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实施整体教学,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

时间:2024-05-08

毛益俊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部分道德与法治课堂存在着教学内容过于琐碎、缺乏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整体引领和整体关注等问题。教师应着眼于教材单元整体,立足教材内容,确定整体教学目标,整合、选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整体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作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整体教学;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03-0034-03

立德树人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当前部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过于琐碎、缺乏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整体引领和整体关注等问题。碎片化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站在整体育人的高度,把道德与法治教学看作一个整体,注重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和统筹规划,设计具有较强逻辑性的教学活动,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

一、确定整体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对教学目标进行精准化、整体性设计,让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1.基于单元主题,确定整体教学目标

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遵循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教材中每个单元的内容看似独立存在,实则具有一定的规律。教师应整体分析各单元主题,把握教材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关系,了解课与课之间的关系,以此确定整体教学目标。例如,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主题为“我们的班级”,教材围绕单元主题编排了《我爱我们班》《班级生活有规则》《我是班级值日生》《装扮我们的教室》四篇课文。其中,《我爱我们班》重在激发学生的班级责任感,增加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班级生活有规则》重在让学生养成规则意识,遵守校纪班规;《我是班级值日生》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巧和责任意识,让学生明白如何当好一个值日生;《装扮我们的教室》重在引导学生在美化教室的过程中加深对班级的热爱。这四篇课文都是以培养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为目标进行组织编排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单元主题展开学习,从整体视角引导学生形成热爱班集体的认知。围绕单元主题设计整体教学目标,可以使学生对单元学习内容的感知更加深刻,学习效果得到提升。

2.统整相似主题,确定梯度教学目标

道德与法治教材在编排上具有螺旋上升的特点,即使是相似的主题与内容,因学生的学段不同,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也会有所不同。教师可把相同主题的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明确每一阶段的教学目标,这样能够让课堂教学的整体结构更加清晰。例如,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以“校园生活”为主题的单元在不同学段均有分布,但側重不同: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校园生活真快乐”为主题,编排了《我们的校园》《校园里的号令》《课间十分钟》《上课了》四篇与校园生活有关的课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我们的学校”为主题,编排了《说说我们的学校》《走近我们的老师》《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三篇课文。从内容上看,“校园生活”这一主题在不同学段的教材中按梯度目标呈现,从引导学生关心学校的号令、活动等走向关注校园以及在校园里工作的教师等。教学时,教师要从整体视角出发,明确每册教材的单元学习目标,使学生在梯度目标的引领下逐渐加深对校园生活的感受。

3.揣摩编排意图,细化落实教学目标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要回归生活,关注学生”,这就意味着教师不应囿于教材,而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教师应充分研读每单元、每课时的教学内容,制订出详细的教学目标,并适当调整教学顺序,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家是最温暖的地方”,教材编排了《父母多爱我》《爸爸妈妈在我心中》《家庭的记忆》三篇课文。由于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的家庭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特点,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一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细节中体会和发现父母之爱;二是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故事,体会父母的深情;三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这样细化教学目标,可以把教材的设计意图落到实处,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依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与落实,将一个个大目标转化为符合学生能力水平的学习目标,能够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实效。

二、基于教材整体内容,合理选用教学资源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除了教材资源,信息资源、自然资源和生活资源等都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素材。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各类教学资源的发掘与运用,为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1.信息资源的选用

合理运用信息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教师要依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处理。例如,教学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二年级上册《我们不乱扔》一课时,教师引入相关的信息资源,为学生播放公益广告视频:一个外出游玩的小女孩看到散落在路边的垃圾时,主动把垃圾捡起来放进垃圾桶。播放完视频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谈一谈在公共场所中见到过哪些讲卫生和不讲卫生的现象。课尾,教师再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内容和插图,说一说学了这一课以后收获了哪些知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信息资源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2.自然资源的选用

