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唐庆华
[摘 要]从三年级开始,统编语文教材在每册都独立编排了一个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习作单元。习作单元自成体系,有其独特的编排意图和教学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应扣紧主题、有机整合、拓宽空间,结合文本特点,通过仿写训练、资源统整、课外阅读以及激励性评价等途径,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写作、在写作中阅读,从而真正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想象策略;读写融合;习作单元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21-0014-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中年段习作教学提出的具体目标为:“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统编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在每册都单独安排了一个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习作单元。习作单元自成体系,有其独特的编排意图和教学价值。围绕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习作单元,本文就如何从读写实践入手,借助恰当的教学情境、多样化的策略选择,促进读写结合,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谈一些做法与感受。
一、结合文本特点,展开想象,促进读写结合
三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的教学应立足学情,围绕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这条主线,将单元里的各项学习资源作为一个整体来展开教学,做到前后贯通,彼此呼应。单元编排的两篇精读课文旨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想象的奇妙;“交流平台”展示了想象的好处;“初试身手”引导学生尝试想象,体验想象的趣味性;而习作例文特色明显,《一支铅笔的梦想》指引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一系列的想象,《尾巴它有一只猫》则展现了逆向思维,引导学生从反方向展开想象,启发学生想象要新奇、有意思,可以根据事物的特点来想象,也可以反向想象;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旨在让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学习所得,展开大胆想象,写出自己想象的奇妙世界。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局限于体悟感知层面,还应该关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让学生在通读中体悟,在体悟中内化,在内化中练笔,借助小练笔的形式反刍读的感知与理解,真正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如本单元的精读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通读全文,其实说的是最了解孩子的人还是妈妈。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文本留白,在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加入“补白”练习,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的灵性得到充分的释放,还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阅读容易,写作可就难了;而更为难得的是将阅读中学到的内容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语言,再写进自己的文章里。学生虽然年龄小、阅历浅,但是想象力是无穷的;教师虽然懂得多、会的多,但是创造力却不如学生。如果教师能够先进行正确的引导,再放手让学生去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那么,“言与意齐飞,涵泳共读写一色”的境界也是可以实现的。
二、结合仿写训练,合理想象,促进读写结合
本单元的习作教学不仅要激发学生想象的热情,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合理想象、如何表达。在“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板块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前文,梳理想象的妙用。如学习《一支铅笔的梦想》时,文中的批注可以助力学生的深度学习。如“铅笔……想些什么呢?”能促使学生和作者一起展开大胆的想象;“豆角……想成为‘长长的豆角……”能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合理的想象;“铅笔想为……小猴子当标枪……”能够强化学生从某种特征去想象;而聚焦《尾巴它有一只猫》中描写尾巴坚持自己想法的段落,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如何反着去想象,思考怎样用反问的句式表达不同的见解。
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利用自身的优势,进行激情引导,逐步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同时,可以将学生的精彩小练笔在班级中展示出来,培养学生的习作自信心。习作例文的意义在于提供示范,帮助学生突破习作难点,而课后的仿写则为学生后续创作属于自己的想象故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要着力让学生感受到想象的乐趣,鼓励学生想得丰富、奇特。模仿课文的写法,让学生将想象的种子埋到文字里,就能结出神奇的果实。单元习作要求从七个题目中选一个或自己另选一个题目写想象的故事。教学中,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合理想象,又要让学生从课文中学习运用想象来表达的方法。如写“一本有魔法的书”,既然书是有“魔法”的,学生就可以运用发散式、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写“手罢工啦”,可以学习模仿“反着去想象”的方法等。
三、结合教材资源,创新想象,促进读写结合
七言八语话想象,异想天开最精彩;超越现实受青睐,标新立异显不同;抓住特点展开想,想象自然又合理;创意无限巧构思,奇思妙想“我”能行。教师应利用教材文本的优势,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从创作手法入手,指引学生将文本阅读感知与写作实践融会贯通,展开创意表达,让个性张扬。
