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 文/王智涛
内容提要 当下,党报如何将信息优势转化为报道优势?这就要求党报抓住人们想在最短时间获取最多信息的心理,把每篇报道采编成短新闻,即使碰到一篇短新闻说不清的大题材,也应将其分解成若干短新闻来呈现,以此引起读者关注。本文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党报短新闻的报道路径。
传统党报在有限的版面里,刊登的各类新闻和文章只有写短、写精、写活,才能适应和满足广大读者求信息、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要把短新闻写好,既能从大量的客观事实中挑选新闻事实,又能在报道新闻事实中精选出好事例;既能用生动的新闻语言来陈述新闻事实,又能在有限的篇幅里增加新闻的信息量,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主题专一,中心明确。一篇新闻,只讲一件事。就一件事或一个人而言,将最主要的事实,取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写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情节,只要写透彻了,这篇新闻就算完成其使命。以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一项研发将淘汰充电器——长春一公司利用“互频”现象搭建的“无线供电技术应用平台”正在建设中》(刊载《长春日报》2016年9月27日要闻版)为例,在全文700余字的篇幅里,读者所关心的新闻事实,一个也不少。这篇短小精炼的科技新闻,从人们所熟悉的充电器入手,深入浅出地道出了科学新发现的技术原理、现实基础、社会影响,以及科技成果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等,预示出一场革命性的科技产品更替。
——事例典型,以少胜多。能用一个典型事例说明问题的,就不必用两个、三个。就是说,要能说明问题,说服人,体现出新闻价值,就应力戒一般化的事例堆砌,而要选择那些最精彩、最有说服力的事例来表现和证实。如《解放军报》2017年11月26日一版刊发的《空军无人机部队首次组织大强度昼夜连续出击演练——导弹攻击“一剑封喉”十发十中》,全文不过900字左右,选取的骨干事例就是记者亲眼目睹的无人机首次进行昼夜连续导弹攻击演练。记者用几句话就概括了我空军无人机部队战斗力建设跃升的事实:“午夜,当最后一架无人机平稳落地时,一份战报从硝烟未散的‘战场’传来:十发十中!”“新的训练纪录诞生了。这支空军无人机种子部队的老中青三代飞行员,人人交出了优秀成绩单;面对不同天候、不同‘敌’情条件下的多类型作战目标,空战精锐次次‘一剑封喉’”。如此选材,一则好新闻便活灵活现地勾画出来,基本回答了读者所关心的问题。众多的采写实践告诉我们,写短新闻,在选取新闻事实时,应像吃竹笋,剥皮掏心,只要嫩肉。尤其是在选取背景材料时,要极其简练,以能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实或领会新闻事实的意义为度。
——切口得当,小中见大。选择切口的成败取决于党报工作者的眼光。切口是否得当,是对党报工作者综合能力和业务素质的考验。有经验的党报工作者在采写新闻时都会把口子切得尽量小一点,把其注意力放在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上,以小见大。如2014年5月29日刊发在《河南日报》要闻版题为《孟津政府大院没“围墙”》的短新闻,就是一例切口小、小中有大的佳作。作品采用白描手法,通篇只有大妈跳广场舞和村民家停水两个场景,看似毫不相干,却能够通过“围墙”巧妙地结合起来,看似信手拈来,却能够以平实的语言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真实生动地展现出来。
——巧妙构思,一目了然。短新闻的构思应像行云流水,行止得当。落笔就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不绕弯子地写新闻主题,同时按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相结合的原则,一气呵成,使之前后文上下贯通,过渡自然,让人读起来一目了然。如《人民海军》报2018年6月1日刊发的短新闻《相望两座城,一腔家国情》,就是一篇成功的巧妙构思的佳作。
新闻写短不容易,短而不死更难。能否把短新闻写得让读者乐意接受,喜欢阅读,是对党报工作者的真功夫、硬功夫的检验。既要短,又要活,下列三个问题不可忽视。
现场感不仅增加短新闻的可信性,而后还是一种活性剂。要出现场感,党报工作者就一定得到现场。坐在编辑部改材料是写不出现场感的。深入到现场后,党报工作者应对事件有敏锐的观察力,对新闻价值有深刻的判断力,对听到的看到的事情要正确地选择,并能运用熟练的写作技巧,把现场“呈现”给读者。如《人民海军》报2017年7月10日一版刊发的短新闻《“东方之珠”拥抱着我——辽宁舰在香港首次向公众开放见闻》,就是一篇充满现场感的新闻佳作。记者在文中这样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
“第一个登上辽宁舰的香港居民吴宪先生,头戴绘制有辽宁舰元素的海洋迷彩帽,双手不停地挥动着小型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抑制不住激动的神情说:‘20年前,我就是冒着滂沱大雨在香港街头看着解放军进驻香港的。没想到,20年后的今天,我依然冒着大雨登上了停靠在维多利亚港湾的祖国航母。两次冒雨,两次感受那份无上的荣耀与自豪。’”
“一位耄耋老者颤颤巍巍地踏上辽宁舰,眼里闪着泪花,逢人就说:‘祖国,真好!’”
“‘我能到祖国的航母上参观了!’在雨中排了10多个小时队才领取到参观券的一名香港中学生连呼‘值得!’”
写出现场感并不难,难的是运用得恰到好处。有些短新闻对现场写得不够鲜活,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不能及时亲历现场,无法做到目击式的报道;二是到了现场没有充分发挥感官的作用,不能有效地收集材料;三是报道视角单一,缺乏多角度表现。
2018年6月21日,克罗地亚队球员莫德里奇(右)与阿根廷队球员梅西拼抢。当日,克罗地亚队以3比0战胜阿根廷队,提前获得小组出线权。(新华社/欧新)
有的短新闻,全用概述。结果文字是短了,但内容却空了,形同枯木干草,索然无味。要使新闻字数少而容量大,最好借助细节。新闻名家穆青同志说:“有时,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生动得多、有力得多。”因此,写细节,要选择那种有代表性的,能反映事物特征或本质的细节去写。如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小组赛次轮中,阿根廷队以0:3惨败于克罗地亚队,《北京日报》于6月23日在体育专版上刊登了一篇题为《阿根廷:别为我哭泣》的短新闻,其中有这样一个细节:“下诺夫哥罗德的夜晚气温降至10摄氏度左右,大批衣着单薄的阿根廷球衣的球迷们坐在球场外的空地上怒吼着、叹息着,很多人的眼眶中噙着泪水。那首大家熟悉的歌曲《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已经无法弥补阿根廷球迷心中的失望与伤痛。”同样是写这场比赛,有的媒体这样写比赛场景:“完败克罗地亚,阿根廷球迷黯然神伤。”孰优孰劣,一比较便知。“阿根廷球迷黯然神伤”,比方不可谓不生动,但问题也在于太俗套,司空见惯。打比方,是使语言具体化的重要手法,能使语言增强立体感,更有情趣,但一定要求新求异。否则,还不如老老实实地白描,多用动词——一个贴切的动词,胜过一打形容词。实践证明,以细节取胜,并非全不用概述。在一条短新闻中,常常是把概述与细节描写结合起来用。事情的全貌、全过程,一般须用概述,略写的地方,也常用概述。概述与细节的结合使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是主从关系,更不能写成概念加例子。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