利用自然资源辅助教学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要注重对自然资源的收集与运用,通过资源对比、个案模拟、反复演练等方式,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助学优势,以达成最佳的教学效果。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四年级上册《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我国环境污染的图片资料。通过资料的查找,学生能够在课前了解到我国当前存在着土壤污染、水污染、森林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课堂上,教师先从我国当前环境污染的现象导入,引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经过比较分析后,对各种环境污染的现象进行分类,再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针对性的整治建议。像这样引导学生自主搜集并整合相关资料,可以让学生真切地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活的危害,帮助学生养成环保意识。

3.生活资源的选用

生活资源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来源和补充。把生活资源引入课堂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关注学生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道德、意识、情感等方面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安全护我成长”,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生命。学生对“安全”这一主题并不陌生,交通安全、居家安全、校园安全等是教师经常对学生强调的内容。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实际事例,谈谈在校园活动、户外活动等方面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再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说说应该如何爱护与珍惜自己的生命、遇到危险如何求助等。道德与法治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将生活资源和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对安全常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三、紧扣教材编排特点,整体设计教学活动

道德与法治教材在编排上具有关联性和逻辑性。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从教材编排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注重活动设计的整体性,使课堂教学活动层层递进,教学内容前后贯通,以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1.立足学习难点,整体设计教学活动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学习难点,结合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教材内容与教学材料进行整合,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二年级下册《小水滴的诉说》一课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小水滴的视角,诉说它在旅行中遭遇的不幸,让学生懂得要爱护和保护生命之源——水,激发学生爱惜水资源的情感。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对缺乏,部分学生只知道打开水龙头就可以用到水,不知道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也很少留心居民用水的情况。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水资源的珍贵是本课的学习难点。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故事说说自己的发现;再向学生展示世界地图,给学生讲述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淡水资源稀少等相关知识;然后组织开展“我是小小播报家”活动,让学生就小水滴遇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最后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出日常生活中可以实施的保护水资源的措施。这样教学,能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地球淡水资源的缺乏,懂得水的珍贵,从而产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养成爱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学情,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从学生的学习难点出发进行教学设计,以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搭建學习支架,整体设计教学活动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理解偏感性。基于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事件、生活化活动,对课堂教学进行整体设计,也可以借助故事、图片、表格等为学生搭建适切的学习支架,将课堂教学中的多个板块巧妙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加深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认知、领悟、内化和迁移。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四年级上册《变废为宝有妙招》一课的教学为例。这节课的知识目标为“认识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和再利用的意义”,能力目标是“学会有创意地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旨在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改变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生活方式。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出示美丽的自然环境的图片;再出示垃圾胡乱堆放的相关图片,让学生说一说看到这些现象有什么感受;接着,引导学生围绕“垃圾减量有妙招”“垃圾分类我能行”“变废为宝瞧我的”这三个主题展开讨论,让学生真正意识到随意堆放垃圾对人类生活的危害,从而能够从小事做起,减少垃圾的制造,学会给垃圾分类,重视资源的再利用。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搭建必要的学习支架,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清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3.关注单元逻辑,整体设计教学活动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单元中的每篇课文都有自己的逻辑线,或并列呈现,或逐渐递增,或先并列后综合,等等。教学时,教师可以依据教学需要,打破原有的教材编排和课时编排,创新教学逻辑线,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以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例如,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为“美好生活哪里来”,其中编排了《我们的衣食之源》《这些东西哪里来》《生活离不开他们》三篇课文。部分学生较少关注衣食住行的来源。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工农业生产者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还可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让学生知道自己吃的每一粒米都来之不易,进而养成节约粮食、尊重劳动的好习惯。教师从单元整体出发,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课时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使整个单元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教学过程简洁清晰,教学节奏紧凑有序,使单元整体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注重各类教学资源的整合运用,积极探索优化单元教学的方法,使学生乐于学习探究,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育人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晓青.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新策略[J].教育艺术,2022(5):58.

[2] 万冰茹.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J].吉林教育,2022(22):29-31.

[3] 毛伟娜.基于课程标准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新实践[J].中小学德育,2022(8):4.

[4] 张淑清.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施成效、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26):54-57.

(责编 韦於坊 杜 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