmatic Ambiguity of Negation对英语中运用否定产生的语用歧义进行了研究。
关于汉语歧义问题的研究最早可见于赵元任(1959)《汉语的歧义问题》一文,之后又有众多学者,如朱德熙、吕叔湘、徐仲华、邵敬敏等致力于研究汉语中的歧义现象。近些年来,国内对于歧义现象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英语中的歧义现象或者英汉歧义现象对比研究。我国学者试图从各个角度分析歧义现象,以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我国的学者们对英语歧义句的研究大体上包括歧义句产生的原因、分类、如何消除歧义等。如:黄彩玉,陈树千(2011)从语音角度分析了英语的歧义现象,研究了国内外语言产生的歧义与语音韵律的关系。王竞越(2011)重点分析了英语歧义的形成及其消除和歧义的利用。赵国秀(2016)对比研究英汉歧义的形成原因,将英汉歧义现象归为以下三种: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语境歧义。对汉语中歧义现象的研究成果,大多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出发,对性质、功能、语义等进行探讨。有的作者从转换生成语法视角下对汉语歧义句进行结构分析,如:王艳(2007)《转换生成语法在汉语歧义句中的运用》,张大强(2009)《转换生成语法与汉语歧义句的分析》,林燕,徐兴胜(2011)《转换生成语法框架下的汉语歧义句研究》。他们认为转换生成语法可以解释有歧义的句子。汉语能产生歧义的一般也是些特殊结构,如格式“连……都/也……”及“连”字句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很多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解释。再如崔希亮(1993)《汉语“连”字句的语用分析》、曹秀玲(2005)《再议“连……都/也……”句式》、蔡永强(2005)《“连……都/也……”结构的认知考察》、袁毓林(2006)《试析“连”字句的信息结构特点》等。目前关于汉语否定句产生歧义的研究还比较少,因而这些肯定歧义句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更进一步的研究否定歧义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理论基础
以“小明谁都不认识”为例,从语音、语境、句法三个角度分析其产生歧义的原因。从语音方面来考虑,产生歧义的原因应该是由于言语韵律中的重读引起的。重读体现为说话者在讲话的过程中,所强调或突出的某一部分。对“小明谁都不认识”进行韵律的解读如下:(1)小明谁都不认识。(重读“谁”)意思应该解读为:“小明不认识任何人。”(2)小明谁都不认识。(重读“小明”)意思应该解读为:“任何人都不认识小明。”当说话者的语调无变化时,听话者便理解不到此句话的歧义。
从语境方面来考虑,汉语二语者听到“小明谁都不认识。”这句话的反应基本都是“Xiaoming knows no one”,而没有意识到另一层意思“Nobody knows Xiaoming”,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下,他们很难认识到这句话的歧义。
相比语音和语境角度,句法解读更加具有有效性。从句法方面来考虑,“小明谁都不认识”是一个由移位生成的歧义句。移位,历年来是生成语法的一大特色,但随着生成语法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由初期注重具体语法规则系统的研究,发展为近期对普遍语法的原则和参数的研究,继而开始了对语言设计完美性的探索,导致了最简方案(The Minimalist Program)的产生,移位也随之被重新思考,并被改称为合并。后来,乔姆斯基(Chomsky)对最简方案进行了较大的修改,生成语法在其发展过程中涉及许多具体规则、假设、机制、理论模型等的产生、修改、取消,例如:D-结构和S-结构的取消。原来的合并也被改称为外部合并(internal merge),原来的移动则被改称为内部合并(external merge)[2](P323)。在生成语法领域,很多学者认为所有的语言用合并方式构成的句子线性顺序为“标志语+中心语+补足语”,即主动宾结构(SVO)。凡不是采用该语序的句子都是通过移位构成的[3]。依据最简方案的描述“句法生成机制从词(lexicon)取原料(Lexical Resources),通过句法操作连接生成,形成生成式(derivation),然后分别输入语音形式(phonetic form)和逻辑形式(logical form)这两个与外部的感觉和概念系统相连接的接口(interface)”。乔姆斯基在废除D-结构和S-结构之后,便形成了下面的理想化的最简方案设计,如图1所示[4](P95):
“最简方案”这个名称指的是指导思想,而不是说它已经做到了最简程度。乔姆斯基把语言看成是语音形式(PF)和逻辑形式(LF)的匹配系统,即传统上所说的音义匹配系统,他把语法看成是向语音形式(PF)和逻辑形式(LF)发出指令的一套信息储藏系[5](P92)。最简方案对于移位的做法就是把要移的成分在新位置上复制加合并(Copy and Merge)。例如:句子(a)的LF结构式是(b)。
a.她吃了什么?
