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 文/龚后雨
内容提要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报业形势,行业报记者不仅要深入基层抓“活鱼”,而且要在海量的新闻素材中精挑细选,画龙点睛,用浅显而清新的语言呈现给读者。作者以自身报道实践为例,讨论了行业报在内容创新上的实践路径。
行业报面临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行业报本身的受众局限于某个行业内,广告、发行空间有限,另一方面,因为各个行业有不同的专业特点,所谓“隔行如隔山”,其他行业人员很难介入,也难以理解相对深奥的行业术语和专业知识,这就造成行业报与大多数读者的隔离,在自己的“象牙塔”内自得其乐。如何破解这一行业报发展瓶颈,让“小众”融入“大众”,不断增强行业报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就要拆除樊篱,放下架子,换个面孔说话,让本来晦涩难懂的专业语言变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在海量的新闻素材里挑选最鲜活、读者关注度最高的部分,画龙点睛,使读者不仅能看明白,而且愿意看,看了还想看。
笔者所在的《中国建设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中国建设报》记者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一大批广大读者喜闻乐见、有生气、接地气、有影响力的新闻报道见诸报端,尤其是近期推出的海南省三亚市城市“双修”报道,为突破行业报报道内容瓶颈作出了探索。
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病”已经开始蔓延,主要表现在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违建丛生、垃圾围城、下雨“看海”等方面。2015年12月20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要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这是中央层面第一次提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理念。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更加明确地提出,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解决老城区环境品质下降、空间秩序混乱、历史文化遗产损毁等问题。
经过三十多年发展,三亚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滨海旅游度假城市。但是,三亚引以为傲的生态环境正在遭受威胁。违法建筑肆无忌惮地抢占建设用地、河道、公园、绿地。流经市区的三亚河和临春河,到处是污水直排口,山、河、海、城的自然格局被打破,城市形态风貌渐渐失色,城市修补、生态修复迫在眉睫。
2015年6月,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把三亚列为全国第一个“双修”试点城市。显然,“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为什么要进行城市“双修”?怎样进行城市“双修”?三亚城市“双修”有哪些特点和亮色?
2016年8月,笔者借调至海南省三亚市委宣传部,负责《中国建设报》对三亚市“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下简称“双修”)试点工作的跟踪报道和有关书籍撰写工作。在历时两个多月的采访过程中,在大量占有有关专业资料、消化有关专业知识的同时,多次深入三亚“双修”施工现场,与一线工作人员聊天,向专家讨教,观察三亚“双修”前后带来的变化,捕捉三亚“双修”过程中那些感人的瞬间。
2016年10月,《中国建设报》连续三天在头版头条刊发笔者采写的文章,分别以《生态修复:望山见水记乡愁》《城市修补——内涵式发展新引擎》《三亚人的作为与担当》为题,从不同侧面对三亚城市“双修”进行了深度报道。2016年12月1日, 《中国建设报》刊发笔者撰写的近4万字的长篇通讯《万众“双修”战沉疴》,系列报道和长篇通讯引起较大反响。《三亚日报》在重要版面全文转载,住房城乡建设部官网、搜狐网、人民网、南海网等多家网站转发,全国多个城市慕名前往三亚取经学习,极大地提升了三亚城市形象。
三亚开展城市“双修”,涉及面广,要实施的项目多达数百个,在新闻稿件采写中,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势必事倍功半,通过调研,笔者决定抓住几个代表性的“双修”项目,让“典型”说话,为此,通过前期调研,精挑细选了抱坡岭绿化改造、三亚河污水治理、解放路风貌恢复等几个“双修”项目,并力图通过对这几个项目的深度挖掘,展现“双修”给三亚城市发展带来的巨大变 化。
“双修”前的抱坡岭山岩嶙峋,裸露最高点和最低点落差达165米,光秃的山体,被周边老百姓称为“狗皮膏药”。由于其处于三亚市的主入口形象区域,给三亚的旅游城市形象和生态环境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双修”开始后,抱坡岭山体治理被列为三亚市“双修”首批项目和2015年生态修复重点工 程。
为彻底了解抱坡岭山体治理情况,掌握第一手新闻素材,抓“活鱼”,笔者三次赶赴抱坡岭。在山脚的宣传栏里,看到被无序开采的抱坡岭生态修复前的照片,触目惊心,在《生态修复:望山见水记乡愁》一文中有感而发,形象地写道“山体倒挂,就像一个‘悬空的问号’,似乎在问:我受伤的躯体何时才能得到救治?”
