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别让孩子产生无助感

时间:2024-05-08

■吕雪萱

心理学上有一项著名的理论,称为“习得性无助”。这是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所做的一项实验。

他把一只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鸣器一响,就给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狗因为逃不了,就在笼子里狂奔,惊恐哀叫。如此反复多次后,当蜂鸣器再次响起时,狗便不再狂奔或寻找逃走的机会了,只是趴在地上无助哀叫;最后,即便实验者在电击前把笼门打开,狗也不会选择逃跑,甚至没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地呻吟、颤抖。

透过这个实验,塞利格曼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概念——“习得性无助”。意为人们在先前的经历中,发现努力很久却始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于是便形成一种“自己的行为无法改变结果”,并因此对现实感到无望和无可奈何的消极心理状态;即使之后置身于有机会改变结果的新环境中,也不再选择尝试。

在我的教学经验中,也确实印证了这样的理论。

曾经有一个孩子,每次听到要上语文课时总是意兴阑珊,因为之前的语文课让他有不好的体验,包括死背课文、反复抄写、考试……哪怕我现在的语文课或作文课,已经融入许多有趣、有创意的语文小活动,他也提不起兴趣。

以我侄儿来说,他今年一岁多,平常最喜欢和我一同玩耍了。有一次,我跟他玩磁铁游戏,一开始他还兴致高昂地试图想抓住磁铁,但几次都抓不到后,慢慢他就放弃了,任凭我试着用更简单的方法和他玩,他却压根不想再碰了。最后,他宁愿自己玩其他的玩具,也不再和我互动了。这不正是上述的实验结果吗?

“习得性无助”,有时候就是一种恶性循环。一个人被动消极,获得成就的可能性就愈低,同时会进一步强化“我做不到”的信念。因此我常告诉家长,我们身为父母、师长,有时需要适时地“装傻”,以提升孩子的“信心”。

例如:有时我会故意答错题目,让孩子有机会帮我解答,让他们藉此得到成就感。如果每个题目都是由老师来解题,孩子因为没有参与感,就会逐渐失去注意力,最后失去学习兴致。这也就是为什么提倡“自主行动、自学、自发”,为的就是让孩子取得学习的主导权。

有时候,我也会希望家长能多给予孩子正增强,作为进步的动力。例如,当孩子这次完成了一项任务,就可以答应他某个条件,如此一来,他就会因为这个条件,驱使自己做得更好。这里的条件未必是物质的,可以是精神的、无形的,例如:说他很棒、给予抱抱、多到户外一个小时等等。

我也喜欢经常给孩子制造微小的成功经验,让他们可以感受到达成目标的小确幸;又或者营造出友善平和的学习氛围、避免消极悲观的心态、给予多元探索的潜能开发机会,这些都有助于孩子的信心与成长。

诗人里尔克说:“所谓的命运,是由我们的内心走出来的,而非等它朝我们走来。”孩子走不出内心的框架与先前失败的阴影,因而产生“习得性无助”,身为师长的我们,应尽可能协助他们主动走出框架,朝着目标与喜爱的生活前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