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2017新闻传播活动的10张面孔——规范化、智能化与范式创新

时间:2024-04-24

□ 文/李 璐

2017年,在互联网+大潮的推动下,我国新闻传播事业改革持续推进,在战略布局上积极谋划,积极应用新技术手段、努力拓宽媒介渠道,继续开展媒介融合实践,以积极姿态迎接媒介生态的改变。

本文对我国2017年新闻传播现象进行梳理,选出10个现象人物,笔者称之为面孔。感觉他们代表了2017年新闻传播行业的新战略、新领域、新生态、新技术等方面的变化。

一、国家传播新战略:传播活动持续规范化,紧紧抓牢舆论主动权

(一)十九大报告对新闻传播活动提出新要求

2017年新闻传播界的第一张面孔无疑是***总书记。2017年,《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加速在国际新闻界开疆拓土,全力讲好“中国故事”,重点在移动端排兵布阵,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10月18日***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明的网络空间。”十九大报告对新闻传播活动提出新要求:重视传播手段、重视传播技术、方式创新,重视网络环境治理。这是党的十九大重要理论成果的组成部分,也是对当代新闻传播活动的新论断、新思维。

国家战略的调整,预示着我国新闻传播行业今后的发展道路将沿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增强新时代传媒本领,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二)主动进行舆论引导的成功范例:吴京《战狼2》

国家战略重心的转移,意味着新闻传播、文化传播方式的变化。舆论引导方式的转变使我们看到了2017年新闻、文化传播活动的第二幅面孔:吴京和《战狼2》。国产主旋律电影《战狼2》自2017年7月27日上映到10月20日,共计播放了83天,累计票房56.8亿元,观影人次达1.59亿,成功跻身全球电影票房TOP100。这一事实本身就是个大新闻。我认为,《战狼2》是国家层面上对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作出改变的有益尝试。文化自信首先要创新传播的方法。

《战狼2》的成功不但摆脱了过去主旋律作品叫好不叫座的情况,也引发人们对舆论引导内容创新的思考:使用特定方式制作完成的主旋律媒介产品,依旧可以取得高票房、高回报。不管媒体发展处于何种程度,也不管媒体形态呈现何种变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凝聚社会共识、弘扬核心价值,这都是我国新闻传播行业的基本任务。而那些把准了时代脉搏,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优质内容,必将获得媒介市场的认可。《战狼2》的大卖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在媒体融合关键期,舆论引导的基本路径:坚持工匠精神,将媒介生产最大限度与用户需求精准对接;创新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社会主流价值。

二、媒介研究新领域:全球视野构建中国特色体系,面向未来融通新兴传播科技

(一)中国特色新闻学体系研究的推动者:陈昌凤

2017年新闻传播界的第三张面孔是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教授。年初之时,陈昌凤教授就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撰文强调,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新闻传播语态革新不只是一种叙述方式的变化,它从内容到形式,都透着一种传播态度和情感。

在2017年8月召开的“中国新闻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的开幕式上更强调:“以国际之视野,持中国之立场,新闻学与传播学在国家发展战略中,逐渐彰显出中国学派。学科的范畴、理念、范式吐故纳新,教育和学术成果丰硕,几代学者齐心协力,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学教研体系。”

“中国新闻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题全方向、全领域覆盖了几乎所有的新闻传播学论题,是为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面向未来中国的全球定位,思考中国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道路,是对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体系的建立的一次大阅兵。

□ 本文作者,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博士李璐在演讲中。

年末,在西安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传媒法治建设高峰论坛”,围绕转型与重构新传媒生态中国的话题业界和学界专家进行了广泛讨论。下半年学界的论坛、研讨也相当密集。如果说上半年的新闻传播学界是在进行理论、制度的研讨,力图建立一套正确的、适用于新时代、新特征的媒介话语规则的话,那么下半年的学界则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新闻传播活动中法治、生态建设、舆情监控等技术问题的解决。

(二)新兴传播技术的探路人:彭兰

2017年新闻传播界的第四张面孔是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彭兰教授。2017年初,彭兰教授撰文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推动下,媒介生态将迎来新一轮洗牌,媒体将逐步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以彭兰教授为代表的研究群体2017年开始将目光投向新技术的产生与应用引发我国传媒生产实践的变革和市场结构的再造,将更多研究精力和资源转向以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技术为依托的智慧媒体,将研究的重心落于媒介智能技术的应用重塑人与媒体、人与信息的关系,探讨媒体无论是在内容选择、产品形态、用户体验,还是经营流程上都将面临的颠覆和重构。强调人与机器协同发展,更好地利用新技术手段进行媒介内容的优化生产,将成为2017年以后的新闻传播学界研究的中心议题。

