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 文/陈欣杰 刘嘉辉
从新华社的“一图读懂”看可视化新闻的应用
□ 文/陈欣杰 刘嘉辉
“一图读懂”是新华社继“动新闻”后在可视化新闻方面推出的又一亮点。本文以新华社“一图读懂”系列新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系列新闻选材、特点等进行分析,探索“一图读懂”式可视化新闻的应用。同时,提出了对“一图读懂”的几点思考,指出“一图读懂”在应用过程中也应注意报道深度等问题。
一图读懂 新闻信息 可视化 新华社
区别于传统的图片新闻,新华社的“一图读懂”利用图表、漫画、数据等相互结合的形式,运用视觉表征符号将新闻以一张长图的形式展现出来,成为媒介融合时期继“动新闻”后的又一亮点。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9月12日,在新华社客户端中检索“一图读懂”,可搜到“一图读懂”新闻202条,当中既包括新华社制作的“一图读懂”,也包括转载自各部委、机关单位等制作的“一图读懂”。其中,根据选题的不同,新华社制作的“一图读懂”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时事政治类
时政新闻是针对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主要发布国家的政策方针、地方性政策,但时政新闻在报道模式上易存在语言僵化、报道工作化、公式化等问题,很难吸引读者的注意力。[1]该类“一图读懂”主要围绕近期国内热点时事进行制作。以新华社2017年8月23日发布的《漫画︱一图读懂“金砖”那些事儿》为例,该“一图读懂”以长图漫画的形式为主要表现手法,将金砖国家拟人化,重点介绍“BRICS”由来、截至目前所取得的成绩等。区别于其他“一图读懂”,该条“一图读懂”不渲染颜色,以简笔画勾勒,截至2017年9月12日浏览量达269135次。再如新华社2017年5月18日发布的《一图读懂︱“挖掘机指数”透视“一带一路”》,该“一图读懂”以彩色长图的形式给读者展示“一带一路”对中国经济转型以及世界互联互通产生的影响,图中除文字外还加入一些发展数据。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为更形象生动展现2015年至2017年三年间“挖掘机指数”变化,图中加入了动图元素,让鲜活的中国地图“动”了起来。
(二)政策解读类
这类“一图读懂”与时事政治类“一图读懂”大致相同,但此类“一图读懂”更注重对近期国家出台的各类方针政策的深入解读,因而与时事政治类又有所区别。以新华社2017年9月5日发布的《一图读懂︱国歌法已获通过,这些知识你应该知道》为例,该“一图读懂”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国歌法进行解读,包括国歌的介绍、适用场合、奏唱注意事项、惩罚措施等,全图以红色与白色为主,截至2017年9月13日浏览量为356879次。
再如新华社2017年6月7日发布的《新华社独家︱一图读懂2017年该如何报考军校?》,该条“一图读懂”由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制作,以彩色长图的形式介绍国防生政策变化、可报考学校、高中毕业生报考指南、士兵学员报考攻略等内容,截至2017年9月13日浏览量达512047次。
(三)日常科普类
该类“一图读懂”选题紧紧围绕时令节气、传统节日等日常生活内容,选材更接地气。以新华社2017年8月6日发布的《一图读懂︱数据揭秘:立秋晚热死牛?靠谱吗!》为例,该“一图读懂”以民间说法“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引入,介绍人们判断立秋早晚的传统办法,利用北京、福州、广州等12座城市晚立秋、早立秋的气温对比以及六年的极端高温天气变化趋势图说明立秋时间早晚对气温的影响问题,得出立秋早晚对气温影响不大的结论,从而达到科普目的。
再以新华社2017年6月21日发布的《一图读懂︱夏至》为例,该“一图读懂”主要介绍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包括夏至的特点、夏至到来人们的关注点、夏至饮食须知等内容,利用直观简洁的形式达到科普的目的。
(一)用户思维融入
用户思维以用户为核心,强调用户主体地位,注重用户体验感受。[2]可视化新闻具有三方面特点:一是数据化打破了以文字为中心的单一叙事形式;二是直观性易于高效传播;三是对比性揭示相关性挖掘。[3]将用户思维融入新闻产品当中,新华社制作的“一图读懂”系列新闻符合可视化新闻的特点,在选题、制作、发布等过程中充分考虑用户体验感受。首先,在选题方面,新华社制作的“一图读懂”选题具有多样性,除了紧贴时事政治聚焦国内视野之外,还涉及国内民生领域,着力打造人们喜闻乐见的“一图读懂”。其次,制作过程中充分考虑用户体验,根据不同选题设计不同风格的“一图读懂”。以上文中提及的《漫画︱一图读懂“金砖”那些事儿》为例,利用拟人手法将金砖国家设定成漫画人物形象,漫画表现力强,同时加入“文科生注意了,开始划重点!”等话语让解读更接地气,适合大众阅读。再以《一图读懂︱夏至》为例,该图简洁大方,以荷花、荷叶构图,符合节气氛围,给读者清新脱俗之感。