b.[什么[她吃了]]
按最简方案复制加合并构成的结构式,b应写为c,c经过删除一个“苹果”变成d,就完成了这一移位过程。
c.[什么[她吃了什么]]
d.[什么[她吃了什么]]
四、句子成分分析
前面提到:“NP+谁+都+不+VP”此类句子产生歧义的原因并非任意的,该句式中任何一个成分都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以“小明谁都不认识”为例,我们把这类句子分成四个部分:NP1(“小明”部分)、NP2(“谁”部分)、“都”部分、VP(“认识”部分)。下面就这四个部分分别论述其构成歧义的条件。
(一)NP1部分
NP1必须是有定的指人词语,如定指的人称代词,专有人名等。如:“这个人谁都不相信”有两种含义:“这个人人品有问题,大家都不相信这个人”;这个人被信任的人伤害过,现在“这个人不相信任何人”。又如“皇帝谁都不信任”有两层含义:皇帝疑心太重,不信任任何人;皇帝无能,任何人都不信任皇帝。
NP1若不是指人词语,就有可能丧失歧义。如:“这种花谁都叫不出来名字”只有大家之前都没见过这种花“谁都叫不出来这种花的名字”这一种含义。NP1若不是定指的,句子就有可能不成立,也就无歧义一说了。如:*一个人谁都不认识。句子很怪异,也不成立。
(二)NP2部分(谁)
“小明谁都不认识”一句中,“谁”是虚用,相当于无定代词:谁=任何人,表任指,在所涉及的范围内没有例外。这里的“谁”必须是指人的词语,因为只有NP1和NP2两个都是指人的词语,两者既可以作施事,也可以作受事,才能互换,造成指代不明现象,产生歧义;若不指人,则无歧义。如:“我哪儿都不去”意思就是“我不去任何地方”“他什么时候都在忙”就是“他任何时候都在忙”。但同时“谁”也可以替换成“什么人”“哪个人”“人人”“大家”“小李”等指人词语。在关于“谁”这一问题的研究中,以往的学者都认为NP2(谁)这一部分必须是具有周遍性的指人词语,如:“什么人”“人人”等等。但笔者认为NP2(谁)这一部分替换成“大家”“小李”等普通的、不具有周遍性的指人词语也未尝不可。例如:“这个人大家都不相信”同样可以看作有歧义的句子,有“这个人大家都不相信,这个人也不会相信你。”和“这个人大家都不相信,你相信这个人吗?”两层意思。
(三)“都”部分
“谁都不”是一种全量否定的用法,“都”在这里具有量化特征,有“总括”义。“NP+谁+都+不+VP”中,NP1和NP2(谁)两个被量化的成分都出现在“都”的左侧,是一个左向多量化结构。当疑问代词出现在“都”的左侧,前者的功能一定是虚用,相当于无定代词。如果“谁”出现在“都”的右侧,它就保留了疑问功能,同时接受“都”的量化,这就是右向量化结构。如:“今天都谁来开会了?”[6](P379)
“NP+谁+都+不+VP”類歧义句中,疑问代词“谁”和“都”必须同时出现,具有同现性,否则就失去了歧义。试比较“这个人谁不认识?”和“这个人谁都不认识。”,前者不具有歧义,失去“都”反而变成了特指问句。
“不”在此类结构中表否定,去掉“不”也可表歧义,但由于该结构的否定用法远远多于肯定用法,所以本文先暂不讨论肯定情况。
(四)VP部分
该结构中的VP必须是双论元结构的动词,即既可以带主语也可以带宾语的动词,其动作是双向的,具有可逆性,该动词可以同时带两个指人词语,并且一个指人词语作施事,另一个作受事。还有一些表动补结构的动词适用于该结构,比如“V不过”和“V不了”(“打不过”“喝不过”“赢不了”等)。“他谁都赢不了”可以解释为“他很强,谁都赢不了他”,也可以理解为“他很弱,他谁都赢不了”。有些动词在该结构中只有一种解释,比如“他谁都不讨论”。这个句子的解读只能是“他不跟任何人讨论”,不能解释为“任何人都不跟他讨论”。因为“讨论”不能直接带指人的宾语,如果要带指人宾语必须先在动词前加上“跟/和”等介词后再加上指人宾语。例如我们不会说“他商量我”,而可以说“他跟我商量”。类似的还有“探讨”“争论”等不能直接带指人宾语的动词。
五、句法分析
汉语常被看作是话题优先型语言,“小明谁都不认识”便可以看成是一个“主谓谓语句”①即“NP1+NP2+VP”结构,“NP+谁+都+不+VP”中,句首是两个名词性成分。“NP1+NP2(谁)+都+不+VP”结构中,NP1和NP2是双论元。常见的双论元NP1和NP2的关系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NP1和NP2是领属关系,如:
他心态好。
(二)NP1是施事,NP2是受事,如:
他一个意见都不发表。
(三)NP1是受事,NP2是施事,如:
这顿饭谁请?
