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冒玲琳
[摘 要]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作业在教学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与其他学科的作业相比,美术作业有其特殊性。美术作业旨在借助趣味化的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和美术素养,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小学美术教学中有许多制约因素,严重阻碍美术作业作用和价值的发挥,教师对此要有清晰的认识,从作业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着手,设计契合性更高的作业,实现提高学生美术学习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美术;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7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7-0035-02
作业的内容封闭僵化,形式机械单一,缺乏层次性和个性化,这是当前作业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其结果是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更难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当前的美术教学,教师喜欢布置模仿型作业,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发展受阻,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这一情况,创新美术作业的形式,优化美术作业的内容,是美术教师需要直面和解决的问题。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小学生的好奇心尤为强烈,一旦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学习的内驱力自然增强。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对单调乏味的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如果儿童一直对学习内容提不起兴趣,很容易使他们产生疲劳感,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學习效果。”可见,兴趣对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是极大的。如教师讲解教材中的作品,学生根据作品的特点进行模仿创作,这是最常见的美术作业形式。这样的作业易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模仿,学习活动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小学生天生好动,动态变化的事物更能吸引他们的眼球,也更能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探究的热情。因此,设计美术作业时,教师可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设计趣味性作业,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深入探究新知。
例如,教学苏少版四年级上册《海洋世界》一课前,教师首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对海洋生物了解的较多,也比较喜欢手工制作。然后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欣赏、表现海洋生物,抓住海洋生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描绘。于是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布置这样的作业:“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海洋动物,在了解它的生活习性后,对其进行三连拍,将该动物最突出的特点表现出来。”设计这样的作业,不仅生动有趣,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对动态的作业形式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应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趣味性作业,使学生对作业保持持久的兴趣,在快乐、积极的状态下完成作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形成审美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促使学生个性的形成。小学生接触美术学习内容的时间有长有短,个体间的起始水平及发展潜能存在极大差异。如果教师设计千篇一律的作业,很容易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导致学生的个性无法得到发挥。因此,教师要深入学生之中,与他们展开交流讨论,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有整体的了解和把握,再在此基础上设计层次性作业。
例如,教学《粉印纸版画》一课时,教师发现学生对纸版画的了解情况不一,大部分学生不了解纸版画,只有少部分学生对纸版画有基本的了解。针对学生的这一现象,教师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有的学生擅长绘画,有的学生擅长雕刻,有的学生喜欢大象,有的学生喜欢公鸡,还有的学生喜欢狐狸。针对学生不同的喜好,教师设计以下的层次性作业:在刻板上雕刻出一个你喜欢的、简单的动物;在刻板上雕刻出一个你喜欢的、复杂的动物;在刻板上雕刻出多个你喜欢的、简单的动物;在刻板上雕刻出多个你喜欢的、复杂的动物。教师设计这样的层次性作业,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作业。
因此,在设计层次性作业之前,教师要对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展开调查研究,为作业分层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另外,设计层次性作业,可给学生提供美术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想象力得到激发,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培养,个性特征得到凸显。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学应当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更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领悟其在现实生活中的独特价值。”生活与美术是一体的,美术从生活中来,又运用到生活中去。美术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必须接轨现实生活,设计实践性作业。学生要想顺利完成实践性作业,就必须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在观察中调动思维,抓住景物、事物突出的特点。
用生活装饰小学美术课堂,是现代教学理念所倡导的。具体操作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美术的魅力,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实践,顺利完成美术作业。例如,教学《乘车印象》一课时,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场景,感受乘车人不同的情绪变化。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设计以下场景:“星期一的早晨,李华早早起床,乘坐公交车去上学。在上学的路上,他碰到了三个人,分别是上班的阿姨、去医院看病的大爷、和他一样去上学的学生。请你想象一下,他们三个人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具体可以从哪些方面展现出来?”学生的表现欲望强烈,纷纷发挥自己的想象,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绘画。设计实践性作业,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得到锻炼。
上述教学,教师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探索美术与生活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交流的舞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学习收获丰富,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材是美术课堂教学的依据,是按照一定的内容和主题编制而成,所以美术课堂教学活动都是在主题的指引下开展的。因此,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有主题意识。学生最熟悉的美术作业形式就是教师设置一个主题,然后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创作,这是常见的作业设计思路。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渗透,传统的作业形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作业形式多元化已成为现代美术教学的具体要求。
例如,教学《小泥人》后,教师布置了一个捏泥人的作业,并给出多种选择:“这个小泥人可以是动画片中的动物形象,可以是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在进行制作时,可以捏出动物、人物的某一动作,如跑、跳、踢腿、挥手、弯腰、伸手等。”作业布置后,学生认真思考,选择相应的主题进行制作,课堂学习氛围异常浓郁。制作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学生制作的泥人展示出来,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点评。上述教学中布置的作业,虽然只有一个主题,但主题之下还有很多可以选择的内容,这就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捏泥人的方法,探索欲望被激发。
设置开放性作业并不意味着学习内容的增加,教师可从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切入,独特的观察视角能够为学生带来新的认知,对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有积极的影响。
总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设计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开放性的作业,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启迪和感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特约编辑 木 清)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