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综合实践课堂殊途同归的个性化发展之径

时间:2024-05-08

武宜荣

[摘 要]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指导贯穿整个过程,但指导时机、指导方式并不理想,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也较少。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活动情况,灵活安排活动进程与探究方式,通过递进式、迂回式、交叉式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个性化发展;递进式;迂回式;交叉式

[中图分类号] G623.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7-0064-02

众所周知,学生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他们的文化背景、综合能力、知识积累、兴趣爱好等都不尽相同。在此,笔者就指导学生探究的三个个案,论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活动情况,灵活安排活动进程与探究方式,并通过个性化指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递进式,形成理性思维

思维表面上看起来是非物质的、抽象的,但并非无迹可寻。发现问题以后通过观察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根据获得的信息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最终用科学实验等方法进行验证,这就是思维的一个可视链。理性思维虽然更强调明确的思维方向,但也要对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从而得出结论。

1.真问题,提供思维刺激物

四年级学生分组开展“秋天的村庄我们的家”的主题活动,但在分组时,生1未进行选择。经询问,原来他不想放弃被其他同学淘汰的关于村庄房屋的问题。他的疑问来自语文课文《人类的“老师”》中的薄壳结构,他觉得既然薄壳结构那么好,为什么村里的人建楼房都不采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这样的真问题难能可贵,也是最好的思维刺激物,最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尝试欲望。通过后续的探究活动,学生提出各种各样、具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观察分析,启迪思维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困难,困难也能刺激思维,但如果面临的困难让学生感觉无从下手,甚至产生消极情绪,那这样的困难并不能启迪思维。如果学生对面临的困难有过相似的经历,就会感到有能力、有方法去克服。换言之,要想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就必须有丰富的资料信息或相似经历做基础,像村庄房屋这类熟悉的事物,学生可以进行直接观察。

生1利用直接经验,先对村里四个组的房屋进行观察,发现十年以上的房屋几乎都采用平顶,十年以下的楼房都是两坡顶,因此到网上了解薄壳结构的详细信息。在此类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到位,因为通过网络查阅、访谈等途径得来的间接经验不能直接应用,需要通过分析整理,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3.应用验证,形成理性思维

要想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发生”,教师必须让学生理清目前所具备的解决问题的条件,从而寻找解决的办法。薄壳结构是否真的像课文中所描述的那样?生1为了验证其真实性,寻求擅长木工活的爸爸的帮助,制作了几个一样大小的正方体木盒。在教师的指导下,他用同样材质的铁丝做成平面顶、两坡顶和薄壳结构三种“屋顶”,分别放置在正方体木盒上,再在顶上放置重物。通过实验,他发现薄壳结构最耐压。

当学生通过实验得到一个结论时,并不是本次研究活动的终点,探究活动的本质是和生活相联系,使所获得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生1带着实验结论,采访村里负责村民建房的干事,了解薄壳结构不被村民们采用的原因。原来,村民们算的是经济账,近年来平顶的房屋已退出村庄,因为这种结构保温散热都不佳,尤其是夏季,顶层的温度非常高,不适宜居住。两坡顶楼房之所以盛行,是因为从美观度上来说要优于平顶,而且顶层隔热效果好。虽然利用薄壳结构可以设计出如别墅一般漂亮、新颖的造型,但它费工、费料,拿同样建筑面积的农村二层楼房来说,仅是建成未装修的毛坯房,人工和材料成本就有近十万元的差距。

通过探索,学生的知识有了真正的增长和质性的丰富。把获得的感性材料通过理性分析进行恰当的概括和说明,这就是理性思维的形成过程。

二、迂回式,展现生长的光芒

未成熟状态是学生生长时期的一大特点,其实,未成熟状态就是有生长的可能性,有发展的能力和向前生长的力量。在“我们是尊老敬老志愿者”的社会服务中,教师通过播放视频激发学生尊老敬老的情感,引导学生走进万家乐老年公寓开展一次有意义的服务活动。生2看了志愿者在老年公寓陪老人过重阳节的视频后,眼含泪水地说:“我爸爸的生日快到了,他太辛苦了,我想给他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我们的社会服务活动习惯性地定位为“外”,即教室之外、校门之外,而这恰恰是学生最真实、最熟悉、最贴近的生活之外。生2提出给他的爸爸过一次有意义的生日似乎偏离了这次社会服务的主题,但如果一个对家人无爱的孩子,将来能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吗?

笔者将这次社会服务活动进行调整,活动周期延长到一周,活动从为生2的爸爸策划一个有意义的生日开始,结束后再开展万家乐老年公寓社会服务。笔者把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合作设计一份活动方案,然后向全班展示本组的独具匠心之处,由生2自行选择。调整活动进程后,社会服务“倒退”到了家庭服务,但学生其实获得了发展,提升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人不是靠喊口号,也不是通过一两次社会服务活动就能达成目标的,但每一次从学生生活情境出发、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活动都在为学生提供生长的沃土,展现学生生长的光芒。

三、交叉式,动态管理积累经验

学生的实践活动并不是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根据各小组的现实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笔者所在的学校旁有着远近闻名的樱桃谷,于是笔者开展了“美丽家乡话樱桃”的主题活动,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分成四個小组。在旺财小组紧锣密鼓地策划假期售卖活动方案时,陆续有其他小组成员要求加入,但此时重新调整小组成员不利于研究的开展。笔者考虑再三,决定将小组成员进行动态化管理,即一个学生可以参加两个小组的研究活动,这样的交叉式既不影响原来小组的活动分工,又能给学生更多的发展可能。此时旺财小组的人数超过二十人,为了提高活动效率,组内再分成四个小组,进行一场售卖自产樱桃的比赛。

在售卖樱桃挣零花钱的活动中,学会制作樱桃酒的学生在向游客介绍樱桃酒制作方法的同时搭售樱桃。如生3家里有一个规模很大的樱桃农庄,他带领同学们策划了一个“游农庄,吃特产”的摘樱桃比赛,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平时内向少语的生4在生3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为游客带路的任务。探究活动中的比赛并非是为了把学生排个次序,而是期望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提升能力的同时,借助小组的力量助推经验少、能力弱的同学。生4在生3的带领下,感受到自己可以为小组贡献力量,感受到来自团队的赞许和认可,这次活动积累的经验是他以后大胆尝试的奠基石。

(特约编辑 木 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