有一次雨后走访抱坡岭,当时三亚天气十分炎热,在烈日下走了近半个小时,虽然汗流浃背,但笔者坚持步行并仔细观察,同时耐心听取项目技术人员的介绍。“两只蝴蝶在三角梅上蹁跹起舞,大叶油草上,一只蚂蚱倏地跳过,旅人蕉、柳叶榕、红花木棉,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在风中摇曳。雨后登上抱坡岭,极目远眺,满眼郁郁葱葱,顿觉心旷神怡。”因为观察细致,描写的是自己的所见所闻,语言有了鲜活感和生命力,所以,当文章中说“三亚,用生态修复给了‘悬空的问号’一个绿色的答案”时,就显得水到渠成,令人信服。
三亚河是三亚的母亲河,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游客数量的急剧增加,污水排河、垃圾堆岸、船舶排污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三亚河生态环境。鱼少了,水臭了, 喜欢在三亚河嬉戏的鹭鸟飞走了。
城市“双修”全面启动后,为了实现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之河的远景目标,三亚市对三亚河进行了综合整 治。
在采访三亚河治理时,笔者多次随同工作人员巡查河道,清理废弃渔船,到移动式污水处理站调研,甚至和执法人员一起夜间突袭向河内违规排污的渔排,积累了大量三亚河治理的新闻素材。
三亚河治理是一项工程浩大的综合性生态修复项目,如何把纷繁复杂的治理过程、治理成效呈现给读者?如何对大量的新闻素材进行提炼取舍,去粗存精?如何让枯燥无味的河流治理技术变得生动有趣?笔者选择了红树林。三亚是全国唯一在中心城区有红树林的城市。很长时间以来,这一直是三亚的骄傲。红树林是一种特殊林种,主要生长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海岸潮间带滩涂上,具有净化水质、调节空气的能力,能起到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的作用。
红树林其实并不红,之所以有“红”之名,是因为树皮中有一种叫“单宁酸”的物质,遇空气氧化会变红。这是一种“胎生”树,果实成熟落下地,无须破土而出,便能直接成树。文章中写道:“三亚河被誉为母亲河。清澈的河水,河边翠绿的红树林是三亚人的骄傲。”三亚河曾经是红树林分布最为密集的地方,但由于河流污染,一些盲目的填埋、侵蚀,甚至砍伐、病虫害,使得三亚红树林出现了大面积萎缩和退化状况,三亚红树林“地盘”越来越小。
三亚河改造后效果如何?笔者把笔触再次落脚到红树林上:“第一次来到三亚的江西游客刘先生,在三亚河边用长镜头捕捉红树林上鹭鸟曼妙的舞姿……他不知道,为了这些,三亚人倾注了多少心血和智慧。”名字颇具诗意的红树林,大部分读者都没有见过的红树林,其命运也一定会受到读者关注。笔者侧重描写了三亚河畔红树林的兴衰起落,以点带面,反映了三亚河治理的曲折成败。
▲图为 2007年1月20日,记者拍摄的栖息在湿地中的大群鹭鸟,海南省三亚市三亚河上游金鸡岭一带的红树林湿地曾是三亚河红树林保护区(市级保护区)的一部分。(新华社记者 姜恩宇/摄)
三亚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包括历史遗存、民俗文化、城市记忆、旧城肌理等。但是三亚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缺乏对历史文脉的认识、挖掘、展示、引导和利用,失去了可以辨识和记忆的城市特点。
解放路改造,作为三亚城市修补的重点项目,代表着三亚城市风貌意识的觉醒。解放路是三亚市传统的商业老街,岁月更迭,时代变迁,解放路渐渐褪去了光鲜的外表,“颜值”越来越低。问题众多而复杂,主要表现在整体街区建筑风貌不和谐、街道环境特色缺失、建筑立面色调杂乱、道路绿化景观形式单一等。
在实地采访中,笔者了解到,解放路示范段综合环境建设工程涉及建筑外立面改造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路面升级改造工程等多个方面。如果事无巨细,普遍撒网,新闻稿就可能成为流水账,读之乏味。
经过筛选,笔者把落笔的重点放在了解放路上特别吸引人眼球的骑楼上。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是我国广东、海南等沿海侨乡特有的南洋风情建筑,曾经是城镇的主要建筑形式。有的骑楼建筑历经百年,如今虽然斑驳破旧,却风韵犹存。骑楼代表着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在稿件中,笔者对骑楼的前世今生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说明,关于骑楼的主要功能和特点、关于骑楼代表的独特地域文化、关于解放路骑楼修复的具体实施方案等等,言之有物,读之有趣,使读者既能了解到三亚“双修”进程,又可以丰富建筑文化知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