(四)NP1前省略介词“关于”“对于”等。如:
这道题我有不同解法。
(五)NP1或NP2是时间或处所词,如:
明天我休息。
(六)NP1与谓语中的某一词语在意义上是复指关系,如:
这位英雄,他牺牲自己保护了别人。
分析得知,“NP+谁+都+不+VP”中NP1和NP2是施事与受事的关系,而施事与受事指向不明,才导致“NP+谁+都+不+VP”结构产生歧义。我们以“小明谁都不认识”为例进行句法分析,得知该歧义是由移位产生的,此类情况属于NP移位。
1.当“小明谁都不认识”表示“任何人不认识小明”这层意思时,这句话省略了宾语“小明”,补充完整应该为“谁都不认识小明”。把NP1“小明”复制到主语“谁”的前面就变成了“小明谁都不认识。”
2.当“小明谁都不认识。”表示“小明不认识任何人”这层意思时,深层的句式应该是“小明都不认识谁”。移位的过程是把作为宾语的NP2“谁”复制到“都”前,与“都”合并成DouP②,最后变成了“小明谁都不认识”。
根据乔姆斯基的“复制理论”(copy theory),语迹是移走成分留下的复制品,在音系式中被删除,而在逻辑中被保留。故1的逻辑式形式是(1),2的逻辑式形式是(2):
(1)[ IP 小明i [I' [ DouP 谁都不认识ti ] ] ]
(2)[ IP 小明 [I' [ DouP 谁i 都不认识ti ] ] ]
经过复制合并删除后的结构式应写为(1)b和(2)b:
(1)b.[小明 [谁 都不认识 小明]]
(2)b.[小明 [谁 都不认识 谁]]
对(1)分析的树形图如(1)c所示:
对2分析的树形图如(2)c所示:
可见,复制理论为解释类似的歧义句提供了便利。
六、结语
本文旨在研究“NP+谁+不+VP”类歧义结构,先是对国内外歧义句的研究作了综述,之后阐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并以“小明谁都不认识。”这一歧义句为例,详细地分析了其句子成分,论述了“NP+谁+都+不+VP”类歧义结构对各个成分的要求,并在最简方案框架下,对其进行了句法分析,解释了“NP+谁+都+不+VP”结构产生歧义的原因。以期能够丰富汉语特殊歧义结构的研究,同时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翻译领域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主谓谓语句是最适合研究话题的一种句型,话题和主语大都由名词性成分充当,由于话题和主语一直存在争议,故这里不再对话题多做论述,暂且将NP1和NP2视为大主语和小主语。
②“都”形成的短语(DouP)可见于何元建(2011)《现代汉语生成语法》(P381),DouP又最早见于邱慧君(Chiu,1993)。此时是把“都”作为中心语,DouP是量化轻动词短语,被量化的成分处于“都”的标志语位置,比较认同此类观点。
参考文献:
[1]韩玉昌,任爱琴.汉语歧义句研究:理论、方法与总结[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4):40-43.
[2]徐烈炯.生成语法理论:标准理论到最简方案:Theories of generative grammar:from standard theory to minimalism[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孔筱燕,杨廷君.生成语法理论下焦点句的移位解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3,(5):15-18.
[4][5]楚军.句法学:第二版[M].成都:电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4.
[6]何元建.现代汉语生成语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