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张建华
[摘 要]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从整体的视角出发,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教学流程,给学生带来新的认知和体验,从而有效达成体育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单元教学;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3-0025-02
单元教学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形态,旨在将知识进行整合处理,使学生构建更完整的认知体系,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识,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从单元整体的视角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利用各种策略展开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要以单元为整体进行整合处理,调动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积极性,达到增强学生体魄的目的。
一、明晰单元目标,体现教学的方向性
精准制定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障。备课前,教师一般会将关注点放在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上,这是传统教学理念对教师产生的影响。然而,单纯地制定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很难为教学活动指明方向,导致学生的学习仍然停留在掌握技能上。因此,体育教师要从宏观视域上思考单元教学目标,对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完成单元教学目标的制定。
例如,教学《篮球》时,这一单元虽然包含诸多内容,但都与篮球有关,教师应从这一点出发进行备课。首先,将这一单元中的每一节课教学目标都罗列出来,这个任务量虽大,但操作简单。其次,对每一节课的内容展开深入分析,将教学目标相同的部分标注出来,进行集中式处理。如“篮球运球”这一内容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的运球兴趣,引导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形成运动能力;“篮球急停跳投”这一内容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急停跳投的相关技巧,在实践训练中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弹跳能力。通过这样的深入分析,单元教学目标初步显现出来。在每节课教学伊始,教师将目标展示出来,这样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方向,再参与体育训练会更加积极主动,获得好的训练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目标的制定都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因此,在制定单元教学目标时,教师既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展开思考,又要对学生的运动基础、兴趣爱好等有准确的把握。只有制定清晰明了的单元教学目标,才能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提升教和学的有效性。
二、整合单元内容,彰显教学的趣味性
每一节体育课的教学内容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能够锻炼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提升学生的综合运动素养。因此,教师要有探究意识和挖掘意识,将单元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处理,科学设计单元教学内容。设计教案时,教师可以适当融入上一节课或下一节课的内容,这样学生学习其他内容时不会感到吃力,也不容易产生排斥心理。
例如,教学《体操》时,这个单元的主题非常明确,学生必须要准确把握每个动作才能完成体操学习。为了让学生对每个体操动作有清晰的感知,教师在明确课时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教学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依次推进。这样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运动基础相契合,循序渐进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另外,设计教学时,教师可采用“一比二”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所谓的“一比二”,指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占比为一,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占比为二。这样学生在体育课上都能完成前后知识的衔接,不会因为学习了这节课的内容,而遗忘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因此,教师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明确学习思路,给学生思维以更好的指引。另外,影响教学内容选择、设计的因素是多元化的,如学校环境、学生体质和运动基础等,所以教师整合内容时要尽量让教学充满趣味,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训练之中。
三、突破单元模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由于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同,所以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为了简化教学流程,教师常根据自身经验设置固定的教学模式,如课前热身、教师示范、学生实践、归纳总结等,导致体育教学变得枯燥乏味,缺乏生机和活力,这显然不符合现代教学理念。体育教学同样涉及教法选择等问题,因此教师要从单元的视角出发,针对每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法,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例如,教学《足球》时,小学生非常喜欢足球这项运动,尤其是男生,而女生对足球的喜爱程度偏低。基于这一实际情况,教师将学生划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采用不同的授课模式。对于男生组,由于他们对足球运动的好奇心强,体力也相对充沛,能够完全投入训练中,所以教师选择教法时采用游戏活动的形式。即前半个小时,男生分组进行竞赛,剩下的时间,教师对存在的问题展开剖析并改进,下节课再进行竞赛,竞赛结束后继续点评、分析。对于女生组,由于她们对足球的兴趣较低,所以教师不以技巧、方法讲授为主,而是通过趣味性强的小故事,激发女生对足球的兴趣。只有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学生才会全神贯注、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积极尝试踢足球。教法选择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教学,优化教法,逐渐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运动发展规律,站在学生的视角设计教学,这样才能让教学充满趣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优化单元训练,注重教学的综合性
训练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具体实践时,教师不能单纯地对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训练,而要将其进行延伸处理,将整个单元都作为训练点的内容。这样才能增加训练的趣味、多元性,给学生带来更深刻的体验,获取最大化的运动效果。此外,教师可对同一教学内容设计两种不同的训练,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和需要进行选择,只要学生敢于尝试,设计的训练就成功了一半。
例如,教学《田径》时,这一单元包含的内容相对较多,既有跑、跳的训练,又有投掷的内容,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为设计训练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优化训练设计。如“跳”这一内容,教师设计一个传统跳绳、跳皮筋的游戏,同时设计“找蘑菇”(单脚跳)的游戏;“跑”这一内容,教师则让学生自行设计游戏,学生非常乐意,积极开动脑筋,师生共同参与游戏设计,最终选出两种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教学“投掷”这一内容时,则设置有趣味和挑战性的活动,即教师将每个训练活动标上序号,让学生抽签决定需要参与的训练,抽到相同序号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这样学生小组划分完成。在实践过程中,每个小组的训练、竞赛由相邻小组监督完成。这样设计既丰富了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很好地将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又检验了学生对运动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可谓一举多得。小学阶段,学生对运动充满兴趣,但男生和女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着手,有针对性地设置训练内容,通过多元化的运动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升学生的运动素养。
作为体育教学的设计者,教师要对单元教学的目标、内容、模式、训练等方面进行整合与优化,基于学生视角展开教学设计,使他们在综合性活动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责编 杜 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