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常见误区及纠偏

时间:2024-05-08

陈芬

[摘 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出现一些教学误区。如教学目标片面、教学主体偏离、教学形式单一、评价机制简单等。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要严格按照课标要求,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要求,走出上述误区,做到教学目标全面、教学主体得当、教学形式丰富、教学评价灵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误区;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学形式;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36-0017-03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促使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前沿阵地,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必经途径。在新形势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要结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要求,不断更新课堂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改进课堂教学方法,避免陷入教学目标片面、教学主体偏离、教学形式单一、评价机制简单等常见误区,从而真正为学生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一、走出教学目标片面误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育人,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新乐章。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教学实践中,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师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过于注重理论传授,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导致课堂教学目标片面。具体表现为注重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落实,导致课堂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的综合素养难以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以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中的“环境污染大搜索”为例来说明。如果按照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就会直接告诉学生,身边常见的污染类型有哪些,如何减少这些污染等。少数教师可能会采用小组讨论法,先组织学生讨论,再在讨论基础上进行补充、归纳、小结,从而完成这一目内容的教学任务。这样教学,学生只是达成了知识目标,没有展开深入学习,对知识的掌握也比较片面。笔者用新课标理念解读这一目内容,明确了编者的意图。本目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学生分小组在课前进行实践调查,了解身边有哪些环境污染问题,填写教师事先设计的调查表;二是课堂分享,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课前调查的成果,并依照下列标准开展互评:调查的内容是否真实,调查的结论是否准确,解决的措施是否有效;三是归纳、提炼与升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知识窗”和“活动园”,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上升到国家层面:国家通过立法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这样,学生就能理解***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的真正含义。

这样的教学设计,一方面能深化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能使学生通过亲自参与调查一些环境污染问题,萌发保护环境的强烈情感意识。此外,教师还通过教材中的“知识窗”和“活动园”,使学生获得认识上的升华。当反思形成理性的认知,又回归实践时,学生既形成了观念,又发展了能力;既有知识的收获,又有能力的锻炼;既有过程的体验,又有情感态度的养成。这样,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的落实就水到渠成了。

二、走出教学主体偏离误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很多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往往是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种说教式、灌输式的教学,会导致学生丧失课堂主体地位,失去应有的活力,导致道德与法治课堂尽是空洞的说教,很难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更遑论将这些知识融入实际生活中。

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做到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课堂设计以学生为主,情感体验以学生为主。比如,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合理消费》“那些我想要的东西”时,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目标上,旨在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那些我想要的东西”。怎么处理呢?对学生提出的“那些我想要的东西”,教师站在成人的角度有自己的看法;学生受年齡、心理发展水平影响,也有自己的看法。两种看法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当二者产生矛盾时,教师该怎么做?教材中在课堂导入环节设计了一张“心愿卡”。在填写这张“心愿卡”时,学生根据亲身经历和心理需求,可能会在“我想要的”一栏写上一些价格昂贵、实用性不强的玩具,还可能会写上枪、刀等危险物品;在“理由”一栏写上一些任性、不合理的理由。那么,教师如何化解这种认知冲突呢?“以学生为主”的观念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真实体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虽然不能完全按照学生的真实想法来处理“那些我想要的东西”,但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视角,用“学生化”的语言来处理问题。这样才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

在“为谁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上,很多教师只注重“教什么”,而没有认真研究“为谁教”。“以学生为主”的观念要求教师一定要为学生而教,要将学生作为备课时的重要研究内容。课堂上,教师眼中要有学生,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有多高的参与度,获得了多大发展,最近发展区有没有得到优化等。可以说,在“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下,学生的发展程度是检验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准。

三、走出教学形式单一误区,丰富课堂教学素材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仍然存在着“教教材”的现象。教师照着教材念,在教材中找重点句子,先指导学生画上记号,再让学生朗读、背诵这些画了记号的重点句子,以应对考试。教师不会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不敢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个人生活和现实社会进行融合,导致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教师讲得无趣,学生听得乏味,课堂教学效果也只能反映在考试分数上。

事实上,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原型出发,经过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之后,又重新回归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因此,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不应局限在教室里,也不能局限在口头讨论上,而要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在无限延伸中,课堂教学形式也会变得丰富多彩。

