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玩转课本剧,助力口语表达

时间:2024-05-08

戴晓湘

[摘 要]课本剧,就是以课本内容为脚本的话剧,表演课本剧,首先需要选定一篇课文,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改编,再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表演剧情。通过表演课本剧,学生不但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因为表演的需要,会反复阅读课文,推敲具体内容,也就能更加精准地掌握课文呈现的主题思想,感悟也就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也都得到了发展。玩转课本剧,既是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的需要,也是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需要。

[关键词]课本剧创编;口语表达;直观合作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13-0093-03

课本剧是针对所学课文,通过创设情景,表演角色来深化学习内容的一种话剧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创编课本剧,能够促使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揣摩人物特点,设计台词和动作等;演绎课本剧,需要学生分析揣摩人物心理,反复推敲前后情节,排练时大家必须全身心地投入。玩转课本剧,不但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演绎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语文统编教材中选编了许多故事类文本,很多都可以改编成课本剧,根据课文内容创编课本剧,对熟悉的内容进行创造性表演,学生都乐意去做。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为学生提供玩转课本剧的交流平台,让学生把课文内容改编成自己喜欢的方式演绎出来,在团队通力合作中擦出智慧的火花,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本文以三年级上册课本内容为例,谈谈学生借助表演课本剧助力口语表达的具体策略。

一、借助课本剧,树立口语表达的勇气

有些学生不敢在集体场所大声发言,课堂上一站起来回答问题就会感到异常紧张,脸红耳赤、心跳加速,把原本想要说的话全给忘了,或是结结巴巴,前言不搭后语,这些都跟胆量有关。说话的胆量需要锻炼,课本剧的表演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练习的平台,学生参与课本剧的排练,就会逐渐克服胆怯的心理,逐步增强大胆说话的勇气和树立大胆说话的信心。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童话,讲述了红头蟋蟀在和好朋友青头蟋蟀捉迷藏的时候不小心被牛吞进了肚子里,后来在好朋友的帮助下成功地从牛肚子里逃脱出来的故事。这则童话故事的情节大多是在紅头蟋蟀和青头蟋蟀的对话中发展进行的,很适合学生开展课本剧的表演。课堂上,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练习,一位学生扮演红头蟋蟀,一位学生扮演青头蟋蟀,其他学生扮演牛和旁白者。排练的时候,小组内学生根据表演内容设计对话形式、表情、动作、语气等,大家互相参谋。比如红头蟋蟀在刚刚被吞进牛肚子里的时候非常惊慌,“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这里的省略号表现的是红头蟋蟀遇到突发情况时的慌乱,表演时可以微微皱起眉头,瞪大眼睛,嘴巴张开,手可以晃动,身子抖动,声音尖细而短促。而青头蟋蟀听到好朋友的求救声,也是非常着急,一下子蹦到牛背上,这个“蹦”的动作反映了他迫切想要知道红头蟋蟀的准确位置,表演的时候可以迅速地跳起来。哪知道牛尾巴一扫就把青头蟋蟀给扫下了牛背,可以用龇牙咧嘴的表情来表现青头蟋蟀被牛尾巴扫到地上的疼痛,然后他再一骨碌翻个跟头爬起来站在地上,大声提醒红头蟋蟀躲过牛的牙齿。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搭配,就能形象地表现出好朋友之间的友谊。当红头蟋蟀逃出牛口和好朋友重逢时,课文中用一个省略号表达它对好朋友的感激之情,学生就觉得应该补充一些表示感谢的话语和动作,表达的效果会更好。在推敲文本语言以后,小组内的各个成员基本对怎样表演故事内容有了清晰的认识,胆子大的学生可以先扮演红头蟋蟀和青头蟋蟀,胆子小的学生扮演次要角色,在表演完毕以后再互相交换角色表演,这样胆小的学生就会“被逼梁山”而进行表演,大声地念台词,适当地加入动作,在不知不觉中就锻炼了自己开口说话的胆量。

表演课本剧的时候必须面对观众,展示自己的言语、形象,虽然胆小的学生一开始可能会有畏难、害怕的情绪,但是通过多次演练以后,他们就会融入集体之中,逐渐忘却顾忌,积极地投入到表演中来,提高了在公众场合说话的勇气和能力。

二、借助课本剧,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表演课本剧并不是朗读课文,而是需要通过创编对话的形式来表现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因而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就要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创编,寻找适合舞台表演的口语形式进行表达,在反复的推敲和探索中,学生对语言的组织能力、表现能力、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也就得到了。

