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理趣探寻:道德与法治项目式教学实践

时间:2024-05-08

龚敏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渗透理趣设计理念,教师可通过项目式教学进行创新组织,以优化教学程序,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小学生对理趣性学习活动比较感兴趣,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展开组织和调度,通过整合理趣资源、组织理趣活动、优化理趣训练、关注理趣拓展等策略,提升教学设计的适配性,从而提升教学训练价值。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理趣设计;项目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03-0031-03

所谓理趣,是指义理情趣、思理情致。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渗透理趣设计理念,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做好教材分析和发掘,搜集适合的内容,组织一些趣味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合作互动性学习。理趣设计与项目式教学相结合,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深化学生的感知与体验,促进学生学科认知的内化。

一、整合理趣资源,设计项目式教学方案

教材文本中有不少内容是学生比较关注的,如绘本故事、生活案例、社会新闻等,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许多关联。教师以项目式任务展开教学设计,可以为学生创造实践体验的机会。

1.发掘趣味内容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展开深入分析,为理趣活动设计提供参数。理趣不是指游戏、竞赛等内容,而是一些学生关注的道理,这些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教师深潜教材之中,展开深度发掘,能为项目式教学提供支持。

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上册《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时,因为学业压力的存在,很多学生并没有丰富的课余生活。对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并没有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情况,而是给出讨论话题“最想要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对理想的课余生活进行规划和展望。学生对这样的学习内容比较感兴趣,课堂讨论交流气氛十分热烈。“课余生活我最喜欢打篮球,跟小伙伴开展比赛活动。”“我最向往的课余生活是做手工作品,如装饰品、手工玩具、编织品、雕塑、泥塑等都是我的最爱。”从学生的交流中可以发现,学生对课余生活是非常渴望的,他们的想法也大多是积极向上的。教师的教学设计带有理趣特征,学生主动回馈,促进学科学习向纵深发展。

2.创设生活化任务

学生对趣味性、互动性、开放性、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有很高的参与热情。教师对教材进行全面分析,将相关内容和目标进行分解设计,提出完善的教学方案,可以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项目式学习具有任务性、活动性的特点,如果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带给学生多种感官的冲击,从而帮助学生矫正学习方向。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随时做出调整,以提升教学品质。

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上册《学会沟通交流》时,教师设计交流任务:“平时大家与同学、家长、老师交流得最多。这里有几个场景,仔细阅读相关材料,自行选定角色,进行现场展示,探究遇到这样的情况,该如何进行正确的表达。”学生对角色展示活动比较有兴趣,纷纷参与到任务讨论中。场景(1):老师来家访,家长不在家,你如何接待呢?场景(2):和妈妈上街买东西,妈妈要求你与商家交流,还要砍价,你如何应对?场景(3):表姐结婚,酒席上大家都说了祝福的话,你如何送祝福?这样的学习任务很有生活化气息,对学生的触动很大,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组织理趣活动,推动项目式教学进程

教师要想组织学生参与理趣性学习活动,就要做好设计和调度,适时传授给学生一些操作方法,给学生提供学习帮助。

1.精选理趣活动

道德与法治学科活动设计时,教师要注意提升活动的趣味性,增加一些看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讨论。如话题讨论、课堂辩论、知识竞答、案例讲述、情景再現、角色演绎、生活观察、社会调查、现场采访等都属于学科活动范畴,教师要做好优化设计,结合教学需要,引导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环节。

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上册《主动拒绝烟酒和毒品》时,教师设计生活案例搜集展示活动,要求学生深入到生活之中展开社会调查,搜集一些正面、反面的案例,在课堂小组内展示,为学科教学提供更多的素材。学生利用课前预习的机会,展开生活信息搜集。在课堂展示环节,学生展示搜集到的信息,为课堂教学提供典型案例,如“邻居家父子三人,都是喝酒、抽烟的人。因为有这些不良嗜好,加上不务正业,父亲和两个儿子都是单身。可见,烟酒害人不浅”等。教师组织学生对所搜集的案例展开深入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明白远离烟酒和毒品的原因。

2.传授操作方法

在学生进入学习活动之后,教师需要展开具体指导,或教给学生一些操作方法,或让学生进行学法交流,以确保活动顺利展开。如案例解析时,针对学生观察感知比较浅显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解读事件背后的内涵,建立有形认知;生活观察学习时,教师精选案例素材,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分析,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设计理趣性学习活动任务时,要考虑多种制约因素,进行多样化设计,确保活动顺利展开。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上册《协商决定班级事务》时,教师组织学生阅读相关内容,要求学生结合现实情况进行介绍,并设计项目式学习任务:“现场联系班主任,由班主任给出一些亟待讨论的班级事务内容,展开现场讨论,献计献策。”学生对连线活动比较感兴趣,任务确定后,教师先进行示范,提出自己的一些个性化观点,然后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如班级最近要参加学校的歌咏比赛,亟须解决合唱训练问题。面对这个任务,学生各抒己见,纷纷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的主张成立管理小组,以小组为核心分配任务;有的建议学习其他班级的做法,不断改进自己的训练方案。教师适时给予评价,引导学生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与改进,增强操作的可行性。

