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长江韬奋奖获得者看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问题

时间:2024-04-24

□ 文/刘 洪 罗星迪 俞舒悦

内容提要 本文梳理了长江韬奋奖历届(1991-2016)获奖者的基本情况、教育背景、个人经历等数据,分析了他们成才的重要因素:始终保持新闻理想和新闻热情、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与人文关怀、强烈的革故鼎新意识和过硬的文字功底。获奖者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是:“三基”育人理念不能松、核心课程是成才的坚实基础以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范长江新闻奖”和“韬奋新闻奖”分别创办于1991年和1993年,是全国新闻记者和编辑的最高奖。截至2016年共举办了14届,共有274人获奖。他们是55万新闻工作者中的佼佼者。毫无疑问,他们的成长之路对高校培养传媒人才的启示是令人信服的标杆和参照。

一、历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基本数据分析

(一)获奖者的年龄及性别构成

在274名获奖者中,男性为22 2人,占8 1%,女性为5 2人,占19%。获奖者中有5人资料缺失,其余26 9人中,34岁及以下(青年)10人,占3.7%,35岁到59岁(中年)2 5 1人,占9 3.3%,60岁以上(老年)8人,占2.9%。

(二)获奖者的新闻工龄

根据“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 0小时。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再去掉每年11天的法定节假日,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以上。获奖者中新闻工龄最短为8年,最长4 1年。因此,本文以每十年为单位进行数据分析。

通过公开数据能够查询到有效新闻工龄的获奖者共有26 1人,其中工龄10年以内的获奖人数为3人,占1.1%;工龄10—19年的7 7人,占29.5%;工龄20—29年的112人,占4 2.9%;工龄30—3 9年的6 6人,占2 5.2%;工龄40年以上的3人,占1.1%。数据显示,新闻工作者在获得最高荣誉之前,绝大部分都经过了长期的行业熏陶,经历了多年的实践磨砺。可以说,千锤百炼始成才。

(三)获奖者的学历及专业构成

获奖者中,有学历资料的239人,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1 7人(因入伍、插队、参加朝鲜战争等原因),另有18人的学历资料无法获取。其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11人,占4.6%,大专学历7人,占2.9%,本科学历(含函授、自考)1 7 0人,占7 1.1%,硕士研究生(含在职研究生)4 4人,占18.4%,博士7人,占2.9%。

获奖者中,有明确专业的21 6人,其余 5 8人无法查获,具体原因如下:11人为高中及以下学历,无具体专业划分;1 7人因插队、入伍、参加朝鲜战争等原因,未接受正规教育;18人的学历信息缺失,无法考证;12人可以调查到其具体毕业院校,但无法核实所学专业。

由该组数据得出[1]:超过8 7%的获奖者至少接受过大学本科教育,其中,有三分之一出身于新闻专业,三分之一出身于中国语言文学即中文专业。可见,本科阶段的专业教育在获奖者成才过程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二、长江韬奋奖获奖者成才因素分析

(一)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与人文关怀

坚定的政治信仰,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有了它,在新闻报道中,就能做到耳聪目明,不被浮云遮望眼。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历次获奖者的作品(事迹)无不充满着浓郁的人文关怀,概括起来有:敬畏生命,关爱生命,人人平等的意识。其次,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始终将落脚点放在人民身上,及时报道社会上的真善美。

坚守真实,服从真理。在名利诱惑、权势威逼,甚至生命威胁面前,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中国安全生产报社驻湖南记者黄雄,2003年为曝光新化县桑梓镇瞒报的多起煤矿事故,受到生命威胁,仍乔装打扮,只身深入现场采访;200 6年,他又采写了关于湖南郴州官煤勾结的系列报道,面对钱权诱惑,丝毫不动摇和退却。第六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重庆日报》记者罗成友,心系农民生活,深入基层,每年在农村采访的时间都在300天以上,90%左右的稿件,都是在农村现场采写的,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们称他为“农民记者”。

