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孔园园+于应机
摘 要:张谷若是中国20世纪的著名翻译家,是译界的楷模。他恪守译德,译风严谨,为翻译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当今社会,译著泛多,但佳作甚少,译德译风的缺失是一大原因。本文欲研究老一辈翻译家张谷若严谨的译风,为翻译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张谷若 译风 地道
一、引言
翻译是一种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创造性文化活动,在这一复杂的实践活动中,对翻译主体的研究从来没有间断。在众多的翻译主体中,张谷若无疑是杰出的代表人物。虽然在20世纪30年代,张谷若就凭借译本《还乡》和《德伯家的苔丝》受到译界的广泛赞誉,但对张谷若的研究真正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近些年来,研究张谷若的人都喜欢赞叹译者多么善于将地道的原文转换成地道的译文,通过研读张谷若的译作,总结出了有关张译的语言特色,翻译技巧及翻译风格,但却忽视了张谷若翻译中的另一个突出特征,那就是他的译风极为严谨。
“译风”不是指翻译风格,而是指翻译工作者对待翻译工作本身的态度和作风。历代名家的翻译经验十分丰富,其中严谨的译风是他们留给后辈的一份十分珍贵的礼物,继承和发扬前辈的严谨译风对翻译工作者是十分必要的。
二、张谷若简介
张谷若(1930~1994),原名张恩裕,是中国20世纪的著名翻译家、学者,北京大学教授。他从青年时期就开始研究、翻译英国著名小说家哈代的作品,被文学界誉为“哈代专家”“哈代的东方知音”,后来又翻译了其他英国名著。其主要译作有8部,从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还乡》《无名的裘德》,到萧伯纳的《伤心之家》,到莎士比亚的《维纳斯与阿都尼》,到狄更斯的《游美札记》《大卫·考坡菲》,最后是菲尔丁的《弃儿汤姆·琼斯史》,总共400万字左右。每一部译作都是精心结撰之作,部部堪称艺术经典,至今还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在历经大半个世纪后,80年代,他根据自己多年的翻译心得体会,总结了自己“地道的原文,地道的译文”的翻译原则。他还发表了“为科学亦为艺术,为艺术亦为科学”的“科学-艺术观”。张谷若作为一位翻译大师,译作精湛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食粮,译风严谨为后来的翻译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三、张谷若翻译流程中的译风
(一)译前行为
1.翻译文本的选择
胡泽刚曾经在《庞德的启示》一文中提到,寻找译者与原诗作者在心灵上的契合,将译者自己之情融入译诗之中,或者说,在挑选供翻译的原作时,选择那些与译者自己的情感想通的作品。其实这种原则,张谷若早就遵循了,从他选择哈代的作品来翻译就可见一斑。他和哈代有许多想通的地方,能够达到心神的契合,对哈代所描写的人、物、事,张谷若都有深深地亲切感。哈代是为英国的乡土作家,与乡村里的普通民众息息相关,对农村的景物、风俗习惯,农民的生活、语言、性格、思想感情和爱好,无不熟悉。张谷若从小在烟台的渔村长大,人文环境相似;哈代的家乡英国多赛特郡风光秀美,张谷若的出生地烟台芝罘岛也有同样美丽的山水;哈代擅长以故乡所在地区的多赛特方言刻画人物,张谷若则对家乡的胶东方言和中国北方方言十分熟悉。正是他准确地选择了与他本人气质、观点相近的作品,翻译起来自然就得心应手,译文的感染力也就特别强。
2.翻译前的准备
