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怀来县沙城第四中学 陈继合
1994 年大学毕业后,我在怀来县南水泉中学开始了从教第一课。这里曾经是叶圣陶先生听过课的地方,让人心驰神往。新任校长是高中时的班主任李进富老师,工作、生活自然倍受关怀。我是怀着“给予学生自我成长空间”的朴素理念走上讲台的,入轨还算顺利。一个月后,就有点儿放得开而收不拢了,被迫换成“金刚怒目”,班级纪律好转了,但师生关系疏远了,不亲其师,焉信其道?后来,我苦苦思索教书育人的内涵,有步骤引导学生,境况才逐渐好转。
参加工作三个月,作校级语文公开课《皇帝的新装》,学生表演课本剧、熟悉教材内容的学法,引起了听课师生的极大兴趣,对于初出茅庐的我来说,这是最好的鼓励。接下来的日子,用笔交流,用课行走,久而弥笃。一年后,我被推荐参加全县青年教师观摩课活动,讲授《荔枝蜜》一课,课堂注重学法、融入美育的做法又被肯定。特别是自己中学时的语文老师李桂花也来听课指导,好让我激动。
两年里笔耕不辍,总觉得继续成长更难了,需要走出去见见世界。1996 年暑假,机会来了!作为学校语文教研组长,有幸到秦皇岛市参加第七届全国中语会年会,同行的有史震湖主任、教研员翟龙水老师和学校的李宽主任。连着几天听课、讲座、交流,语文界名家云集:宁鸿彬老师讲授《驿路梨花》,严谨细腻;67 岁的于漪老师谈体会,感人肺腑……在这美丽的海滨城市,我尽情地呼吸语文的空气。会场上怀着虔诚领悟,回旅店带着渴望请教,蓦然发现,语文的天空是那样高远。
学习结束了,震撼铭刻心底。这下算是体会了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知识圆圈说”,昨天还自以为是,今天就像刚刚走进课堂,陌生极了。想要感受语文,唯有只争朝夕。
从教第三年,参加全县评优课比赛,备战《枣核》一课。事非经过不知难,那是一分钟一分钟推进的几个月的炼狱啊。赛课现场,王旭红老师的老道,郭世旺老师的功底,姬宏利老师的才华让我折服——高人就在身边。幸亏三年里海吃恶补,教学相长,不然差距就更大了。评优课一等奖的证书来之不易,饱含着沉甸甸的祝福和鞭策。从教第五年,我负责学校教学工作,对课堂教学情有独钟,和校长一道提着椅子推门听课,尤其是针对年轻教师。探究课型,总结模式,举办全县实践课展示,鼓励老师们参加各类评优课、录像课比赛,有时也要亲自录制。抓住了课堂,教育教学质量自然就会提升。
2001 年,我调到刚刚成立的沙城第四中学,更多精力转入学校管理,但总也割舍不下课堂。年底,作全县复习观摩课《中考命题作文》,感觉效果并不理想,也许是课堂与管理难得兼顾。但我还是带头与任课教师同室办公,超工作量兼课。后来,又获得两次市级课一等奖,可惜是录像课,缺少现场作课的激情与创造。
每学期,学校集体备课轮课、教学汇报成为常态,走出去、请进来成了惯例,任用、考核干部也是首先看看能否上好课、带好班。2017 年底,我校邀请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特级教师肖培东来学校送教,县内外语文同仁和母校河北北方学院师生都来观摩,机会难得。零距离接触名家,肖培东老师“课比天大”的思想触动了我,我不失时机鼓动王社长现场主持,让原来的学生晓慧老师当下拜师,以便跟踪联系。而对于我自己来说,用课行走的念头更强烈了,课堂才是教师的主阵地啊!再次操刀,一改专攻语文为借用课堂诠释管理。当年,参加全市心理教育说课比赛,《七彩的初中生活》一课获特等奖,被推荐参加省级比赛。年底,参加全市健康教育评优课活动,与宣化二中八年级417 班学生探讨《科学饮食,健康成长》,师生融为一体,课下依依惜别后,我还要跟踪到食堂看看是否学为所用。享受课堂,才是教师真正的享受啊!
学无止境。后来,沙城第四中学携手沙城第三中学联合办学,资源共享,在教育部举办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双双被评为全市先进单位。
二十多年过去了,从常规教学到线上教学,从教书育人到教育管理,从单个中学到联盟学校,我始终把住课堂,也不时提示年轻教师,抓住课堂就把握住了成长的方向。
三尺讲台,用笔交流;用课行走,路在脚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