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赵 悦
“观众朋友晚上好,今天是……”每天晚上七点整,那亲切的面容总是准时出现在荧屏上,那熟悉的嗓音总是回响在亿万观众的耳边。他的庄重、大方、不苟言笑的持重播音风格,牢牢地抓住了无数观众的心。他就是罗京,一个离我们远去,但是播音工作精神永在的新闻工作者。在我们悼念罗京的同时,也深深被罗京的播音风格以及他的播音工作态度所启迪着。
罗京是播音时代的一个标志,就像其他播音前辈一样,他有着自己独特的播音风格。罗京的播音可以用庄重、沉稳、大方等来形容,但究其内在的本质,也就是内核所在,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的播音风格,那就是——持重。这种播音风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在工作岗位中不断钻研,在实践的探索中形成的。那么罗京的播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启迪呢?
一、播音员、主持人是新闻传播者,更是党和政府的宣传员
新闻是传达国家、社会、人民大众等重要事件的一个重要渠道,所以担任这个任务的传播者的责任非常重大。那么播音员、主持人最重要的定位应该是宣传员。但是又不仅仅是宣传,更主要的是传播与宣传的有机结合。
齐越在他从事播音工作40周年座谈会上说:“是的,我读的是别人写的稿子。解放战争年代,我播读过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等撰写或修改的广播稿和捷报;建国后,我读的也是大量别人写的稿子,自己写的不过是有限的几篇。这些稿件内容反映的是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英雄业绩,我为此感到自豪。是的,我是个‘传声筒'。我传的是中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走向胜利的声音;我传的是人民和党政治上和谐一致的声音;我传的是中国共产党堂堂正正的真理之声。做这样的传声筒,我感到无比幸福和自豪!”
播音员、主持人是代表电台、电视台,更是代表党和政府讲话的,是党的“喉舌”。要客观地把握播音,要有坚定的态度。要体现出“新鲜感”“时代感”“分寸感”“表态感”,并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罗京在播音主持工作生涯中,对他是党的“喉舌”,他的播音代表了电视台、党和政府,甚至代表了国家这点深信不疑,并且也很好地做到了这点。
二、播音主持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有其独特的特点
播音具有创造性,它不是简单地按照标点的停顿来读,而是按照一定的符合视觉和听觉的规律来表达。播音不是在读字,而是在创作。这种创作的手段是声像性的,是通过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的结合而表现出来的。其创作规律是把文字稿件创作成适应于语言传播的方式表达给大家。既要有文字的信息,又要符合听觉、视觉的规律。对于不同的节目、稿件,要有不同的播音方式。比如宣读式、播报式、谈话类等等。方式要与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运用,不能用总是单一的一个模式套用在所有的节目中。《新闻联播》这个节目的要求以及它的定位是播报式的,所以罗京的持重风格在这里运用得恰到好处。罗京说过:“存在决定意识”,就是说你存在于什么样的环境,你便需要什么样的思想意识。从事新闻事业,必须要有一个观念,就是要理解我们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要了解存在决定意识。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站在这个角度去考虑问题,考虑你自己要说的话。不管是照本宣科地讲,还是自己想的,如果是自己想的,就更需要注意,否则你自己的观点或者其他的东西夹杂得太多,就容易出问题。按照我们的行话就是说:“脑子里要有政治。”不光是做新闻节目的脑子里要有政治,做文艺、体育等节目也都要明白这个道理。以前人们常讲“外交无小事”,我们讲“新闻无小事”,现在我们还可以讲“媒体无小事”。再小的事在这里也是大事。所以语言的作用不可低估。“内容决定形式”,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形式。《新闻联播》以政令、社论或党的方针政策等居多,相对来讲是比较严肃的,比较规整的,来不得半点马虎。稿子来了以后,一个字是一个字,其中的“的”“地”“得”都是不能动的。它是经过专家或相应部门进行了严格审定的,以播音员个人的能力根本不能改动。这种书面语言,就需要用正规庄重的,或者说用有些人认为的“死板”的语言去播。我们不可能把国家领导人的活动播得很随意,或者用那种很诙谐的、幽默的语言来播,那是不允许的。因为国家领导人的话本身就带有严肃性。相对来说,像文学的、艺术的、体育的或者少儿类的节目内容,就可以用那些比较灵活的方式。这并不是说播音员水平低,只会照稿子念,主持人水平高,可以在那里自我发挥,甚至还可以扮演。这是由节目内容决定的。内容变了,形式也就变了。所以说播音员、主持人无所谓高低的问题,只是内容与表达方式的不同而已。“实力决定效果”,明确了内容,确定了形式,业务能力将最终决定体现的效果。你对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何,了解得是否全面,对这种形式掌握得怎么样,自己的语言、声音、形象的综合把握能力,内部技巧和外部技巧运用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播出效果。因此,要研究自己所在岗位的语言运用的规律、特点,尽量发挥到极致,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只有创作和实践才会使播音不断地向前发展和进步,才能使播音更加适合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听众的需求。坚定的创作道路是十分重要的,但也要清楚地意识到,创作实践这条道路也是异常艰辛的。