张谷若有一个见解:“原作者所读过的书,译者也应该读过。原作者所知道的,译者也应该知道。否则译时只能照猫画虎。”他在翻译哈代的作品时,是以扎扎实实的哈代研究为基础的,被国内外文学界誉为名符其实的“哈代专家”。他对哈代的生平经历、创作特点以及所涉及的资料进行了大量细致入微的探究,在对作家所处的时代、特殊的社会生活风貌、作家的经历、所受的教育、其主要作品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之后,才开始动笔。他的女儿张玲说过:“父亲每翻译一部作品,都要翻阅大量参考书,既有与作家作品直接相关联的传记、历史、批评著作,也有相关的哲学著作和其他作家的作品,以至民俗学的、舆论学的、语言学的著述。”可见,张谷若在翻译前就下足了功夫,准备工作不可谓不细,彰显着一种学者风范。
3.关注译文读者
20世纪30年代风靡“硬译、死译”,那一时期的译作晦涩难懂,诘屈聱牙。这类译作针对的是智慧型读者,而不是人民大众。张谷若翻译的作品是为大众服务的,他认定一条原则:“译文主要是给不懂原文的人看的。看译文的人所得的感受,所起的反应,应该与读原文的人是一样的。”张谷若破旧立新,倡导“地道的原文,地道的译文”的翻译思想,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翻译风格。他用四字格,使译文含有一种整齐之美和生命的律动,是为了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以及对美的感受。他的译作中多注释,不仅“能较好地体现原作的艺术动机和美学价值,同时可以利用注释相对不受空间限制的特点,比较详细地介绍有关的文化知识”,有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原著及外来文化。张谷若心怀译文读者所译出的作品,自然受到欢迎。
(二)译中行为
在翻译时,张谷若讲究以“信”为本,译作中注释浩瀚。1980年,张谷若在《翻译通讯》第1期发表了论文《地道的原文,地道的译文》,成为他翻译思想的标志性成果。他认为翻译要以“信”为本,尽量做到四个方面的“对等”:“第一,内容方面也就是二者的意思、思想等完全一样或几乎完全一样;第二,形式方面也就是二者在词、句的表达方面完全或几乎完全一样;第三,用法性质相同,即汉语和英语均为俚语等;第四,二者都是合乎习惯的。”完美的翻译应该是译文与原文在内容、形式、用法性质以及习惯等诸多方面均做到对等。所以,张谷若在翻译的时候,把原文的内容和形式最大程度地传达出来。例如在《大卫·考坡菲》中有一段嵌字顺口溜:
(1)原文:I love my love with an E,because she's enticing;I hate her with an E,because she's engaged;I took her to the sign of the exquisite, and treated her with an elopement;her name's Emily,and she lives in the east.
张译:我爱我的所爱,因为她长得实在招人爱。我恨我的所爱,因为她不回报我的爱。我带她到挂着浮荡子招牌的一家,和她谈情说爱。我请她看一出潜逃私奔,为的是我和她能长久你亲我爱。她的名儿叫爱弥丽,她的家住在爱仁里。
原文中,作者一连用了六个以“E”打头的词,以轻松、诙谐、幽默的笔调表达了对心爱之人的情感。张谷若在翻译时打破了原文表层的束缚,没有按照字面意思来翻译六个以“E”开头的单词,而是大胆创新,变“E”为“爱”,成了以“爱”字结尾的顺口溜,很好地保留了原文的形式,同时又尽量保留原文的意思。把“east”译成“爱仁里”,也是为了保留原文的形式,收到了与原文等值的效果,再现了原作的神韵。
张谷若的译文不仅忠实内容和形式,而且尽可能地再现原文作者独具匠心的句法结构或修辞手段。例如在《大卫·考坡菲》中有一句:
(2)原文:“Ha! ha! ha!Hes a pleasant wretch,but he wants principle.”
