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核心素养引领下的科学教学

时间:2024-05-08

许健

[摘 要]核心素养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础素养,它是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小学科学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结合二年级下册的《磁铁的吸力》教学案例,探讨基于游戏、基于体验、基于探究、基于创造的课堂活动,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科学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

[关键词]小学科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3-0078-02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作为小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利用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二年级下册的《磁铁的吸力》谈谈在核心素养引领下,如何上好科学课的策略。

一、 基于游戏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科学活动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在进行科学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富有趣味性、情境性和生活性的游戏环节,将教育目标隐藏在游戏活动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积极参与游戏,在快乐的活动中获取知识,更好地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磁铁的吸力》一课通过探索磁铁的性质,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初步意识到科学、技术和社会是有机结合的,利用科学知识可以帮助人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玩磁铁游戏引导学生探索磁铁的基本性质,同时也为本单元其他两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课堂上教师设计了游戏导入的环节,利用悬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先出示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往里面放入一枚一元硬币,让一名学生上台把杯子倒扣过来,杯子里的硬币随即掉落下来。然后教师开始表演魔术,把硬币放进杯子后把杯子倒扣过来,奇怪的是杯子里的硬币却似乎粘住了杯底,怎么抖动都不会掉下来。教师让学生猜一猜魔术的奥秘在哪儿。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中,教师揭示出谜底:原来秘密藏在老师戴的魔术手环上,手环的前面装了磁铁,靠磁铁的吸力把硬币吸在杯子底部。教师把魔术手环从手腕上解下来,直接给学生表演手环吸住杯底的硬币的过程,学生马上就恍然大悟了。

通过游戏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磁铁,学生对所学内容一下子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基于游戏的学习让学生立刻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出求知欲,点燃起思维火花,感受到学习科学知识的乐趣。

二、基于体验的活动,促使学生理性思考

科学课程是一个操作性较强的科目,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的习得只有在亲自体验中才能够不断提升,因此教师要创设体验的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索,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直观的经验,产生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

学习《磁铁的吸力》中,有学生把磁铁叫作吸铁石,教师纠正学生的说法“吸铁石的科学名称是‘磁铁”,又顺势提问:磁铁是不是只吸住铁做成的东西?金属做的物品都能被磁铁吸起来吗?在学生充满了好奇的目光中,教师拿出许多物品,介绍它们的构成材料,如剪刀是铁制品、钥匙是铜制品、易拉罐罐头是铝制品……让学生猜一猜:这些金属物品都能被磁铁吸起来吗?学生非常感兴趣,纷纷地猜测,教师让学生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学生纷纷想要用磁铁试一试,教师就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动手吸一吸,体验一下吸的结果,看看跟自己的预测是否一样。然后把能够被磁铁吸住的物体和不能够被磁铁吸住的物体分开摆放,想一想能被磁铁吸住的物体的材料有什么共同点?通过体验、观察、分析、质疑,学生逐步认识到磁铁能吸铁、镍等一类物体的性质。

低年级学生处于好奇心极强的阶段,而体验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迎合了小学生们的好奇心理,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在科学实验中的参与率。基于体验的学习,让学生获得思维的发展,促进了对科学学习的理性思考。

三、基于探究的活动,引领学生习得经验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科学探索,发现更多科学的奥秘。

例如在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研究磁铁时,教师给学生制定了探究的目标:用磁铁“接力”吸钢珠,统计一下一块磁铁能够“接力”吸几颗钢珠?用钉子怎么把吸在磁铁上的钢珠取下来?将磁铁慢慢靠近回形针,观察在几厘米的位置时,磁铁能吸住回形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在操作中认真观察,用画图的方式或简单的文字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然后开展比一比活动,看看谁能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哪一个小组的发现多。活动结束后,请各组及時整理好材料,全班汇报交流,师生共同探究磁铁的特性,总结出磁铁的磁性能传递、隔物吸铁、隔空吸铁等“秘密”。

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探究,引导学生边操作、边思考、边发现、边总结,感受探究的乐趣。学生独立自主的实践探究活动是科学学习的根本,也只有基于探究的学习,才能够习得更多的知识经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

四、基于创造的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抓住能够激发思维的训练点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展开发散性思维,在想象中激发创造力。

学习《磁铁的吸力》以后,学生对磁铁的性质已经有所了解,于是教师提问:利用磁铁的性质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磁铁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同时,教师设计了一道“难题”:老师干活时不小心把几个回形针掉进水杯中,不能弄脏手,也不想弄湿磁铁,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老师取出回形针吗?利用老师提供的有水的烧杯和回形针试一试。学生讨论后很快就想到了办法:利用磁铁“隔物吸铁”的性质,把磁铁放在杯子的下面,隔着玻璃杯吸住回形针,然后沿着玻璃杯移动,慢慢地把回形针移到杯口,就可以顺利地拿到回形针。在表扬学生勤于观察、善于动脑,创造性地解决了老师的难题以后,教师播放一些关于磁铁用途的视频,开阔学生的思路,最后布置任务: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你还可以用磁铁帮什么忙呢?把创造性的活动延伸至课后继续完成。

利用磁铁的特性来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学科学是为了用科学,科学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遇到的困难,从而形成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创造的学习,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科学老师,一定要做个有心人,积极探索教学的有效策略,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多动脑、多体验、多探究、多创造,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科学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

(责编 韦淑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