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 文/刘雪松
党报评论:引导舆论、锻炼队伍、大显身手的最佳时机
——从十九大召开之际的评论实践看如何让重大主题评论广接“地气”
□ 文/刘雪松
一支实力颇强的评论员队伍,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性时刻,如何作为,如何做好?一位经历了都市报到党报评论员历练的年轻“老新闻”,谈了他的探索与感悟。
重大主题评论 贴近 品质 浙江日报
刘雪松浙江日报评论员
十九大召开前夕,浙江日报评论部18名评论员悉数到位。这也是除人民日报理论部、评论部之外,全国党报评论部门迄今人数最多的一支队伍。
这不只是一个值得记载的时代,更是一个值得评述的时代。在以纸媒为代表的传统媒体遭遇困境的当下,《浙江日报》以平均每天大于一个版的规模开辟理论评论版面、摆出包括3名博士在内的“十八罗汉”评论阵容,组成省级党报罕见的评论队伍建制,摆明了坚守舆论阵地的姿态、抢占话筒的决心。而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正是党报评论工作引导舆论、锻炼队伍、大显身手的最佳时机。
摆事实,讲道理,永远是评论工作最准确的姿势。然而前些年舆论生态的话语平台被各种喧嚣声所占领,外界一度发现主流的声音有些“失声”,主流的身影有些“缺失”,因而将其归咎为传统媒体人对新媒体传播方式过于陌生,实际上是高高在上的说理方式不接地气,是话语方式太过僵硬。说到底,是抢话筒的姿势太生硬。
党媒的评论完全可以好看起来。这是很多党媒评论工作者努力尝试并追求的一种话语境界、说理境界。
曾几何时,党报重理论、轻评论,一定程度上给外界造成了高高在上的刻板印象,归根到底是没把“天线”与“地气”对接起来,从而失去了评论工作的传导作用,影响了传播效果。用读者的话说,是不够“亲民”。
与之形成戏剧性反差的是,传统都市类媒体,往往把类似于十九大这样重要主题的评论工作,仅仅当成党报的任务,结果明明接着“地气”,却与“天线”隔着十万八千里,给外界造成了党报和都市类报纸“自说自话”的印象。由此,舆论阵地始终捏不成拳头,等同于将主流评论阵地的话语权,多多少少拱手让给了擅长设计议题、操控话题的自媒体。
我是2017年元旦起,从浙报集团所属《钱江晚报》调入《浙江日报》从事评论工作的。20多年的媒体从业经历,使我经历了都市类媒体评论到党报评论工作的体验。但是我不认为这种岗位的更新具有角色转换的意义,而是更倾向于将同属党管媒体下的都市类报纸评论与党报的评论,当成了与各种新媒体渠道没有本质区别的评论平台。在此之前,我希望通过实践将都市类报纸的评论视野拓展得更宽广一些,关注的点更加宏伟大气一些,占领舆论阵地的责任担负得更重一些。而今则更多地希望党报的评论生动活泼些,更接地气些,让更多的百姓读者觉得更加亲民一些。
从十八大到十九大,五年时间,媒体传播的生态变得很快。十八大召开时,我时任《钱江晚报》评论部主任。当时的《钱江晚报》作为都市类媒体,评论版面也按常规套路做过。
然而十八大作为当时又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会议传递的政治信息、未来决策,与整个国家的命运、与百姓的命运休戚相关。当政治新风扑面而来,当一个可期可许的未来迎面向我们走来,我和我的同事都有一种按捺不住的话语冲动感。
从十八大召开期间,到十八大之后,我们设计了将“天线”连接“地气”的众多评述议题,并在征得编委会同意之后,相继推出了20篇十八大原创专题评论,打破了都市类报纸传统上自行设置的、一般不评述重大政治话题的评论“禁区”,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与传播。其中《我们期待什么样的小康社会》《我们期待什么样的翻一番》《公平正义,灿若阳光》《我们期待怎样的“美丽中国”》《我们期待怎样的文化强国》《我们期待怎样的政治清明》等6个十八大报告评论专版,以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为主题,每个专版由三至四篇既相互关联、又层次分明的单篇评论所组成,将百姓期待、对于历史的批判性与对未来的建设性意见,呈现在宏大政治话题的评论之中,改变了媒体评论处理类似主题时漫灌式的话语方式,同时又将“中国梦”“打铁还须自身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政治决策与决心,以接地气的方式传递到了百姓读者面前,使得都市类报纸从舆论阵地“抢话筒”的姿势,进入了如何更好地“握话筒”的姿势调整。如今五年之后再看这些评论,依然因为明显区别于一些媒体在宣传这些主题时惯用的空话、套话,而具有新鲜、生动的特征,依然具有可读性及保存价值。