(二)数据融入
数据(Data)是一些没有进行加工处理的符号或者孤立而没有进行说明的事实。[4]而将数据置于新闻报道中罗列数据、分析数据则让新闻报道更具说服力。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一图读懂︱“挖掘机指数”透视“一带一路”》外,新华社制作的“一图读懂”系列新闻融入数据的也不在少数。以2017年8月6日发布的《一图读懂︱中国观影变迁小记》为例,该“一图读懂”将中国十年城市院线观影人次、2007-2016年全国银幕数量走势、2007-2016年内地电影总票房等数据揉入图中,并制作曲线分析图、条状图等,数、图、文相结合的形式介绍了中国电影行业的变迁。
(三)灵活多变,应用广泛
新媒体发展迅猛的今天,“两微一端”成为主流媒体的标配,新华社制作的“一图读懂”系列新闻不仅应用于新华社客户端,同时也应用到新华社法人微博、新华社官方微信以及《新华每日电讯》当中。以新华社官方微信每日推送“早知天下事”为例,2017年8月期间,包含“一图读懂”的“早知天下事”有12条。由于每日“早知天下事”推文主要以最为简洁明了的形式给读者送去晨间报道,因此新华社对“一图读懂”做了适当调整,改变客户端原有“一图读懂”的长图风格,转而以短图、小图代替,从而符合“早知天下事”的版式布局。
同样进行了适当调整的还有《新华每日电讯》上的“一图读懂”。作为每日出版的日报,《新华每日电讯》通常以八个版面为主,根据版面安排不同有时增至十六个版面。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不同,传统报纸版面受到严格约束,由于报纸版面有限,往往在排版过程中会考虑选用占据版面少的优质图片,从而高效合理地分配版面资源。倘若照搬照抄客户端“一图读懂”的长图模式,则会造成版面资源浪费,文字报道大幅减少的问题。此外,报纸彩印成本较高,因而并非每个版面都会采用彩色打印。《新华每日电讯》上的“一图读懂”根据版面等实际情况将“一图读懂”进行适当调整,首先在图片大小方面,采取与“早知天下事”同样的处理方式,尽可能缩短图片尺寸。其次,在设计方面,采用色差较大的颜色,避免在黑白打印过程中由于色差小造成图片内容模糊的问题。
新华社客户端发布的《一图读懂︱国歌法已获通过,这些知识你应该知道》截屏。
“一图读懂”归根结底是图像意义与视觉表达的有机结合。图像意义/视觉表达是人与人之间利用“看”的形式、通过视觉语言所进行的交流与传播方式,不管怎样的视觉页面,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视觉传达。[5]“一图读懂”应用到新闻当中体现了可视化新闻在新环境下的又一变化,是媒介融合时代下的又一产物。不得不承认,“一图读懂”摒弃了以往单纯文字报道的枯燥形式,同时又区别于传统的图片新闻,能够在视觉上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增添阅读兴趣。论其创新性与可读性,“一图读懂”固然值得各大主流媒体借鉴使用,但仍需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一图读懂”形式为“图”,关键在“读”,重心仍应放在内容方面。虽然“一图读懂”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文字在报道中的主体地位,但倘若过于追求“图”而丢失了内容,则将出现无内容可“读”,无内容好“读”的现象。简言之,“一图读懂”选题应有可读性,不能泛泛而读。
其次,数据的融入绝非意味着数据的单纯罗列。在“一图读懂”中,巧用数据能增加说服力,但是单纯罗列数据则易造成视觉疲劳,甚至让读者读起来一头雾水。因此,“一图读懂”中的数据解读不可忽视。
再者,“一图读懂”的风格设置、版面设计须紧扣主题内容,严肃的时政类选题不宜采用过于花哨随意的版式风格,日常生活类的选题则应避免乏味单调的设计。总而言之,看似简单的“一图读懂”实则在选题、构思、设计、制作等方面的要求颇高,因而各大主流媒体在借鉴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只有经过反复尝试,才能打造出质量高、受读者喜欢且广为传播的“一图读懂”。
【注释】
[1]彭肇一. 大数据时代时政新闻的可视化——以两会新闻报道为例[J]. 青年记者, 2017(03):58-59.
[2]黄楚新,彭韵佳. 内容仍是媒体竞争力的不二法门——2016年内容生产创新之举[J]. 新闻与写作, 2016(12):16-19.
[3]陆芬. 可视化新闻传播特点及操作策略[J]. 中国报业,2017(09):56-57.
[4]周宁,陈勇跃等. 知识可视化与信息可视化比较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7(02):178-181+255.
[5] 韩丛耀. 视觉传播刍议[J]. 中国出版, 2010(20):36-39.
(作者分别是人民邮电报记者,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qq.com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