张译:“哈!哈!他真是个好玩的倒霉鬼儿,不过他这个人没正经。”
在这个例句中,原文“a pleasant wretch”用了矛盾修辞格,张谷若把它翻译为“好玩的倒霉鬼”,也是矛盾修辞法,成功地实现了修辞风格的传达。
张谷若严肃的科学态度,不仅在宏观的角度显现,在细微之处也得到映射。比如对《德伯家的苔丝》中女主人公的语言把握上,张谷若经过再三揣摩。因为苔丝虽是土生土长的农家姑娘,但也读到小学六年级。在家里说话时夹着很多土话,可是在外面或者和有身份的人谈话时,则说官方语言。苔丝的语言质朴,既不粗俗,也不高深。所以张谷若在译她的话时,做到了译文以俗译俗,以雅译雅,均能切合语境。在《无名的裘德》中,女主人公的名字为“Sue”,张谷若译为“淑”,应当也是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结合全书意境和情节确定下来的。“淑”字在汉语中为“美好贤德”之义,是中国女性取名时最受青睐的常用字之一。另外,“淑”之名后,也隐含了女主人公悲惨的命运。
值得注意的还有张谷若译作中的注释。关于翻译的注释问题,张谷若曾经提过:“我认为注释是翻译的必要工作,未作翻译而先要作注释。我所谓的注释,当然不是字典和词典搬家,那是人人都会作的。我所谓的注释是针对所译的地方,解决疑难问题。”在《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一书中,对张谷若译注的数量的总结如下:《还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1998)中有452条,《德伯家的苔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1991)中有436条,《无名的裘德》(《人民文学》1958/1995)中有403条,《大卫·考坡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640条,《弃儿汤姆·琼斯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1995)1356条。这5部著作中的3200余条注释,字字都是辛苦所得,条条皆为科学研究的成果。张谷若借助译文加注的手段,将外国文学翻译与研究结合起来。其注释不仅数量大,而且内容丰富。这些注释既“使著者能充分说明他的思想”,也“使读者能充分了解著者的思想”。张谷若译作中的注释给予了后来的翻译工作者一些重要的启示:翻译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在文学经典著作的翻译过程中,注释是颇为重要的一环,少了这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注释,译文的理解和表达都会遇到问题。无疑,张谷若的这种翻风至今仍值得翻译工作者学习。
(三)译后行为
纽马克曾经说过翻译是没有止境的。的确,译者在翻译一部数十万言的作品中,很难做到句句理解准确,句句表达恰当,难免会有失误的时候。因此,翻译很难做到一蹴而就,而要不断修改,即使出版以后,也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的接受程度做出修订。在这方面,张谷若也给翻译工作者做出了榜样。对自己的译作,从初稿到誊清稿,校对稿和每版的修订稿,都要一改再改,至少达到自己主观上要求的完好。例如,他翻译的《德伯家的苔丝》是1935年由上海商务印书局出版的,而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之前,译者做出了全面的修订,很多地方简直等于重译,修订后的译文更能反映原作的神韵,也更符合当代人的阅读口味。张谷若不满足自己的旧译,一次次地进行修改,使译文质量不断提高。当然,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也有时代的局限性,翻译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但张谷若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后人继承和发扬。
四、结语
张谷若在翻译领域的成就不可磨灭,他翻译的世界经典名著,虽然经过岁月流逝依然得到世人的认可和赞赏,被誉为译界的楷模。他有着高尚的学术风范,精益求精的译德译风。当今社会中,不少翻译工作者对待翻译工作不严肃,不认真,只看译文的数量,而不关心质量问题。殊不知严谨的译风是确保译文质量的一大要素。张谷若严谨的译风在这个浮躁的市场经济社会中显得弥足珍贵,“译事须地道,而译事之地道,基于做人之地道”,这应该是他留给每个有志于从事翻译研究与实践的工作者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后人应继承和发扬其严肃的科学态度以及兢兢业业的精神,为翻译事业再增辉煌,不负老一辈翻译家的期望。
参考文献:
[1]狄更斯.大卫·考坡菲[M].张谷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2]哈代.德伯家的苔丝[M].张谷若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3]哈代.德伯家的苔丝[M].张谷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4]胡泽刚.庞德的启示[J].外国语,1991,(2).
[5]黄希玲.纪念谷若先生,发展译学研究——张谷若诞辰百年纪念
暨外国文学翻译学术研讨会纪实[J].中国翻译,2003,(5).
[6]雷香花.浅谈张谷若翻译风格[J].高校教育研究,2008,(4).
[7]季拜华.译书·译家·译风:与交际英语语法译者张婉琼、葛安
燕二同志商榷[J].中国翻译,1990,(6).
[8]李长林,李洁森.译风——译者的外衣[J].上海科技翻译,
1993,(1).
[9]刘明明.浅探张谷若先生译作中的注释[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2008,(6):68~69.
[10]邱畅.张谷若先生的翻译观[J].兰台世界,2013,(7).
[11]任星洁.张谷若的翻译思想与特色[J].兰台世界,2013,(4).
[12]孙迎春.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2004.
[13]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A].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
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234~255.
[14]袁锦翔.严谨的译风:名家经验的启示[J].中国翻译,1990,
(1).
[15]张谷若.地道的原文,地道的译文[J].翻译通讯,1980,
(1):19~23.
[16]Dickens·Charles.David Copperfield[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17]Hardy.Thomas.Tess of the Durbervilles[M].Britain,
Collins Clear-Type Press,1958.
(孔园园 于应机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