五年之后,十九大这样高大上的主题评论,党报可不可以做得好看起来?回答是肯定的。
空洞的赞歌不可能激发阅读的“喜感”。好看的评论是一种境界。它不只是话语方式的转变,最重要的是在议题的设计中,将党性与人民性做到高度统一。这是评论工作者连接“天线”与“地气”的传播功夫。
《浙江日报》十九大评论规划,内容上,充分体现了计划性与随机性相结合,高大上与亲民性相融合,政治性与社会性相契合,努力让读者在盛会当下读出由衷的“喜感”。
浙江是一块改革开放的沃土,也是一块有着特殊历史背景的创新实践地。“八八战略”“腾笼换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重大的决策与理念,起源并实践于浙江。《浙江日报》的十九大评论,紧紧围绕***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展开,从9月份起,就在各个传播渠道铺开评述。先期推出的《腾笼换鸟,凤凰涅槃》,通过摆事实,从2004年***同志在浙江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痛下决心,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精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论述了10多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为全国经济转型发展贡献的浙江实践、浙江素材和浙江经验,使得宏大主题与浙江地气做到了无缝对接。
《大数据助推“最多跑一次”》,更是在评论中直接点明了“浙江范儿”。大数据是浙江企业阿里巴巴的科技资源。“最多跑一次”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推进新一轮改革的重大举措。浙江把大数据引入政府服务领域,是智慧政府建设的有效路径,也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要求。这是浙江的老百姓感受深刻的两个概念。评论将两个概念在浙江的融合、浙江的实践,摆到十九大系列评论中,把以往读者视作空对空的赞美,用百姓触手已及的事实来呈现,使得评论充满了说服力。
同样,《浙江走在前列的经验和启示》《勇担新使命,创造新样本》《来自民营经济大省的理性思考》等命题,都将在十九大系列评论中充分展示浙江属性,给浙江的读者带来“喜感”。读者在这些评论中,能够通过切身感受,触摸到十九大实实在在的政治脉动。
好看的评论除了“喜感”,也有“快感”。值得一提的是,《浙江日报》的十九大评论,“规定动作”与“计划动作”之外,并无人为的设限与忌讳,充分体现了评论常态化的舆论自信。除了《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成为版面上的评论标题、《断章取义不可取》对于打假人将《小小自然书》举报到工商部门的犀利批评、《宜将剩勇追穷寇》对于浙江追逃追赃的密鼓紧催,关于良渚文化正式进入中学生《中国历史教材》的评论《进教材是对良渚文化的再确认》、解码之江实验室的评论《补充创新短板的重大举措》、对浙江教育部门将中医药列入五年级小学必修课程提出不同意见的《中医进小学生课堂,这只“螃蟹”不好吃》等评论文章,都抓住了最新最近的新闻事件,及时展开评说,并且因为接地气、讲道理,而在迎接十九大系列评论中并无违和感。
赞美的另一层意义在于,评述者同时准确到位地运用好了批评的自由。事实证明,即便在党报迎十九大的海量评论中,恰到好处的监督性评论,不仅不是“禁区”、不是读者不能接受的“败笔”,反而是党报评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的、适当的监督性评论,在十九大主题评论中反而因为其具有战斗力,更好地起到了建设性的作用,传递了党的舆论工作的自信、淡定与从容,使得相对刻板的严肃性理论与评论,更具有系统性、客观性。这些貌似突破“禁区”的实践,对于党媒今后更好地把握舆论导向、控制主流舆论阵地,是有开拓创新意义的。这是受众阅读“快感”中的一“快”。
与此同时,《浙江日报》在十九大评论规划中,在形式上,理论与评论并进,深邃与平实齐论。在布局上,网络端、手机客户端、报纸版面、理论和评论两个微信公众号全端推送,构成了评论理论的全媒体矩阵,在舆论阵地的规模效应上拉开战线、先声夺人,在时间效应上,给受众提供了“快感”中的速度之快。“十八罗汉”,每天至少10篇以上原创评论文章在全媒体渠道滚动推送,刷新了受众的视线,也刷新了党报原创评论的数量与质量。让评论“好看”,让受众“快看”,评论抵达受众的效果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呈现。