三、媒介发展新生态:机构重组加快布局,融合转型成为共识

2017年,机构重组和转型融合仍是我国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关键词。传统媒体发展的困境集中表现在一些报纸休刊停刊、广告额下滑、人员流失等方面。2017年元旦,《东方早报》和《京华时报》两家重量级的都市报纸宣布停刊,到12月1日《楚天金报》宣布休刊,全年共有6份报纸以不同形式停刊。

(一)“一张全家福”释放的供给侧改革信号

我们要说的第五张面孔是一张全家福。2016年12月30日夜,最后一次值班的《京华时报》夜班编辑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拍下了一张全家福。面对着第二天就要停刊的报纸,似乎每个人都五味杂陈。《京华时报》停刊,在业内引发不小震动,给从业者带来强烈的观念冲击。作为2001年创刊的老牌都市报纸,到因为经营困难被迫停刊,理性来看,这是报业市场结构调整的一个信号:报纸媒体的供给侧改革在2017年迫在眉睫。

《京华时报》的停刊是一种新闻行业整体性供给侧调整,主要面向传统媒介生产者,着重从新闻供给角度进行结构性改革。从长期来看,这种“供给侧”调整还将持续和深入。

(二)媒介转型融合的先行者

而我们要说的第六张面孔,恰恰是另一份停刊的报纸:《东方早报》。作为上海报业集团旗下一份十数年历史的报纸,一度发行量达到30万份,却在危机来临之时,主动试水转型新媒体。将原有的新闻报道功能全部转移到澎湃新闻网,实体报纸以适当的电子或书刊形式存在。

传统媒体的危机并非第一次发生,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遭遇颠覆的程度会变得更深、范围更广。《东方早报》作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一份优秀纸媒,有着优质的采编人员和内容资源,这也是传统纸媒普遍存在的优势。在转型过程中,传统媒体在继续发挥内容优势的同时,要注意对于新媒体平台和技术的利用。《东方早报》转型澎湃新闻平台,需要带来的优质内容符合澎湃新闻一直对原创内容的追求,而澎湃新闻也是一个前景可观的新媒体平台。

《东方早报》的主动转型意味着传统媒介由仅仅只是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自身信息转向“内容+平台+技术”的资源合力。在用户为王时代,先进的媒介技术可以帮助传统媒介更了解用户、便于用户分享并根据用户需求改进用户体验。传统媒体对互联网的融合由一种资源相互利用的简单融合,转向技术层面与信息传播层面的绝对互联网化式的绝对融合。

四、媒介产业新大陆:建构全新利益链条,重视社交媒体互动

(一)网络视频产业链终端的符号性人物

第七张面孔是在郑州人民公园尬舞的“红毛皇帝”顾东林。2017年上半年,平时经营自己的理发店,周末去郑州人民公园跳舞的顾东林突然发现自己火了。他在各大网络直播平台上的账号拥有了近百万的关注者。

与网络直播采用相近的产业链模式的是网络短视频产业。11月8日吴咏宁在长沙尝试高空极限挑战时失手坠亡。而这个20多岁的小伙子之所以频频冒着生命危险在各个高层建筑进行无保护措施的高空极限挑战是为了拍摄视频上传到其快手账户。截止到出事时为止,吴咏宁的快手账号上粉丝数量已突破百万。

为了获得粉丝更多打赏,吴咏宁最终以血淋淋的悲剧撕开了直播行业的一角黑幕。这种带血的直播真该管管了,人民网的微评一语中的。

2017年一条全新的网络直播和网络短视频产业链展现在了业界面前。这条产业链的上游是由UGC(用户生产内容)、UPGC(主播与平台共同生产)以及PGC(专业生产内容)共同构成了平台的内容形态;产业链的中游是秀场直播、游戏直播和泛娱乐直播为直播平台的主要形态,2017年后期,“直播+”拓展了直播平台的形态外延;产业链的下游才是我们所看到的网络主播和视频提供者。他们依靠打赏机制和流量广告两种方式实现注意力变现,打赏和平台分成是主播收入的主要来源。

