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陈艳华
[摘 要]在如今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遇到了新的困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却经常出现一“放”就乱,课堂乱哄哄的尴尬局面;若面面俱到,以讲代学,课堂气氛又会过于沉闷,没有效果。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主要是因为教师“放”和“ 收”拿捏不准,把握失度。其实,语文课堂中的“放”与“收”均要把握时机,注重方法,方能突显效果。
[关键词]合作学习;放;收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7-0016-02
在平时的听课和教研活动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有所迷失。特别是一些教师在经过新课程的洗礼后,满腔热情地投入新的课堂教学中,但是过后总是感觉有形而无实,抑或自主有余,有效不足。于是,教师便陷入教学的迷茫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却经常出现一“放”就乱、无法收场的尴尬局面;若面面俱到,把对话、交流变成教师的“满堂灌”“一言堂”“填鸭式”,又会使课堂沉闷而无效。教师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把握“放”和“收”,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一次中心校骨干教师送教村校的活动中,我们听了六年级语文《飞天圆梦》一课,授课教师的创新教法,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把控,让我们感觉眼前一亮,感受颇深。课堂上,教师充分展示了自己驾驭课堂的娴熟能力,非常到位地把握了语文阅读教学中“放”与 “收”的度。笔者现将该课的课堂教学过程简录如下,并以该课为本谈谈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放”与“收”的理解。
一、复习单元阅读训练点
(略)
二、授新课
1.读课题。(课前板书)
2.析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对“飞天”“梦”“园”的理解)
师:你想知道什么?必须知道什么?
(学生答后教师择机板书:梦是怎样实现的)
3.带着以上问题读课文,并标注生字词。(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
4.教师检查生字,重点指出“穹”的音和“穹”的写法,并板书。
5.学生汇报在本课中学到的好词语。
6.四人小组(学生课前自由组合、自主命名队名)合作学习:带着“梦是怎样实现的”这个问题,自选教师指定范围内的自然段进行自学。
7.小组展示。
(充分展示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過程)
青春队:代表读课文—其他小组点评
绚丽队:队长申请集体展示,教师同意—小队读—别组点评
烈焰队:申请集体展示—小队读—别组点评
生化队:申请小组展示—小队展示—别组点评
(教师范读“生化队”的自学部分,学生点评)
寂寞队:申请个人展示—代表展示—别组点评
8.“挑战他”。(在教师的引导和控制下,把课堂学习推向高潮)
(1)围绕“梦是怎样实现的”这个问题,各小组讨论,准备挑战。
(讨论结束后,学生个人举手,教师示意,挑战开始)
(2)烈焰队听题、答题。
(3)绚丽队听题、答题。
(4)青春队听题—本队无法回答—申请学习委员代答。
(5)青春队听课—本队无法回答—申请学天使队代答。
(6)绚丽队听题—代表答题
……
教师挑战一:课文是用什么方法介绍所叙述的内容的?(按时间顺序,详略得当)(解决了单元阅读训练点)
教师挑战二:哪里使你感动?找—读—学生—教师(排比句)
教师挑战三:为什么可以圆梦?(解决科学精神的含义)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本堂课,教师在操作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大胆“放”,让学生自主学习、感悟课文,通过课前临时组成的学习小组推动教学预设的逐一落实,在方法上大胆创新,足见教师的胆量和自信。而教师每一次的“放”都是带有任务、需要解决问题的“放”,是一种目标导向性的“放”,不是“放羊式”而是“放风筝式”,线头还紧紧地捏在教师手里。而 “收”的时间是小组合作学习时。在教师的引导和推动下,把课前预设的问题和课堂生成都解决了。在学生意犹未尽中,教师总结收尾,拿捏得恰到好处,把握得准,处理得好,课堂效果立显,也充分体现了这位教师十几年的教学功底。
一位教授曾说过,课堂上,教师能否成功地交出主动权,决定了这节课是新课型还是传统课型。是的,“成功”这词很关键,教师要成功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就必须要熟练、准确地把握课堂上“放”与“收”的度。而要达到熟练、准确,教师还必须做到几点:一是熟读课文内容,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善于捕捉课堂教学生成,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引导角色不能变。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如果教师备课不透彻,就很难控制课堂,更别说收放自如了。二是科学、合理、有效地组建学习小组。教师要想面向全体学生展开教学并达成期望的教学效果,组建学习小组是一个好办法。我们不赞成把几张桌子合并在一起,让学生以小组的模式坐在一起上课,因为挪动课桌椅时不断发出刺耳的声音很影响别班上课,长期这样坐着,学生的坐姿也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我们认为,科学、合理、有效的学习小组是同桌组成的两人小组或相邻两桌组成的四人小组。