这是一个很容易以站队的姿势评判人群、以标签的定位来划分类别的时代。身在舆论风口浪尖上的评论人,自然不能避免这样的被站队、被标签。
从都市报的评论员,到党报的评论员,虽然三观没变、风格不变,但总有人觉得你角色变了。有人问我在评论时事过程中有没有一种需要适应、有点“挣扎”的感觉,其实这个疑问不是对评论人本身有怀疑,而是对党报的评论形态有偏见。而恰恰在这一点上,《浙江日报》开放式的评论并没有给评论员设置特别的门槛。相反,上至中央决策、下至社会万象,每天的热点事件、热点话题都在浙报评论的滚动推送中。浙报评论构建的是一个敢于亮观点、论是非,不吝赞美、不惧批判的舆论担当角色。
《“孙连成”这个锅,杭州公交背得冤》,是浙报评论体现这个角色担当的一例。今年6月初,一组“杭州服务窗口离地1.7米高”的照片刷屏网络,照片显示,位于杭州闹市区的一处公交站,几名乘客踩在窗口摆放的长条凳上,与窗口内的公交服务人员交流。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热播之后、全国各地搜罗类似于剧中光明区信访办窗口曝光之际,杭州公交公司在这个公交站点设置的窗口,一时间被嘲讽为具有只有姚明才能敢说“我能”的高度。
这篇评论并未在挟《人民的名义》的舆论之气中做鸵鸟,也没有回避为当地职能部门打抱不平而可能带来的公信力质疑,而是从事实出发,通过探明事实真相,还原各种背景,对杭州公交公司提出更加人性化服务要求的同时,矛头直指当地一家权威媒体公众号为吸引眼球,以“人民的名义”咄咄逼人,让已经尽心尽力的杭州公交公司莫名其妙地背上了“孙连成”的黑锅。这篇评论由于观点鲜明、敢赞敢批,不仅立即扭转了舆论发酵趋势,而且促成了职能部门与市民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得原有的服务窗口得到了改善与提升。
《中国留学生演讲引发爱国大讨论——不卑不亢的赞美与批评才有意义》,是《浙江日报》对中国留学生杨同学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演讲风波的一篇评述文章。评论亮明这样一个观点:若赞美是自由,则批评须据实。中国人不反感同胞对于美国大气环境基于事实的赞美,同样也不排斥对于中国在空气质量问题上出于客观的批评。客观真实、不卑不亢,这是这次爱国讨论中,人们对于杨同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对于中国人走遍天下时应有的姿势诉求。评论指出:出门在外,人格与国格是撇不开的一层关系。你站得有多直,就立得有多正。你内心有多扭曲,身后的祖国就有多走样。
《浙江日报》的评论品质也是如此。因此,《浙江日报》日常评论中类似的文章比比皆是。批评国内网友妄自菲薄、赞美中国经济腾飞的《美国专家的夜间灯光地图不是忽悠中国》,批评网红到法国戛纳电影节穿着中国国旗装蹭红地毯的评论《网红走红毯,不配这身国旗装》,警告不法投机者在雄安新区炒作楼盘的《绝不能让雄安成为投机者的“白纸”》,警示整个社会、包括政府决策部门认清创新与炒作的《巴铁“民族骄傲”沦为一堆废铁,谁丢人现眼》,还有骗遍中国的某女神医事件、青岛为暴走团让道草草收场事件等等,这些评论都坚持了党报在热点事件不“缺失”、不“失声”的主动介入姿势,也坚持了“客观真实、不卑不亢”的评论原则,使得党报评论的高大上与接地气浑然一体,也使得党报占领的这块舆论主阵地,成为受众心目中随时可以产生共鸣的一块思想高地。
评论工作的实践让我体会到,不论是党报还是都市报,不论是都市报的评论员还是党报的评论员,以公信力为特质的舆论传播,是没有本质区别的。有的只是主动担当的姿势差异,只有把评论做大还是做小的情怀与格局的差异。评论的意义在于在各种纷扰的声音中,表达并传递正确的三观与判断。它不是一份码字的工作,不是空洞说教的“教师爷”,不是要么选择赞美、要么选择批判的一个表演角色,而是呈现正确的三观,展示思想的力度。
一个媒体也好,一个评论员也好,评论公信力的构建不是单一姿势、单一的队形能够达成的,而是在于舆论阵地上不卑不亢的站立姿势,在于守护阵地的拿话筒姿势。不吝赞美、不惧批判,评论的话语才有质地。否则只是一堆文字而已。
(作者是浙江日报评论员)
编 辑 文璐 wenlu@xinhua.org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