如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毒品更危险”这一目,由三个“活动园”、一个“相关链接”和一个“阅读角”组成。活动一是关于禁毒的法律规定,活动二讲述了一个有关毒品的案例,活动三是参观禁毒展后的体会;“相关链接”介绍了法律规定的毒品有哪些;“阅读角”介绍了新型毒品的样态。如果按照简单高效的原则设计这一目的教学,活动一就可以采用讲授法,通过上网查询,告知学生我国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活动二、活动三采用讨论法,让学生了解毒品为什么是“‘危险的好奇”,以及说说参观毒品展后有什么体会;“相关链接”和“阅读角”采用阅读法,了解相关知识即可。这样“教教材”,虽然速度快,但很难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更遑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心灵上的共振了。通过认真研读教材,笔者发现,因为禁毒教育是学校必不可少的重要专题教育,所以这一目的教学内容虽看似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离得远,但与学校教育活动的联系却非常紧密。因此,教师可以打破教材对这一目的编排顺序,打破教学时空界限,以“活动化”的方式分散这一目的教学任务。如活动一、活动三,可以组织学生办一期禁毒教育专栏,把法律法规中有关禁毒的内容罗列出来,供学生学习;把参观禁毒教育专栏的体会写下来,并张贴出来,让学生全员参与、人人分享。“相关链接”和“阅读角”,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禁毒教育基地,这样即便遇到新型毒品,学生也能一看便知。对活动二,可以从教材中大胆舍弃,因为学生一旦认识到毒品及其危害,知道了我国法律对禁毒的详细规定后,对毒品的好奇自然就无从谈起。这样整合教材,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素材,走出了教学形式单一的误区,加深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其实,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素材也无非是个例子。教材中的例子具有太多的共性,太大的普适性。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在选择和使用这些例子时,要充分考虑班上学生的个性及学校所处地域的地方特色,要把眼光放开去,走出书本、走进生活,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出理论、走进实践,去找寻更多、更好的教学素材。

四、走出评价机制简单误区,全面提高教学效益

教学评价具有方向性和导向性,教学评价机制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好坏。教学评价方式很多,根据评价时间和所处阶段的不同,可分为即时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根据评价采用的工具不同,可分为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呈现的形式不同,可分为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和描述性评价;根据评价的主体不同,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如何灵活运用这些评价呢?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对象,甚至不同的场景,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还可以同时采用多种方式的重叠评价,以达到评价效益的最大化。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经常能看到两种习惯性评价方式,一是非对即错的是非型评价,如某个学生回答某个问题后,教师马上予以对或错的定性评价;二是通过纸笔测试,进行分数量化评价。仍以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毒品更危险”这一目为例,“相关链接”介绍了我国法律规定的毒品种类。五年级学生年龄尚小,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储备不足,判断能力欠缺。基于此,对法律规定的内容,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形成一个清晰的认知,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那么,哪些属于毒品呢?“相关链接”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的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对这个问题,教师必须依据法律规定进行非对即错的是非型评价,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就认定为毒品,法律规定外的如香烟,虽然对人的身心健康也有很大危害,但我们不能将它认定为毒品。对这类知识的评价,无论是口头回答还是书面的纸笔测试,都只能严格依据相关规定,不能凭主观意愿随意发挥。

又如,在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会宽容》“和而不同”这一目时,如何做到与不同的人友好相处呢?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正因为有不一样的你我他,所以才构成了这个充满差异、多姿多彩的世界。因此,我們应该以宽容的心态来包容身边不同的人和事。然而,受身心发展特点的限制,六年级学生还难以跨越“自我中心”的心理藩篱。因此,教材在这一目的“活动园”中,设计了以下案例:近日,班上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有些同学贬低别人的兴趣爱好,嘲笑他人的不同看法。有的人总想让别人处处与自己一样。要是别人与自己不同,心里就不舒服,看不惯别人的“不同”。有的人自以为是,以为只有自己的看法才是正确的,不能容纳不同的看法。针对这种情况,你们自己有什么看法呢?

有的学生回答:“别人与自己不同,反过来说,自己与别人也不同。因此,我们要换位思考,应该允许别人存在不同。”针对这个回答,教师可以这样评价:“换位思考这种方式,体现了辩证思维,能使我们思考问题更具全面性和发展性。”上述评价就是一种描述性评价。

随着核心素养时代的到来,新课标的要求逐步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中,“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要求逐步成为教师的基本教学规范。教师既要立足“评”来抓好课堂教学,让“评”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又要让课堂教学接受“评”的检验,让“评”成为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真正落实“教—学—评”一体化。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要抢占课堂教学目标这一制高点,明确课堂教学为谁服务这一基本方向,丰富课堂教学素材这一手段。教师既要立足课内,又要着眼课外,打破传统教学观念,走出应试教育误区,真正促使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教师要结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求,做到教学目标全面、教学主体得当、教学素材丰富、教学评价灵活,为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逐步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张国霖.对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点理解[J].基础教育,2020,17(6):1.

(责编 刘宇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