三、优化理趣训练,强化项目式教学体验

学科训练活动设计时,教师可进行延伸处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以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增强活动组织的效果。

1.利用多媒体手段

多媒体的助学作用不容忽视,教师在组织理趣性训练任务时,可适当利用多媒体,创造更多适合学生训练的机会。如网络交互、电子作业、信息搜集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形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准备更多理趣性学习任务,以提升训练效率。

教师设计一些趣味性学习活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上册《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主要介绍我国的地理情况,包含很多地理知识。课堂上,教师从竞赛角度展开教学:“深入阅读教材内容,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准备参与集体知识抢答活动,看看谁的表现最优秀。”学生对竞赛活动很感兴趣,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展开教学设计,使其都能够主动参与信息梳理、归结、记忆、讨论等环节,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信息,以及知识结构示意图,帮助学生更清晰地梳理课文内容。学生进入准备环节,展开互动交流,检查自己知识掌握的情况。一个简单的知识竞赛活动,将学生参与学科学习的主动性激活了。这样教学带有理趣性特点,也与项目式学习高度契合,为学生的深度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

2.延伸项目训练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仅要设计一些互动性、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还要对操作形式进行优化设计,如翻转课堂、远程教学的设计,可以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教师借助网络交互平台,适时布置一些训练任务,组织一些训练活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自行制作学习视频,将自己的学习探索情况用直播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的训练形式能够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学习体验。

教师在展开理趣性教学设计时,要对学生的生活认知基礎有一定把握,这有助于提升教学设计的适合性。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上册《中华民族一家亲》时,教师进行现场调查,让班级中的少数民族学生发言,介绍自身家庭的情况,特别是民族政策的落实情况。在互动环节,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要求学生进行仔细观察,说说照片的主题内容。这些照片都是表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内容,学生对这些照片都比较熟悉,自然能够主动展开介绍和讲解。教师鼓励学生讲述去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经历和见闻,学生反馈更为热烈。因为很多学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发言时都非常积极,讲述的内容也包含很多方面。教师进行合理梳理,引导学生展开重点回顾。学情调查、图片解读、见闻讲解等活动具有理趣性特征,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使教与学实现和谐发展。

四、关注理趣拓展,创新项目式教学实践

道德与法治学科和学生生活联系密切,教师如果在组织学生展开社会实践时出示一些项目式学习任务,能够对学生形成触动,确保项目式学习活动顺利推进。

1.开展生活实践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设计生活观察、案例搜集、课题研究、社会调查、自我反思等学习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学科认知。同时,这些活动带有项目属性,也有理趣特点,其应用价值极高。如生活观察活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对身边的案例也十分熟悉,对案例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也比较有感触,能够主动展开深度研究,在自主探究中建立生活实践认知。

学生都有生活经验积累,教师围绕学生的生活认知设计项目式学习活动任务,能获得良好的助学效果。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上册《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时,教师进行学情调查,让课外练习书法的学生介绍其训练情况,对书法种类、训练内容、书写要领等展开具体介绍。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鼓励学生讲述汉字的故事,或者编一些字谜,或者介绍造字方法。学生都有类似的生活经历,自然能够积极展示。教师的教学设计蕴含着丰富的理趣内容,学生回馈主动,能够获得较好的训练效果。学生有不同的生活经历,特别是参与书法训练的学生,对汉字的认识更为深刻,教师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2.组织项目式研究

理趣活动设计不能只关注一个“趣”字,还要注意追求一个“理”字。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课题研究任务,借助多种教辅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展开深入探索,以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在项目式学习任务中融入研究性内容,学生探索的主动性会更高,其组织效果也会更好。教师精选研究角度,引导学生解决各种问题,能够保证学科教学的顺利展开。

教师在设计研究性的项目式学习任务时,要对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进行客观评估,以提升任务设计的适合性。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上册《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的相关内容,并设计课外研究性任务:“中国古代有很多值得歌颂的科技巨人。课外展开信息搜集,选择一位你最敬佩的科学家,找到与其相关的鲜为人知的故事,或者是对相关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写出推荐理由或学习笔记,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学生对古代科学家有一些认知,但都不是很系统,教师设计研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都能主动回应,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在成果展示环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归结评价,肯定学生的研究和探索,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积极意义。项目式学习任务未必要运用专业知识,教师从学生的学力基础出发展开设计,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开学习探究,其训练效果十分显著。

道德与法治学科渗透理趣内容,利用项目式学习活动展开教学,能够给学生带来深度学习的机会。教师要把握好资源整合、情境设计、活动组织、训练设计等环节,引导学生在创造性学习中逐渐内化所学知识,从而提升学科教学的效率和品质。

[ 参 考 文 献 ]

[1] 张静娇.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探索[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2,38(1):47-48.

[2] 苏生.项目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探析[J].求知导刊,2021(19):10-12.

[3] 唐隽菁.让主体思维真正发生:小学道德与法治项目式学习例探[J].中小学德育,2020(11):52-56.

[4] 杨柳.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区域性探究[J].教师博览,2021(21):85-87.

[5] 焦建英,唐琼一,茅育青.小班化教师同步在线培训设计实施与问题反思: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浙派名师培养项目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2(8):22-25.

(责编 刘宇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