(二)始终保持新闻理想和新闻热情

获奖者在介绍个人事迹时,几乎都强调自己始终保持新闻理想和新闻热情。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保持新闻热情,就有了积极投入、乐意奉献的意愿,就有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愿望。

第11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贺延光,虽初中毕业后就插队,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育,但因为始终拥有新闻热情,多次采访重大事件,如对越自卫反击战、十一届亚运会、1991华东水灾、1997年香港回归、1998长江抗洪、广西边境大排雷、悉尼奥运会、内蒙古大雁煤矿爆炸、新疆巴楚地震、北京S AR S事件等,在胡锦涛与连战历史性会见中,贺延光和其他媒体摄影记者一样,提前几天就接到了拍摄胡锦涛与连战会见的任务。如何拍出一张“用图说话”的照片?贺延光反复思考,做足了功课,终于拍摄出“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的惊世之作,他也因此成为国内新闻界惟一一位既获摄影一等奖又获文字特别奖的平面媒体记者。

第1 3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四川日报社王沛,为了专心做好新闻,主动辞去自己的行政职位,多次放弃出国考察和报社安排的休假,将自己的全部热情和心血倾注在新闻事业上;第12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辽宁日报》总编辑孙刚上午被确诊为肺部恶性肿瘤,下午回到单位还和往常一样主持例行谈稿会,把次日头版稿件安排得妥妥当当,手术后18天就开始值夜班。

几乎每一位获奖者无一不是始终保持新闻理想和新闻热情,唯此,才能在长期、平凡的新闻实践中做出令人钦佩的业绩。

(三)具有强烈的革故鼎新意识

如果说革故鼎新体现在具体新闻稿件的采制中,更多的是一种“器”和“术”的表现,那么对媒体的管理者而言,则多以“道”和“学”的面貌出现。

颇具代表性的是第八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原湖南电视台台长魏文彬,面对困局,他深入思考:“妨碍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关键在哪里?在我们的头脑里,在我们的思想上,在我们的观念中。因此,创新体制,一定要做到脑筋大转变,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要打破精神枷锁,冲破思想的藩篱,走出观念的误区。”为此,他以娱乐为抓手,以亲民为落脚点,建立全新的竞争体制,对湖南电视台进行了深刻的变革,让“电视湘军”异军突起。

他们中还有带领南方日报传媒集团走向成功的杨兴锋,开启都市报、晚报新时代的《楚天都市报》杨卫平、《扬子晚报》朱铭佐等,正是他们在各自具体的管理层面的革故鼎新,迎来了媒体发展的新格局,

(四)具有过硬的文字功底

所有获奖者,不管是否有学历、是否受过专业教育,其文字表达能力都非常过硬;不管是从事单一的文字媒介,还是图文并茂的电视,其文字表达都具有准确、易懂和深刻的特征。新闻工作者从事的是“记录当代史”的工作,只有驾驭了文字,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抽出报道的主线,扭住不放,为推动社会进步出力献策。

三、对当下高校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三基”育人理念不能松

在网络数字技术的引领下,新的媒介形态快速更迭,层出不穷,昔日高大上的“堂前燕”,已经飞入了网民的“寻常家”。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三基”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理念遭到空前挑战,高校传媒人才教育也面临变革与坚守、适应与扬弃的两难选择。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应用型、全媒体人才的各类新理念应运而生。从传媒产业发展来看,这种侧重“术”与“器”的人才培养理念表面看来都有道理,甚至都有“立竿见影”的功效,但存在缺乏后劲的缺陷。因为传媒业是从事精神生产和创意文化的产业,其特性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为广博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文化素养,才能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形态展现自己独特的作品,进而赢得社会的认可。

这点在获奖者身上已经得到充分体现。回顾他们经历的这30年,正是中国媒体形态和传播理念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从“铅与火”到“光与电”,从“四级办电视”到“人人都有麦克风”,从“读者”到“用户”。可以说,他们当年所受的教育,无论从理论、知识到技能,并没有完全预见媒体发展之所需,也没有做好专业储备,何以他们能在工作中表现出强大的适应性,能够驾驭新情况、战胜各种困难、迎来事业与人生的辉煌?