三、播音员和主持人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声音是最基本的,播音发声总的要求是深、匀、通、活。要掌握呼吸的基本状态才能更好地运用胸腹式联合发声法进行播音。虽然呼和吸是一对矛盾体,但是在播音实践中,呼气则是主要的矛盾。在播音发声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呼气问题。呼气是关键,呼出的气流要保持一定的流速和流量,不能忽快忽慢,忽强忽弱的变化不定,而且呼出的气息要一气呵成。所谓的一气不是真正的“一口气”,而是要注意在呼气当中的节流,保持源源不断的气息。吸气要深、呼气要匀、声音要集中、气息要饱满、声音要能上能下富有弹性。不仅发声重要,情感也同样重要。解决情、声、气的关系不是一项孤立的任务,要“因情用气,以气托声,以声传情,情取其高,气取其深,声取其中。”气息深到一定程度,可以松弛,但是状态是积极的,这就是一种运动的状态。根据稿件的内容来进行气息的运动,才会使播音达到理性的效果。虚的声音,但是是实的状态。切忌不要见字生情,要使情、声、气三者有机的结合。实力决定效率,基本功扎实才能完成大量的超负荷的工作。在不断的实践中,基本功越扎实越会使播音效果达到最佳状态。虽然播音具有时效性和紧迫性,但是如果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即使在不同栏目、不同节目里也能运用自如。罗京正是因为具备了良好的、坚实的播音基础,才能在工作量大、最注重时效和紧迫性的新闻联播中,表现得如此优异。
四、播音作为一门语言艺术既具有继承性和借鉴性,又有语言本身的特点
张颂把播音的传统简单概括为五点:1.坚定的党性和党的政策性的立场,爱憎分明的、饱满的感情和特有的新闻敏感;2.和人民群众息息相通,热爱他们、关注他们,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经常深入生活,学习社会;3.苦练基本功,努力提高政治思想觉悟,不断学习科学文化,切实提高编播业务水平;4.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保证播出的高效率和高质量;5.团结协作,艰苦奋斗。
齐越把播音理论传统概括为三点:1.广播电视播音员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知心朋友,是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在话筒前(包括摄像机镜头前)工作的新闻工作者;2.播音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要有高度的创作觉悟、正确的创作道路、严肃的创作态度、饱满的创作热情、高超的表达技巧;3.播音具有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时代感、分寸感、亲切感的特点。
综合上述,继承和借鉴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发展的、创造的、连续的。因为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内容和声音的运用、感情的表达、体制的建设、机制的运行等都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罗京继承和创新了老一辈播音员的播音风格,从用声和表达上借鉴了电台的用声方法,更注重语言表达,并且借鉴了姊妹艺术——京剧,这对声音的表达更有帮助。罗京的持重、严肃认真的播音风格以及表达形式,不仅借鉴了老一辈播音员的经验,还具备了自己的独特特点。罗京说过:“不同的节目,不同的内容,需要不同的表达方式。即使在新闻联播里也是如此。注重客观,才能找到自己的道路。要有开放的心态,如果是其他节目我也完全可以用说的表达方式。表达姿态的运用是灵活的。”
五、播音员和主持人要非常注重配合和合作
一个好的栏目,不是靠一个人的努力实现的,而是这个节目组的人共同努力实现的。只有合作和相互配合才能把节目做得更好。罗京是一个非常注重配合和合作的人,他尽量帮助别人,注重编辑与播音员之间的配合和合作,注重和播音伙伴之间的配合和合作。海霞第一次上节目时问罗京:“您看,我衣服应该如何穿?”罗京说:“我配合你。”罗京这种不张扬、低调的做事风格,以及与工作伙伴间的配合和合作使得节目蒸蒸日上。这也说明了罗京确实是一个优秀的播音主持工作者。
六、注重培养新人和推广普通话
罗京一直都十分注重培养新人,尤其是注重教学与一线实践的结合。他不仅注重实践,注重播音后继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也关注着播音的发展,在播音的道路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与此同时,作为一名播音主持工作者,他还很好地起到了推广普通话的带头作用,为普通话的发展和传播做了表率作用。
罗京虽然走了,但他的工作精神、做人品格以及他的播音风格会深深地影响并且启迪我们。在广大播音主持工作者的努力下,未来的播音事业会更加蓬勃发展。
(赵悦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10073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