2017年是互联网视频平台井喷的一年,随着市场的选择,视频平台的内容生产从低俗化、同质化逐渐向精细化、专业化、垂直化发展。在发展中主动探索与其他行业的融合,视频的拍摄者通过独特的视角探寻更加直接的叙事方式,便于吸引年轻一代受众。截自到2017年12月,我国已有各类网络视频平台200余家,日均活跃用户近1亿人,网络视频产业2017年的产值可能达到400亿。在用户规模实现量的突破后,未来如何通过资源整合更好地实现“直播+”质的转变,加强政策监管和行业自律,让直播平台发展趋于规范化,是接下来网络视频直播平台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

(二)社交互动发展的佼佼者

第八张面孔是罗振宇。罗振宇是知名微信公众号《罗辑思维》的创始人。2017年7月18日其创办的以《罗辑思维》为名的网络视频脱口秀、微信公众号、APP客户端拟在C轮资本市场上融资9.6亿元,目前估值约70亿元。《罗辑思维》的成果与其说是罗振宇的成果,不如说是微信的成果。是微信数年来孜孜以恒地强调分享,强调交互化的成果。目前,微信与QQ是我国仅有的月活跃用户超5亿的APP。

罗振宇的成功是微信基于人际交往方式之下的盈利模式的成功。微信的本质是基于强关系之下的人际交往,微信公众号强于打造一个连接各方用户群体的生态圈,为人们提供互动机制。早在2012年微信平台就向第三方用户开放准入接口,希望通过用户创作精品内容,实现平台的开放性,来探索流量变现。但是由于使用用户的数量问题,效果并不明显。2017年,微信在国内社交媒体中第一个实现了活跃用户5亿的目标。以平台形式将各方的群体需求和供给相连接,这就相当于建成了一个互动媒介生态圈,这是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实现大规模盈利的根本前提。2017年的《罗辑思维》是互联网媒体普遍强调的“流量变现”的现实表现。与大众传播下的规模经济模式不同,未来社群组织的生存将遵循范围经济的逻辑,即:强调数量的优势和人群信息交互的优势来创造经济价值。

五、媒介进步的新起点:产业的智能化重构,技术与内容的融合

(一)媒介产业的智能化重构者

第九张面孔叫Xiaomingbot,又叫张小明,但它却不是一个人,甚至没有一个实体的存在。它是今日头条公司2016年投入使用的人工智能程序。在里约奥运会期间,它共制作了457篇球类比赛的赛事报道,每天30篇以上。不仅包括了从小组赛到决赛的所有赛事,而且其几乎与电视直播同时的发稿速度,也让人惊叹。在当时它还只是一个简单的写稿模块,仅仅只能完成财经类和体育类简单报道,且写出的稿件只能对事实做最基本的描述。

2017年是公认的人工智能商业化元年,现在的“张小明”是一套由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智能算法、深度学习等智能技术组成的复杂系统。通过大数据抓取技术和智能算法它能够将用户的好奇点与内容匹配,通过数据源分析和深度学习技术攫取用户兴趣点。未来,它们与媒介产业链中任何一个模块、一种元素、一个流程的 创新组合,都将引发一场“爆炸”,并催生出各种截然不同于以往的智能媒体新业态,智能媒体正在并将继续刷新媒介产业的传播景观。

(二)媒介产业技术与内容的融合者:新媒介

2017年的新闻传播行业的第十张面孔是新媒介。与其他日渐清晰的九张面孔不同,2017年所谓新媒介的面孔还藏在面纱之后。这张面纱是由日渐精进的媒介技术与不断变化的媒介形态交织而成。每一种新媒介技术的出现都会带来新的媒介形态,引发新的媒介内容生产变革,并开创新的媒介内容生产。人工智能、大数据、VR都是2017年大发展的媒介技术,技术与媒介生产方式的融合,改变了媒介生产者的角色、媒介内容生产的标准以及媒介生产的形态。新闻媒体依托技术途径,实现不同媒体平台的融通;同时发挥传统媒体的既有优势,提升传播能力。

2017年前的新闻传播媒介是以人为主导的媒体,2017年的新闻传播媒介是技术化的媒介,2017年后机器及各种智能物体都有媒体化的可能。媒介自身之间的边界也将消融。原本所谓的单一媒介,或新媒介的形象将会不断地模糊化。未来技术条件下,不同的媒体业务模式将共同使用一种或几种媒介技术,以媒介技术来区分媒介形式或媒介属性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