例如,《一块奶酪》讲述了蚂蚁队长如何战胜自己想偷嘴的心理的故事,故事悬念迭起,很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课本中出现的大多是蚂蚁队长说的话以及心理活动,为了把故事内容呈现在观众面前,在表演这个课本剧时,除了蚂蚁队长说话以外,学生就想到还可以加入其他蚂蚁的话语,使得课本剧的表演变成集体的作品。比如,一开始集合队伍时,蚂蚁队长宣布:“集合!”众蚂蚁马上站队、立正、报数,然后蚂蚁队长交代本次任务:“今天我们要去农庄搬运粮食。”一听到要搬运粮食,大伙儿都纷纷来了劲,有的用舌头舔舔嘴巴,有的流下了口水,有的搓了搓自己瘪瘪的肚皮,蚂蚁队长看了以后有点生气,就提高嗓门说:“大家要齐心协力,只需出力,不许偷嘴。”一只小蚂蚁非常调皮,忍不住要跟蚂蚁队长顶嘴,书上用了一个词“嘀咕”,学生认为“嘀咕”表示的意思是小声地说,在表演的时候不容易被蚂蚁队长听到,不适合在舞台上表演,于是就把这个场景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改为举手发言:“队长,要是偷嘴的是您呢?”这样改动以后,学生都觉得非常好,既能够被蚂蚁队长听到,也能够被现场观众听到,这样就增加了表演效果。文中有一句“奶酪多诱人啊”,什么是“诱人”?学生从自己吃过的蛋糕引发联想,用语言来表述众蚂蚁的表现:“这块奶酪可真香,我只要闻一闻就流口水了。”“要是我能够咬上一大口,那肯定是今天最快乐的事情了。”“这块奶酪含在嘴里肯定又软又糯,我真想马上就吃了它。”在这个故事中,蚂蚁队长的心理活动也非常丰富,他也想趁机吃掉拽下来的奶酪,但是又想到自己一开始发布的命令——不许偷嘴,可不能带头违反规定呀!为了表现蚂蚁队长的这种矛盾心理,学生就给它设计了自言自语的情节,用“要是……要是……”的句式表达它此刻内心的纠结,然后用“怎么办呢?”来表现它在急速思考对策,最后决定把奶酪让给最小的蚂蚁吃以后,用“跺脚”的动作表达了它的决定,用响亮地语言召集大伙儿集合,大声宣布:“为了不浪费粮食,我决定把奶酪渣奖励给年龄最小的蚂蚁吃。”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语言的重要时期,学生的思维又处于直观形象为主的阶段,课本剧中涉及很多对话,在表演中学生就会从各个角色出发,设计合适的语言进行表演,在学习实践中发展语言,效果就非常好。

三、借助课本剧,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优秀的口语表达离不开强大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阶段,学生在口语表达时很容易出现表述不清,颠三倒四,答非所问,啰唆重复的情况,无法清晰明了地将想法或问题表述清楚。这是因为他们的思维能力还不强,很多时候说话都是想到哪里讲到哪里,想到什么讲什么,缺乏逻辑思维加工后的理性思考,没有在脑海中构建大致的框架和清晰的条理。而编写课本剧就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疏通脉络,架构框架,锻炼思维能力的过程。

例如,《去年的树》讲述了树和小鸟是一对好朋友,天气冷了,小鸟不得不离开,它和树约定明年再回来继续唱歌给它听。可是当小鸟再回来的时候,树却不在了,于是小鸟到处寻找树,最终找到了被做成火柴的树,并唱歌给它听,实现了朋友间约定的故事。整个故事逻辑严谨,条理性强,十分讲究故事发生的顺序和故事脉络,小鸟找寻的过程暗含了树被制作成火柴的过程,一步也不能出错,顺序也不能颠倒,因此在编写课本剧的过程中,十分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開始的时候,学生编写课本剧十分顺利,学生讨论得很热烈。“开始第一幕需要交代清楚故事的背景”“之后是小鸟和树的对话,这里要体现他们感情十分要好,小鸟爱唱歌,树爱听歌,可是寒冬就要来了,小鸟要飞到很远的地方去了,它和树约定明年再回来唱歌给它听。”但是,接下来的内容他们却犯了难:“小鸟回来了,树却不见了,只剩下树根,这里怎么来呈现呢?”在课文中,小鸟回来之后发现树不见了,于是询问树根,得知是伐木工人将树砍倒运走了。如果按照文中的顺序,第二幕就应该是小鸟回来询问树根,通过树根的回答再去演树被砍伐的场景。这时候,有学生就提出了,如果用这样的顺序,剧情就会不连贯,因为树被砍伐是小鸟飞走以后发生的,并不是小鸟回来以后的事,这样呈现顺序就颠倒了,应该把树被砍伐的场景放到小鸟回来之前。于是大家又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觉得这样改编更加有条理,故事也更加连贯,于是便把第二幕变成树被伐木工人砍走运到工厂的场景,而小鸟与树根的对话则放到了第三幕。通过改编课本剧,学生积极思考,理顺了事件发生的顺序,发现按照时间顺序编排场景,更容易让人理解,反之则会让人混乱和迷惑,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解决了这个难题,接下来的编写就变得十分顺利。最后有学生提出:“我们可以加入一些改编,小女孩被小鸟和树的故事感动了,于是便种下了一颗新的树苗,或者我们还可以加入一些保护树木的内容,告诉大家不要乱砍伐树木。”在学生奇妙思维的拓展下,整个剧本的立意立马深刻了许多。

