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也谈音乐教学的育人功能

时间:2024-05-08

[摘 要]音乐课堂既是学生研习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接受美的熏陶的乐园,也是学生磨炼意志品质,养成高尚情操的殿堂。教师应通过常规教学,发挥音乐的育人功能:从教材内容中挖掘“育”;从课堂常规中强化“育”;从课堂生成中升华“育”。

[关键词]音乐教学;育人功能;教材内容;课堂常规;课堂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7-0054-02

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如何在引导学生研习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借助学科自身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情品格呢?这是当下许多同行都在探讨的课题。下面笔者将通过自己教学中的几个案例,谈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与实践。

一、从教材内容中挖掘“育”

《音乐课程标准》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这是在明确地告诉我们,在音乐学科的教学中“立德树人”十分重要。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如何在自己的常规教学中践行这一使命,达成三维目标呢?我认为,首先应该从内容入手,研读教材,巧妙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的培养,发挥音乐学科 “育”的功能。

《蜗牛与黄鹂鸟》是小学五年级的歌曲,在研读教材时,我发现歌曲采取蜗牛与黄鹂鸟的对话形式,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十分有趣地表现了蜗牛执着和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所以,备课时我设计用戏剧的手法来引导教学,然后设计角色表演环节,通过师生示范,帮助学生深入分析各个角色的特点,体会蜗牛坚毅的精神品质,同时也通过黄鹂鸟的语言体会其调皮、任性……研究教材时,我抓住歌词中“阿嘻阿嘻哈哈在笑她”中的笑字做深入的分析。也许,在实际教学中,对于“笑”字,有的学生会说是嘲笑,有的学生会说“是善意的提醒”,不管学生怎么说,教学中都要将他们的理解引到对蜗牛意志品质的体会上来。然后,通过小组合作自由创编情境表演,让学生用动作、用情境表现出执着的蜗牛,并想想如何用幽默友好的方式来善意地提醒黄鹂鸟,启发学生要在生活中用友善的方式帮助别人。

这些教学设计,源于执教者对教材的研读,更源于执教者重视音乐育人功能的教学理念。在这样的理念和设计引领下的音乐课堂,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又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二、在教学过程中强化“育”

音乐教学育人功能的落实首先应从做好课堂常规入手。课堂常规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基本要素,良好的课堂常规是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基本保障,音乐课堂教学更是如此。但是,立规矩不是把课堂管死,而是要将课堂真正引向有效和创新。教师可以用乐器演奏来进行课堂调控,这样既能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让学生耳目一新,又能通过音乐来培养学生课堂学习的良好习惯。在这样的尝试中你会发现,课堂上只要琴声一起,学生就会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并且还能使学生感受到音乐课有着与其他学科不一样的美。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不同的年段,指令性的音乐旋律应该不同,难度也要不一样,教师课中的组织教学和课堂评价也都可以尝试通过音乐来表达和完成。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通过音乐来提醒学生要遵守课堂常规,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以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既受到美的熏陶,又获得潜移默化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能使学生从“乐学”走向“会学”。这样做既夯實了“育”,也保证了“教”,可谓两全其美。

常规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有超出课前预设的“意外”发生。当“意外”生成的时候,如何看待“意外”是一个与教师教学理念相关的问题,而如何处理或者利用“意外”则是一个考验教师教学智慧的问题。不同理念,不同经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做法。一般而言,有的教师会现场处理,有的教师会暗示提醒,有的教师会借题发挥,处理风格或机智幽默,或以情动人,或循循善诱。但不管哪一种做法,哪一种风格,都要以有利于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为目标。所以,在我们的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教学智慧来达成育人的目标。

三、在音乐体验中内化“育”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的艺术重在体验,对音乐的体验就是一个内化音乐素养的过程。同理,如果执教者头脑中具有育人的理念,在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过程中,也能达成内化育人目标的教学效果。

《小纸船的梦》是一首合唱歌曲,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感悟歌词的意境和三拍子曲调的优美,然后让学生用竖笛伴奏、用歌声表现歌曲,特别是在二声部合唱部分,两个声部的学生需要音准、节奏、音色、音量等方面的统一,加上教师的钢琴、学生的竖笛伴奏等方面的配合,才能组成丰富的和声织体,生成和谐的声音效果,这既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高声部的音量太强了,低声部的音准偏低了,或者某某同学的声音太突出了,伴奏的声音太大了,谁谁抢节奏了等现象,教师会反复强调配合的重要性,只有默契的配合才能完成这一音乐体验活动。

这个学习环节,看似纯音乐技能的指导与体验,但是,如果执教者善于利用这个学习体验的过程,并升华到育人的层面,这一过程也能很好地发挥出育人的功能。因为,合唱作为声乐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一个人不可能完成的工作,需要相互之间的密切配合以及排练过程中严密的组织纪律,个性必须完全服从共性。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这些要领和规律,然后顺势启发学生从这一艺术体验中领悟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为人处世的道理。这样的渗透十分自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也必定会效果显著。这样的教学既是在音乐体验中内化音乐素养,同时也是在音乐体验中内化育人功能,可谓相得益彰,互为表里。

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先生说:“教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培养良好的公民……”我一直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教学座右铭。因此,我总是努力让我的音乐课堂成为既是学生研习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接受美的熏陶的乐园,也是学生磨炼意志品质,养成高尚情操的殿堂。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江玉澜.音乐课堂教学策略[J].广东教育,2017(10).

(责编 刘宇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