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北京人》中的“把”字句研究

时间:2024-05-08

摘 要:本文根据VP结构对《北京人》中的“把”字句进行了分类考察,并予以语义层面和句式变换的分析。“把”字句中状语多数出现在“把”字前,但也可以出现在“把”字后。同时,通过对语篇中“把”字句的句式义、使用环境以及与“将”字句的比较,还探讨了“把”字句与处置范畴的关系。

关键词:《北京人》 “把”字句 结构类型 状语位置 处置范畴

现代汉语中的“把”字句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存在的争议问题也很多。审视这种句式最好的方式是挖掘分析真实的语料。《北京人》是著名剧作家曹禺于1940年秋冬所作的剧作。这部话剧对日常生活给予了关注,使用的语言有着较为浓厚的口语特色,是研究现代汉语口语较为合适的语料来源。

一、“把”字句的构成类型

《北京人》中出现的144例“把”字句都可以进入“把+NP+VP”格式,但其VP的内部结构不同。无论是句式语义还是主语和“把”宾语语义角色的分析都要以VP为支点进行。本文根据VP对“把”字句划分了次类,并分析句内成分的深层语义关系及相关句式的转换。

(一)VP是光杆动词

(1)把东西放下,放下!

这类“把”字句的动词是光杆的,且基本上是双音节的动补式。这些句子可以改写成“V+O”。这类句子用“把”字句强调了对宾语的处置性,简短明了,在口语中较常使用。

(二)VP是动词重叠式

(2)我就把从前带到曾家的首饰翻了翻,……

动词部分是动词加“了”的重叠式,表示动作的短暂性和尝试性,“了”可以省略。

(三)VP是状中结构

(3)匆忙地把手一伸

“一”在这作状语指向后边的V。“把”的宾语也是V的受事,这类句子也可以改写成“V+O”的格式。

(四)VP是动补结构

(4)把衣服换了,……

(5)……,送个名片就把他们押起来。

(6)怜惜地把手放在她微微在抽动着的肩上。

补语是动态助词、趋向动词的“把”字句可以改写成“V+O”或“V+补语+O”的格式。前者是对宾语施加一个单纯的动作或影响,后者则标明动作方向、结果或动作使受事产生的状态。

介宾短语表示处所,这类“把”字句中基本都有将要位移的物体(“把”字的宾语)、外力(V)、物体所移至的终点或方向(V的补语)。这类“把”字句共37例,有32例是物理空间层面的位移,占86.49%,表示心里空间层面的位移和社会空间层面的位移各有两例,人体空间层面的位移只有1例。这些句子都不能转换成“V+补语+O”和“V+O+补语”的格式。

(五)VP是动宾结构

(7)你就把你所有的钱都给他了?

“给”只接在使用上有限制的东西。如“光给钱、给物是解决不了贫穷的根本问题的”,“给钱”是句子的主语。而“给”后加对象的用法则较为常见。所以当两受事共存于一个句子时,便可用“把”将所给的东西提前或者把所给的东西置于对象之后。

上面的VP类型,其内部的主要成分都是不能省略成分的。以下类别的VP内部则可以省略,这些“把”字句从属于上面的类型。

(8)瑞贞也把重孙子给您生下来,……

这类“把”字句中的“给”是介词,引进VP的受益者或受害者。“把”的宾语则是VP的受事。这类格式都可以将宾语后移进行改写。

(9)不知怎么,姑爹又把自己给说出来了,……

这类“把”字句中,“给”是助词,用于主动句,具有口语风格。“给”的存在使句子的处置义更为强烈。

(10)愫方把皓扶在一个地方倚着,……

根据事件语义学的观点,“把”字句表述一个事件(event),它之后还可以连接其它事件,两事件之间有成分共享,后面事件的施事、受事、位置都可共享“把”字句的成分。如例(10)。

二、“把”字句中状语的位置

一般认为,“把”的宾语跟相关的动词应该尽量靠近,特别是否定副词和助动词作状语时,不宜放在“把”字后,而应置于“把”字之前。在我们的统计中,状语直接出现在“把”字之前的有62例,出现在“把”字宾语和动词之间的有17例,前者是后者的三倍多。对于否定副词和助动词作状语的情况,有7例在“把”字之前,只有1例在“把”字宾语和动词之间(如“真是太把人不放在眼里了!”)。所以“把”字句中的状语(尤其是否定副词和助动词作状语时)还是以在“把”字之前为常见,但也可以出现在“把”字之后。

(11)瑞贞把藤箱轻轻放在另外一张小桌上,……

(12)轻轻把小柱儿的手按下。

(13)把皓又扶到沙发那边,忙对瑞贞。

(14)文清又把一个宜兴泥的水罐放在炉上,……

一般状语与离它最近的成分发生关系,所以有时状语(如指范围的状语)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思也就不同,但也有很多(特别是指向动词的状语)出现的位置就较为灵活,在“把”字前后均可,不会造成句义的不同。

三、“把”字句与处置范畴

王力(1980)将“把”字句定义为“处置式”,也提到在近代处置式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处置的范围。如“他把老伴死了。”这句话表示的是一种不幸或不愉快的事情,而非处置义。但现代汉语中“把”字句的主要作用是表示处置,《北京人》中144例“把”字句基本都是处置式。“抓住一种结构的主要作用来给他一个名称是合理的”①,所以可以用处置式命名“把”字句。

篇章语用学认为,一定的场景对语言变体的选择有制约作用,篇章是一个置于众多场景参数之下的开放体系。人们之所以很自然地就使用了“把”字句在于“把”字句具有较鲜明的处置性和强调的表义作用。当交际中想要强调受事或动作的结果、状态时,往往就会说出或写出“把”字句。

“将”字句和“把”字句同属处置式,但《北京人》中没有一例“将”字句,这是处置式发展到今天的一大特点。处置式最早出现在唐代,当时“将”字句使用得更多些。在语言的演化中,“将”字句和“把”字句之间发生了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

在成书于明朝末年的《拍案惊奇》中,“将字句”和“把”字句的数量之比是1:1.922,明末清初的《醒世姻缘传》中二者的比例变成了1:3.274,《红楼梦》中是1:1.51,而到了19世纪的《儿女英雄传》二者的比例是1:57.28。②

由此可以看到一个大的趋势,即“将”字句在与“把”字句的竞争中逐渐败下阵来。《红楼梦》中的“将”字句和“把”字句的比例与前边两书相比有所提高,因为根据徐阳春(2003)统计,前80回中,“把”字句共614例,“将”字句603例,而后40回中,“把”字句407例,“将”283例,二者之比为1:0.695。可见,在高鹗后续的40回中,“将”字句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北京人》中无一例“将”字句,这正反映在了现代汉语口语对于处置式的表达,“把”字句已全面取代“将”字句,后者只出现在书面语里了。

注 释:

①见王力《汉语史稿》第409页脚注②。

②以上数据引自几位学者对“把”字句进行专书研究的论文,详细篇目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曹禺.北京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2]彭小玲.《拍案惊奇》“把”字句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第20卷增刊).

[3]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徐阳春.复杂与特殊“把”字句语义结构及语用功能——《金瓶梅》《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把”字句例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3).

[5]张宝胜.《醒世姻缘传》中的“把”字句[J].中州学刊,1999,(4).

[6]郑杰.现代汉语“把”字句研究综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5).

(翟保军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10087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