这样的小组学习操作简便,不用走动,前面的两个学生转过身就能与后面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成绩等调换位置,把每个小组配置成“成绩好的+成绩差的,爱发言的+不爱发言的,爱思考的+不爱思考的”模式,尽可能让小组合作达到照顾全体学生的效果。三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训练。组成学习小组,目的是合作,教会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最为关键。我们认为,小组合作学习要训练几个项目:首先是组员一起商量给小组定一个响亮的组名;接着是角色分工并进行角色的训练,如组长、记录员、发言人、计时员等;然后进行约定训练,如请求发言的肢体语言、赞成的肢体语言、不同意的肢体语言、需要全体安静的肢体语言,还有发言的要求、倾听的要求、记录的要求,等等。这些需要经过一两周专门的训练才能出效果,平时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游戏来训练组员之间的配合度。如我们学校的一名年轻的教师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经常组织一些如“猜字”的游戏来强化组员之间的默契配合,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功组建,教师在教学中形成一套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熟练模式,课堂教学就能够产生收放自如的效果,就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做到收放自如呢?我们认为,一要大胆放手,抓住契机,在时间上“放”得合适,在内容上“放”在浅显处。以上文的课例来说,教师在开课时就让学生反复读课题,理解课题的意思和重点词,接着让学生带着质疑自由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标出生字词。期间,教师均是在巡视,给予学生充裕的学习时间和独立的思考空间,从而提高了学生阅读思维的有效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二是“放”的方法要得当。 “放”,不是放手不管,不是放任自流。在阅读教学中,“放”是让学生有自由阅读、自由感悟的空间,有一个咀嚼回味的余地。教师要做好必要的方法指导。上述课例就体现了教师很好的方法创新: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学习小组,自主命名队名,协调好小组内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虽然学习小组没有经过很好的训练,但教师能凭借深厚的教学功底,引导小组的合作学习和小组之间的PK)。教师根据课后练习题、单元训练点及本课的重点,把每个问题都“放”给学习小组思考,而教师则引导学习小组通过合作、求助、挑戰等能让大家产生学习激情的方式逐一解决疑问,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这个过程的推进和执行中要注意引导,如要丰富交流方式,是自由发言还是小组代表发言,是小组内交流讨论还是全班交流讨论,这些教师都应进行妥善处理。在构建评价体系时,教师指导学生展开互评,激发了学生交流的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在“放”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发挥全程监控的作用,视学情适时而动。教师通过细心观察,在学生思路堵塞处因势利导,点拨启发,疏导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茅塞顿开;在学生遇到困难、出现认知偏差时,教师及时鼓励,或稍作提示,让学生有种“跳起来就能摘到果子”的感觉。
而“收”要收在“放”的适合处。本节课,在“放”学生解决课前预设的单元训练点、课文重点、写作方法、课文中心思想及一些“双基”知识后,便是“收”的最好时机。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了“为什么可以圆梦”后,学生有了充分的阅读体验,想把自己在阅读中的心得感悟说出来的时候,就是最佳的“收”的时机。教师可以抛出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余搜集我国航天工程的有关信息,从而达到了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当然,“收”的过程不是死抓不放,不是教师演独角戏,而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只不过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收”的过程是教师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过程,是对重难点进行点拨的过程,是激发学生智慧火花的过程,是提升学生阅读感悟的过程。
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提倡小组合作,提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要准确把握“放”和“收”和谐统一的关系,做到“放”中有“收”,“收”中有“放”,让学生做风筝,尽情向思维的高空飞翔,而教师就做一个放风筝的人,拽住线头,不时拉一下,放一下,让风筝飞得更高、更远、更稳。
(责编刘宇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