19 8 3年中央确立了四级办电视的方针,各台对电视专业人才的渴望一点也不亚于现在对新媒体人才的渴望。当时的高校只有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和各省的广播电视学校(中专),电视人才培养的速度与数量远远无法满足社会发展所需,于是工人出身的张以庆、演员出身的关中、学音乐的陈国望、学外语的冯存礼,以及非科班出身的冯晨、郑鸣、肖亚光、马国力等开始“触电”,凭借在校期间打下的坚实而非专业的“三基”功力,奋力在全新的电视领域攀登,最后都达到了事业的巅峰。如果从“学”与“用”的角度来看,他们所“学”非所“用”,但他们在学习看似“陈旧”知识的同时,练就了扎实的文字功底与自学能力;在学习看似“过时”的理论时,练就了辩证看问题的角度、广度与深度。当他们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凭着对新闻事业的热爱,自学能力迅速补齐相关专业知识,并以一个不低于专业者的水平出现在公众面前。

(二)核心课程是成才的坚实基础

在21 6位获奖者中,有7 9位本科为新闻专业,其中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三所学校数量最多。查阅这三所高校的新闻学专业的培养方案,[2]其核心课程仍为传统的新闻学概论、中外新闻史、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和摄影等为主,人大新闻学院更是列出20多门核心课程,为鼓励上核心课程的教师专心本科教学,制定了特殊资助政策。学生的实习也都是在理论课程结束后才进行,并没有过分重视业务技能的训练,却能培养出最多的获奖者。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前院长张昆认为:“如果过分强调对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会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理论功底不扎实、看问题浮于表面的后果”。[3]在当代中国,高校新闻教育的基本使命是在尊重教育规律和新闻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培养拥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强烈的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够独立思考,精通新闻传播业务的新闻人才。同时,注重学生精神塑造与人文情怀的教育,培养大局观,心怀世界,才能够赋予其作品灵魂,使作品具有强大的精神内核,真正拥有关怀人类命运的情怀。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近三分之一的获奖者其本科所学专业并不是新闻专业,甚至有4 6人没有读过本科,但他们同样能够获得新闻领域的最高奖项,从他们身上我们看见了新闻从业者所必备的素质——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如第10届获奖者舒斌,毕业于湘潭大学外语系,却在2000年筹建湖南红网,成为当时在全国甚至海外都颇具影响的地方平台。第11届获奖者张泉灵,毕业于北京大学德语系,在央视主持人的岗位上取得突出成就,她创办的《泉灵看两会》节目,以两会期间的人民大会堂为核心采访区域,用主持人视角,个性化地报道两会,成为当年两会期间一大亮点。从他们的自我回顾中,无不强调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从高校培养人才的角度看,必须有意识地将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纳入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它不是一门课程或某个环节就能解决的问题。从高校管理者角度来说,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 20年)》,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要务,人才评价切忌一刀切,对于跨学科的人才,切忌“年终报告”再三强调很重要,实际评价“知识很散”另一套。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来看,必须坚持多元化,即课程体系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的集合体。像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1 30多门,北京大学也开设了12 0多门。此外,教材本土化、视野国际化和考核过程化都是课程设置时必须遵守的原则。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的讲授方法,引导学生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化解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总之,在新媒体快速发展、“双一流”建设的压力面前,检视新闻传媒界成功人士走过的路程,可以使人心明眼亮,气定神闲,知道自己哪些该有所为,甚至大为;哪些不该为。从成功者身上,亦可以清楚看出哪些是学校该做的,哪些是媒体应担的。不要将这两者混在一起。

【注释】

[1] 在对获奖者的数据进行分析时,部分获奖者由于获奖时间较久或是个人获奖材料不全,无法纳入有效数据,因此在后续的分析中,均以有效数据进行分析。

[2]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人才培养方案》2013年版、《中国传媒大学人才培养方案》2016年版、《武汉大学新闻学人才培养方案》2016年版。

[3] 张昆:《三思新闻教育》,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31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