一位教师在教学《一支铅笔的梦想》时是这样安排的。首先,重温习作例文,习得作者表达的秘妙。通过讨论交流,总结提炼表达的方法:抓住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物,尝试着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试着编一个神奇、有趣的故事。其次,借助作品,创编故事。教师进行引导:“想象力是无穷尽的,它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接下来,我们就来共同见证奇迹,看看普通的圈圈在你们的眼里会有怎样的变化。”(学生创作、展示作品)教师继续引导:“每一幅圈圈图都变成了有趣的事物,完成之后,你有什么问题?”学生提出质疑,列出提纲编故事。再次,交流讨论,叙述故事。教师指名學生说自己编写的故事后,全班交流:“他的故事精彩吗?他是否抓住了事物的特征?故事神奇吗?有想问的问题吗?谁的故事最有创意?”学生展开评议。最后,梳理总结收获。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收获;教师总结习作方法,学生学以致用。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第二学段的语文学习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识字写字、朗读课文、学习重点词句、了解主要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关注言语形式,学习语言表达的方法,这应成为语文教师课堂上的自觉追求。统编语文教材将“想象”作为三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的训练主题,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特征。教师要利用好教材文本资源,激发学生的想象热情,让学生敢于想象、勇于创新。
四、结合课外阅读,分享想象,促进读写结合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写想象作文,仅有写作能力是不够的,还应有较丰厚的知识储备。所以,教师应引领学生多读书、多实践、多思考、多分享、多总结,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增长学生的人生阅历。这样,学生在想象时就能大胆、开放,习作时就会才思泉涌、下笔如神。
按理说,越小的孩子想象力越丰富。但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想象力平平,为什么呢?读写教学都是结合在一起的,如果要追根究底的话,是不是和学生的阅读内容有关呢?现行的统编语文教材,特别注重学生想象境界的提升,出现了荒诞的美学特点,如比树还大的蚂蚁、会飞的母鸡、健步如飞的蜗牛等。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可以推荐一些教材中没有的、荒诞类的童话给学生阅读,丰富学生的积累。如汤汤的“鬼故事”,里面每一个鬼精灵都非常善良,她的鬼故事就是非常有想象力的;中国台湾童话作家林世仁的《古灵精怪动物园》也超级有趣;还有日本作家矢玉四郎的《晴天有时下猪》系列;德国作家米切尔·恩德的《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永远讲不完的童话》;德国作家凯斯特纳的一系列幻想小说;挪威籍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的一系列幻想小说……这些书籍的想象力十分豐富,教师要把这些书籍请进学生的生命当中。
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习作单元,不论是课文内容还是习作内容,都非常有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创设交流分享的机会,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可以结合文本内容、课后习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单元习作前可以展示“初试身手”的练习,让学生分享各自想象的世界;在单元习作中,可以让学生交换习作、互提建议,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想象。学生在交流分享中,感受着别人创造的想象世界,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提升了想象力,从而创造出丰富、精彩的想象世界。
五、结合激励性评价,共享想象,促进读写结合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怎么评?需要关注从作前到作时,再到作后的完整写作流程。作前、作时和作后的每个环节的合理评价,对促进写作目标的达成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习作策略单元来说,教师可以发动学生进行同类阅读素材的搜集整理。基于习作例文示范基础上的搜集整理工作,是对学生进行作前评价的一个重要的形成性评价视角,搜集整理素材的能力是学生后续具体写作能力提升的基础。作时评价,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在习作例文研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练笔设计,小练笔的优势是篇幅短小,可以及时反馈、及时修改;二是一稿二稿的教学设计及在一稿基础上的二稿修改,尤其要突出对病文进行针对性极强的“靶向治疗式”修改。这两个方面,有助于对作时这个环节进行形成性评价,而作后评价要追求多元性及方法的多样化。
当然,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其实,大部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是非常弱的。在讲评中,教师要给学生搭建一个自我讲评的支架,习作后的点评,一定要有学生自己的点评。教师无论讲评多少遍,最后都一定要落实到学生自己去修改作文上,这才是点评的宗旨。因为,所有的讲评、评改,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评改去达成能力的提升。但是,有一种讲评的方法是要警惕的。比如,教师的语感特别好,于是站在学生的边上说,这个地方改过来、这个地方换个词、这里换一种改法……这只能说展示了教师自己的语感水平,但对提升学生实际的评改能力帮助并不大。要怎么做呢?教师应停下来,让学生再读一读,想想这个地方还能换一个词语吗。当学生想不出来的时候,教师再让其他学生来说。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当学生意识到自己拥有突破的可能后,就达到了一种飞跃。教师不要做那个勤劳的母亲,而要做一个袖手旁观的懒妈妈,这样学生才能够越来越勤快。那么,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展开奇思妙想,就要大胆地组织学生开展“头脑风暴”。它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无错原则”。教师要适度使用延迟评价,你说、他说、她说,说错了也不要紧,不要嘲笑学生那些荒诞不经的想象。因为,很多奇思妙想都是荒诞不经之后诞生的,一旦教师过早地予以否定,学生也许还没讲完,这就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教师要多教给学生一些想象的策略,如逆向想象、正向想象、相关想象,这些想象都是有方法的。教育专家黄克剑指出,教育的功能在于传授知识、启迪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真正的心灵成长与智慧获得,并不是一种外在的强加,而是内心的唤醒与成长。有时,教育学生,教师可以巧妙借用已经学过的词句或熟悉的话语,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点拨和唤醒,这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曾说:“想象力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创造力量,它从实际自然所提供的材料中,创造出第二自然。”习作表达能力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根基,教师应扣紧单元训练主线,有效整合课程资源,拓宽读写空间,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写作,在写作中阅读,从而真正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段荣刚.巧用文本,提高习作训练的有效性[J].学苑教育,2011(16):33.
[2] 吴华丽.基于实践,让读写结合绽放全新活力[J].小学教学研究,2018(11):85-86.
[3] 李秀梅. 小学生想象作文教学的困境与突破[J].教学与管理,2021(2):37-39.
[4] 刘廉昌.变形与求真:文艺创作规律探索之一[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5.
(责编 刘宇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