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李春光
[摘 要]如果我们将学校管理工作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那影响学校教育管理最为重要的三个维度就是教学管理的思想、教学管理的思路以及教学管理的策略。只有从这三个维度的起点出发,从根本上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才是真正促进学校内涵和品牌发展之道。提出要把握思想起点,夯实管理基础;把握管理起点,紧扣管理关键;把握策略起点,提升管理效益,夯实学校管理的内在基石。
[关键词]夯实基础;紧扣关键;提升效益;扣准起点;学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7-0087-02
当下,学校教育存在着两种基本现象:第一,学校管理被常规牵绊,始终围绕着最为基础的备课、教学、评价、考核等环节展开,使得管理陷入了千篇一律的尴尬局面;第二,被动接受上级行政部门所布置的要求,学校管理方面更多的精力都应付在各项检查和评比之中。如果我们将学校管理工作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那影响学校教育管理最为重要的三个维度就是教学管理的思想、教学管理的思路以及教学管理的策略。只有从这三个维度的起点出发,从根本上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才是真正促进学校内涵和品牌发展之道。
1.解决问题,展现管理价值
为了扭转学校管理始终“被常规”“被要求”的尴尬局面,有更多的空间能够展现学校自身的特色,学校管理就必须要形成以具体为导向的管理理念。学校行政人员就需要走出办公室,走进教学第一线,走进教研组和课堂,了解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这样基于一线教师的教学管理,才能紧扣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抓住教师的内在心灵,同时也抓紧了学校发展的牛鼻子。
就以教师学科作业的布置和批阅这一维度来说,这是教育教学工作最能影响教师工作质态和教学效果的关键之处,很多一线教师都将教学的精力运用在学生作业的批改上,而自主性的备课时间则相對较少。我们就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将其作为管理的主题,紧扣“学科作业布置与批阅的有效性”等话题,组织教师展开研究,并根据具体学科的不同,细化成为具体的研究小课题。
这样的研究主题就源自于学校管理的实践性问题,是教师主动参与、多维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整个过程中教师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体,而管理者就演变成了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合作者。
2.契合需要,提升管理质态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指出生命个体的内在需要是有层次的。高明的管理者总是能够将刻板的管理与人的内在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就需要从三个关注入手,将学校的管理定位于促进教师和学生“完整人生”的价值层面。第一,关注教师工作的动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关注教师和学生内在潜能和个性的快速发展;第三,关注学生内在文化心理的熏陶和基础的夯实。
比如很多青年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是非常重视的,很多时候会碍于面子等各种原因并不明显地展现出来,管理层面就需要了解教师这种内在的心理需求,将教师的成长设定为管理的重要内容,营造出人人争先、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并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学生不断地创新教育方式,引领所有的教师都能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形成教育的特色和思想,引领教师实现自我价值,感受作为人师的职业幸福。
1.在长短结合中激发成长自信
说实话,很多教师其实是乐于投身于教学改革浪潮的,但关键在于他们并没有能够看到自己的艰辛努力之下所形成的教学成果,他们在一味的疲倦和迷茫中开始质疑学校的管理。在这里提出的“长短结合”管理方式就是要在教师发展过程中将“长远规划”和“短期目标”有机统整,在解决当下的实际性问题的基础上,推动学科课程建设和自身专业化地不断发展。
鉴于此,学校管理就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强化顶层设计。在学科分析和基础性参与的同时,制定学科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长远规划,让所有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拥有明确的方向,让每位教师都达成基本的共识;其次,促进体系建设。我们要摒弃传统“管”的思想窠臼,凸显更为人性化的“理”,在制定长远规划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更为细致的“短期目标”,形成整体和部分之间的逻辑认知,引领教师能够从教学实践出发,形成自己阶段性成果,为自设的发展树立自信。
2.在点面结合中促进多维提升
学校管理是链接学校工作和教师个人的重要桥梁,更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品牌提升的重要路径。从学校管理层面来看,我们如果机械而生硬地执行行政部门的要求,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与学校自身的发展形成矛盾,甚至是冲突。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所谓的个性发展,可能就会与当下的教育有所脱节。这就需要管理者要能从平衡的角度,协调好行政部门、学校发展、学科建设和教师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在点面结合下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齐头并进。
首先,紧扣课程改革的基本核心理念和区域教育的基本规划来设置、规划学校的发展,并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丰富学校的发展特色;其次,是梳理好上下之间的联系,建构科学而和谐的学校发展体系,让教师沉浸在浓郁的学校发展环境下,再从自己实践性的角度出发,从更细微的角度来解决教学实践上的问题,达成据点研究、面上辐射的效果。
1.交互,强化做事与成人融通
教师的工作是繁忙而琐碎的,管理班级、备课上课、辅导后进生、各级比赛、课题研究等。很多管理者喜欢从做事的角度来评价教师的工作,这是行政管理上的一个典型误区。学校管理的根本性目标应该是成人,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做了多少事”“事情做得怎么样”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衡量和评价,而需要从“这些事情究竟让教师有了多少的发展”这个角度出发,在切切实实的做事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内在的发展潜力。
如我们学校就提出了教师发展的“五个一”,即每节课一篇教学后记,每周撰写一篇读书笔记,每月提交一篇教学论文,每个学期一节校级公开课,每年确定一个研究专题,我们关注的不再是教师做多少事,而是要让教师能够在做事的同时有自己的尝试、有自己的思考,从而有效地促进每一位教师内在发展能力的不断提升,让教师能够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实践反思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工作质态,逐步体悟到教育教学之“道”。
2.协同,强化管理与帮扶融通
首先是受我国传统理念的制约,学校管理体现最明显的不是专业色彩,而是所谓的“行政色彩”,比如看重上下级关系,要求教师一味地服从制度、服从规范、服从管理等;其次是关注左右性关系,将竞争看得比合作更为重要。这种色彩管理下的教育教学工作看似高效,但明显存在着后劲不足的漏洞,容易造成管理者思路僵化的弊端,使得学校的思路相对单一,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主要原因就在于很多管理者都将自己停留在权威式的管制层面。因此,我们要尝试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从原本的“管理”向“互助”转变,建设互帮互助性的管理共同体。
首先,建设学习共同体。学校可以将有经验的教师、有扎实教学能力的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使得“学习”成为每一位教师的第一要务,构建教师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其次,构建教学共同体。即将具有共同目标和共同研究主题的教师进行同质分类,通过共同研究、以课促研等方式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生长。
学校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具有艺术化的工程。我们必须要从思想、认知和策略的角度提升管理效益,让学校管理重新回到人文和科学的应然范畴之中,更好地促进学校品牌和内涵的发展,从而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生命成长服务。
(责编 韦淑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