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于晓莹
[摘 要]进行角色演绎的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有观照意识,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拓宽训练域度,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拓宽学生学习视野的同时,使学生顺利完成新知的构建。
[关键词]角色演绎;教学设计;品德与社会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2006301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引入角色演绎,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感知体验机会,而且可以有效拓宽教学视野,给教师教学提供更多选择。小学生对角色扮演有特别的情感寄托,角色演绎无疑是直观教育的最重要选择。教师可利用多种教辅手段,进行情境再现设计,接轨生活,拓宽训练设计,都可以获得非同一般的教学效果,在培养学生学习思维的同时,发现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新视点。
一、情境再现,引发学生熱议
在角色演绎设计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认知基础有准确把握,这样才能成功激活学生的思维。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信息是教师情境再现的常用手段,学生直观感知思维比较发达,教师给出针对性引导,自然能够引发学生热议。
如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的品德与社会的第一课是《看看父母有多难》,教师以生动的讲解导入课堂,并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学生观看之后,教师给出角色演绎设计:“这段视频介绍的是普通工人家长一天的经历,如果你是他的孩子,你如何看待父母的辛苦呢?如果你是一位老师,你会如何评价伟大的父母呢?如果你是一位社会学家,你会给出什么样的见解呢?这几个角度都要设想一下,然后抽签决定你的角色。”教师布置任务之后,课堂顿时沸腾起来,学生讨论非常热烈。展示阶段,学生根据不同角色给出自己的见解。“如果我是他的孩子,我自然会感觉很心疼,父母这样忙碌,是为了让我能够有好的生活条件。作为他的孩子,要理解父母,多给父母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惹父母生气。”“如果我是老师,我会给出这样的建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让孩子多了解父母的处境,建议父母和孩子有更多的沟通,这样对孩子的教育会更有效……”角色演绎,将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之中,使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
二、接轨生活,触及学生心灵
品德与社会的教材内容大多和学生生活密切关联,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时刻不忘接轨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设计生活化角色训练任务,促使学生顺利进行角色演绎。
如《我来做市长》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公共管理事务和公务员工作职责,了解公共事务与自己生活的关系。教师不妨根据文题设计角色:“既然课文题目让你来做市长,咱们就来体验一下做市长的滋味。首先,作为市长,要了解市民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细致的社会调查。其次,市长需要听取多方汇报,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为对策设计提供依据。再次,市长要关注工作落实情况,加强市政管理监督。现在就来做第一项,做一次社会调查,了解市民现实中有哪些困难,市政管理存在哪些问题。”任务布置之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调查,很快就收集到一些调查信息,如市区交通拥堵、下水道不通、职工工资过低等。教师组织学生对这些现实问题展开集体讨论,并让学生以市长身份给出规划。从普通市民视角设计角色,学生从中获得的学习体验是深刻的。
三、拓展训练,引领学生探索
根据教学实践,教师在设计课堂训练时,需要有拓展意识,不仅要让学生有课堂演绎角色的机会,还要注重学生生活角色的实践操作,为学生设计更多课外实践操作任务,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自觉扮演生活角色,以获得思想的历练和进步。
如《法律护我成长》学习结束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一个训练任务:“请你以校长的身份,对学校周边情况进行观察,看看还有哪些现象需要用法律武器来解决。”学生接受任务后,都显得特别兴奋,相关训练活动如期进行。课堂展示时,学生大多能够列出好几项安全隐患。如学校门口有好几家小商品店,里面有不少“三无”食品,对学生身体是极为不利的;学校附近有一家网吧,这也是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学校门前是十字路口,交通标识不是很规范,来往车辆闯红灯,给学生出入带来安全隐患……从学生列举的现象不难看出,学生的角色意识是非常鲜明的,站在校长视角,对全校师生负责。学生在角色体验中逐渐进入学习状态,其学习成长是显而易见的。
角色演绎深受学生青睐,教师要以此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导向,为学生提供更多角色演绎的机会,鼓励学生在角色扮演体验中逐渐找到角色情感的认知突破点,形成有效认知同化。角色演绎不是单纯的“演戏”,需要学生真正投入情感,教师需要进行一定的引导和启迪,促使学生完成认知蜕变。
(特约编辑 木 清)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