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别想”的词汇化倾向研究及相关问题

时间:2024-05-08

摘 要:本文基于CCL语料库,从共时角度对“别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举例模拟了其词汇化过程,并探讨了其他相关问题,以揭示“别想”存在一定的词汇化倾向。

关键词:别想 词汇化 倾向 语境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语言学的词汇化研究出现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潮。词汇化是指短语等非词单位逐渐凝固或变得紧凑而形成单词的过程。汉语的词汇化大多是短语等结构单位逐渐凝固或变得紧凑而形成词,也有少数的跨层非短语结构单位演化为词。关于该课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化的本体研究、词汇化与语法化的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等方面,每项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汉语学界对于由副词“别”组成的双音节动词词组的词汇化问题已经研究得比较透彻,如“别说”“别提”“别管”等。但是,对与它们形式上相似的“别想”的研究却鲜有人关注。在日常口语表达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别想”这种表达形式,“别想”一般出现在双方对话的语言环境中,其位置可在句首、句中、句尾。综观已有的词汇化研究,对历时上已经完成的词汇化关注较多,但是对于共时状态下还在进行或刚刚开始的词汇化关注较少。因此,本文基于CCL语料库,从共时角度对“别想”进行分析,根据语境意义模拟其词汇化过程,最终揭示“别想”的词汇化倾向。

二、“别想”的词汇化倾向

现代汉语中,“别想”这一形式主要出现在三种语言环境中。

(一)想+VP

(1)嫂子别难过了,您是个明白人,为这点小事儿,别[想不开]。①

(2)行啦,你别[想好事儿]啦,你等着打官司吧!

(3)你别[想歪了]!

根据韵律的层次性分析,我们认为例(1)~(3)中的“别想不开”“别想好事”“别想歪了”实际上都是由副词“别”和动词“想”组成的动词词组。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发现,“别想”的词汇化很有可能就是从此开始的。

(二)动词词组“别想”

董秀芳在《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中指出,从一个非语言单位的形式变为一个语言单位就是跨层结构的词汇化,通过这种渠道产生的词汇化十分隐蔽,速度也十分缓慢,阻力较大,在共时状态下比较难分析。所以,我们猜测由“别”修饰“想+VP”到“别想”的演变属于跨层结构的词汇化。

在高频使用和重新分析的基础上,“别”和“想”进一步通过跨层组合成双音节动词词组“别想”。

(4)[别想]了,凑合过吧,要不然还能怎么办?

(5)想不通就[别想]了吧!

(6)[别想]啦,车到山前必有路。

例(4)~(6)中的“别想”从语言结构上看,是由副词“别”和能愿动词“想”构成。关于“别”的来源和演化过程,学界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本文同意吕叔湘(1982)、江蓝生(1991)的观点,认为“别”是“不要”的合音。根据方梅(2005)、姚占龙(2008)的研究,我们发现“想”作为高频动词,具有从典型动词向语用标记虚化的条件。所以,我们认为这里的“别想”作为动词词组,义为“不要想”。

(三)具有成词倾向的“别想”

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发现,动词词组“别想”具有“不要想”义,随着动词“想”词义的不断虚化,“别想”的动作义不断减弱,最终可能会词汇化为一个凝固的抽象义动词,发展出“不可能”和“休想”义,这为判定“别想”具有词汇化倾向提供了一定的事实依据。

(7)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都难,动不动就要研究生毕业,如果不上大学,连工作都[别想]找到。

(8)煤炭界有些人士感叹说:“没有运输市场,煤炭一辈子也[别想]走向市场。”

(9)从巴山走出的人们,手上大多有几道几十道这样的痕迹,一生也[别想]抹掉……

例(7)~(9)中的“别想”不再是字面上“不要想这件事”的意思,而是具有明显的“表示某件事不可能实现”的意思。这种“不可能”义是通过动词词组“别想”发展演变而来。对此也可以用语用推理来证明:

事理(大前提):如果某件事“不可能实现”,那么就“别想”了。

事实(小前提):说的是“别想”。

推论:“某件事不可能实现”。

“别想”的意思又由“不可能”进一步发展为“休想、不要妄想”,这也体现了语用推理在语义演变中的作用。例如:

(10)你们[别想]再从这院里带走任何人。

(11)你[别想]再见到女儿!

(12)他们[别想]进我的门,我已经受够了。

例(10)~(12)中的“别想”是由具有“不可能”义的“别想”发展演变而来的。这里的“别想”带有威胁、责备的语气,在程度与语气上比“不可能”更加强烈。沈家煊(2004)认为,共时层面的词汇化指“用词来表达某个概念”,所以我们认为“别想”有成词倾向,具备词汇化的条件。

三、“别想”词汇化的诱因和过程

虽然《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还没有将“别想”作为词汇收录进去,但通过以上讨论,不难发现“别想”具有一定程度的词汇化倾向。综上所述,我们推测其词汇化过程是:1.“别”和“想”在高频使用和重新分析的作用下发生跨层词汇化,产生动词词组“别想”;2.动词词组“别想”通过结构层次和语义关系的变化发生词汇化,产生表示“不可能”的动词“别想”;3.带有“不可能”意味的“别想”进一步词汇化,产生了程度加深的带有“休想”意味的动词“别想”。

我们认为,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别想”语言环境的变化、“想”的虚化、语言表达的经济原则、高频使用和重新分析都为该词词汇化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条件。

四、结语

本文主要基于CCL语料库对“别想”的词汇化进行了分析。我们提出大胆假设,认为“别想”正处在词汇化的进程中,通过分析“别想”的词汇化诱因,根据语境意义模拟其词汇化过程,对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别想”存在一定的词汇化倾向。不足之处在于这种分析主要面对的是不同类型的语料,因此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由于处于这个过渡阶段的词汇化非常隐蔽而不易观察,我们应该拓宽视野,比较“别想”和与之相似的已经词汇化的词汇的异同,一方面找出阻碍“别想”词汇化的原因,另一方面进一步发现与探讨“别想”词汇化过程中的其他相关问题。

注释:

①本文所引例句均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

参考文献:

[1]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修订本)[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3.

[2]董秀芳.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J].世界汉语教学,2007,

(1).

[3]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江蓝生.禁止词“别”考源[J].中国语文,1991,(1).

[5]方梅.认证义谓宾动词的虚化——从谓宾动词到语用标记[J].中

国语文,2005,(6).

[6]姚占龙.“说、想、看”的主观化及其诱因[J].语言教学与研

究,2008,(5).

[7]沈家煊.说“不过”[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5).

[8]侯瑞芬.“别说”与“别提”[J].中国语文,2009,(2).

[9]陈一,程书秋.“我VP(了)”的构式整合机制及语用价值[J].

世界漢语教学,2016,(2).

(王月 黑龙江哈尔滨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15002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