课本剧很多都是由课本中的故事改编而来,鉴于写作的需要,作者在写作中会把原本的故事线打乱,采用倒叙或者插叙的手法进行创作。而学生在改编课本剧的过程中,则需要重新将故事线进行整理,整个串联起来,让表演变得顺畅,清晰明了,生动有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到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去重现整个故事情节,进行合理编排,将故事讲清楚,讲明白,还要兼顾故事的趣味性,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

四、借助课本剧,多角度发展口语能力

课本剧的表演还需要融合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如恰当的背景布置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提高表演兴趣;加入合适的音乐,可以增加故事的表达效果;根据内容编入一段舞蹈,能使故事的情节显得更加精彩。学生把自己的特长“嵌”入课本剧中,使课本剧的表演更加引人注意,而多元化的练习也会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动手制作老屋、小猫、母鸡、蜘蛛的头饰。老屋的头饰该怎样设计呢?学生就要去寻找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一百多岁”说明老屋的年龄很大,脸上肯定布满了皱纹,“老花的眼睛”说明老屋的眼睛不再是清澈明亮的。这样,再加入想象,给老屋画上胡子、嘴巴,老屋的形象就创作出来了。学生还可以参考书上的插图,给故事中的各个角色设计出相应的头饰。戴上头饰表演,学生表演起来就更带劲了。光是嘴巴上说,难免显得单调了一点,如果插入一些“花样”,就会使剧情显得生动活泼起来。比如小猫在老屋里安心睡了一大觉以后,心里很高兴,当它从门上的破洞里跳出来时,可以插入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小猫随着音乐跳一段简短的舞蹈,表达它此时快乐的心情;当母鸡在老屋里孵出了九只小鸡以后,为了表现老母鸡高兴的心情,可以让老母鸡即兴唱一首歌,而小鸡们就在歌声中一起做游戏,欢乐的场面能给人带来很多美的享受;当小蜘蛛为了不让老屋倒下去,就给老屋讲故事,此时就让喜欢朗诵的学生在剧本中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为了演好课本剧,学生都会充分调动自己的绘画、舞蹈、演唱、朗诵等多方面的能力,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感到自己在某个方面的不足,意识到要学的内容还有很多,然后就会主动地去学习。比如为了使自己口齿伶俐,课外就练起了绕口令;看动画片时,不再只关心情节,还会主动留心动画片中的角色是如何读台词,背景是怎么布置的,音乐起到了什么效果等。在积极地探究学习中,学生的口语能力就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课本剧融旁白、朗诵、美术、舞蹈、音乐、游戏于一体,开展的是跨学科的学习,将多种学习元素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使得课本剧在语文学习中发挥了巨大的优势,从多角度发展了学生的口语能力。

课本剧的表演需要说说唱唱、跳跳蹦蹦,而这些都非常贴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因而课本剧的演出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他们带着巨大的热忱去诠释课文,表达自己的感悟,因而他们在表演中的情绪是积极的、欢快的,在表演后的收获是深刻的、难忘的。课本剧的开展使学生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地表现自己,放飞自己,锻炼自己,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参 考 文 献 ]

[1] 徐晓晓.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课本剧编演的实践研究[J].教育界,2020(41):50-51.

[2] 沈霞.课本剧,让小学语文课堂更精彩[J].新课程导学,2021(12):47-48.

[3] 惠琰.课本剧编演——为小学语文教学着色[J].求知导刊,2021(25):35-36.

(责编 韦淑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