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挖掘文本资源,巧妙迁移运用

时间:2024-05-08

吴友红

[摘 要]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往往能折射出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的手真神奇》是一篇想象作文,学生习作普遍存在想象力不足或没有根据胡思乱想的现象。是习作题难吗?显然不是。教师如果能准确领悟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充分发挥三年级下册想象习作单元的教学价值,从“用好课文资源,打开想象思路”和“做好读写迁移,构建表达范式”等方面作出努力,便能引领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关键词]习作单元;想象思路;表达范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34-0087-02

请你以下面一段话为开头,展开丰富、神奇的想象,续写《我的手真神奇》,不少于300字。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此次习作学生普遍得分不高。翻阅试卷,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而是写右手食指变成钢笔后给自己带来的烦恼,如穿衣、吃饭不方便,如睡觉醒来发现墨水弄得满床都是,只得去医院把手锯掉等;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是没有把握题意便胡思乱想,他们把自己的手想象成了“万能的手”,想变什么就变什么,想有什么就有什么,甚至有学生写:手指一点,眼前出现了一部手机,自己可以尽情玩游戏。

针对学生期末测试中的习作情况,学校召开了习作教学分析会。会上,我校三年级语文教师大多认为,此次习作命题难,不利于学生习作水平的发挥。理由大致有二:一是三年级学生刚学习写作,审题能力差,不会围绕“神奇”来组织材料,建议命题方向可以写一件事或一个人;二是学生想象力不够丰富,思维不够清晰,没有教师的引导,想象续写便无从下手。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不妨从学生已有的习作知识和能力作一简要分析。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课标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的写话、习作要求中分別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统编教材非常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从二年级开始,到三年级结束,教材中以想象为语文要素的阅读、写作内容便多次呈现。学生通过多次阅读训练和练笔实践,已逐步掌握了边读句子边想象画面,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初步具备了运用想象写句子、写故事的能力。尤其是三年级下册,教材还安排了想象的习作单元,集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表达能力。

在循序渐进的“想象力”序列培养后,学生大多对想象有了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也具备了一定的想象能力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说,《我的手真神奇》作为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的习作命题十分贴合学生实际,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既然习作命题不难,为什么大多学生却写不好?笔者认为教师如果能准确领悟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充分发挥三年级下册想象习作单元的教学价值,学生习作时想象力不足或胡思乱想的局面便可避免。

一、用好课文资源,打开想象思路

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学生在写想象作文时要么止步于现实生活,想象的翅膀张不开,要么就是没有根据地“胡思乱想”。究其原因是想象的思路没有打开,不知从何想起。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习作单元便是以“大胆想象”为主题,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本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两篇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和《尾巴它有一只猫》。虽然精读课文和习作例文的教学价值有所不同,但在培养学生想象的思维上,却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宇宙的另一边》一文,作者将想象的触角伸向了宇宙的另一边,那里的一切都是这边的倒影。那边的“我”和这边的“我”生活相反,那边自然界中的事物和现象也与这边相反。天马行空的想象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奇妙无比的世界。《我变成了一棵树》讲述了 “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后的奇妙经历,想象大胆有趣。《一支铅笔的梦想》通过铅笔的五个梦想,传达出渴望自由、乐于帮助他人等正能量,并通过旁批让学生懂得豆角、丝瓜和铅笔一样,都是细长的,引导学生进行“自然、合理的想象”。《尾巴它有一只猫》颠覆惯常思维展开想象,不是猫有一只尾巴,而是尾巴有一只猫。顺着尾巴的思维,创造出了意想不到的神奇故事。

四篇课文贴近儿童生活,从不同角度引领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教师应根据课文后面的练习题和习作例文的旁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抓住写得神奇、有意思的情节,在朗读中想象画面,并抓关键词进行拓展思维,尝试创编故事,激发学生想象的思维,打开想象的思路:可以像《宇宙的另一边》那样围绕一条主线发散思维想象;可以像《我变成了一棵树》那样顺着故事情节想象;可以像《一支铅笔的梦想》那样抓住事物特点,从多个角度展开想象;也可以像《尾巴它有一只猫》那样运用逆向思维反着想象。通过对学生想象思维的培养,学生便可放飞想象的翅膀,大胆创造出自己丰富的想象世界,同时初步了解要联系事物特点,使想象自然、合理。

二、做好读写迁移,构建表达范式

有了想象的思维,但不知如何表达是学生习作的又一问题。中年段的习作目标重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重点进行段的教学,要求“能按要求连贯地写一段话,把意思写清楚”。因此,掌握段落结构和习得语言形式尤为重要。习作单元中的课文,语言比较浅显,结构相对简单,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易于模仿,是学生学习表达的范例。如学习了《宇宙的另一边》,学生可以模仿本文围绕一条主线(一个意思)“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展开,用连续的问句表达自己想象的写法。《我变成了一棵树》一文则给学生提供了“想变成什么?变了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的写作思路。《一支铅笔的梦想》中描写了一支“老憋在抽屉里”的铅笔的梦想:溜出教室、跳进荷塘、躲到菜园、来到小溪边、跑到运动场上去快乐地玩耍。每一个梦想的结尾都用“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表达出铅笔的快乐。作者用相似段落结构和相同句式来表达想象的方式值得学生借鉴。《尾巴它有一只猫》一文在一件事情里写了几个角色的表现。从这篇课文中,学生除了可以学习“反着去想象”的方法外,还可以模仿文中用相关角色一个接一个登场的方式,写出每一个角色的语言或心理活动,把想象的故事写得新奇、有趣。

综上所述,如若教师教学中关注学生已有的想象基础,预设学生写想象作文的困惑,并充分结合想象习作单元的编写特点对学生进行想象思路的拓展,表达方法的习得,再通过课后拓展、“初试身手”的练说和单元习作练笔,学生写好《我的手真神奇》完全不是难事。学生可以根据开头提示的信息想象“右手食指变成钢笔”以后发生的故事,写出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可以用并列的结构写写右手食指变成钢笔,变成尺子,变成长橡皮等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带来的方便,每个想象的结尾用上相同的句式“我的手真神奇”;还可以让手指变成拐杖帮助老人过马路,变成长棍子帮助小妹妹挑下挂在树上的风筝……习作成了学生放飞想象、实现美好愿望的舞台。学生用手中的笔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不仅感受到想象的魅力,还张扬了个性,享受到了表达的乐趣,同时很好地落实了写作育人目标。

“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往往能折射出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巴尔扎克曾说过:“反躬自省和沉思默想只会充实我们的头脑。”作为一名教师,最需要的是反躬自省的能力。当我们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了典型问题,首先应该自我反省:是我的教学出问题了吗?问题出在哪儿?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及时弥补前期教学指导过程中的不足,引领学生走上正确的语文学习道路,踏踏实实地培养起学生各种语文素养。

(责编 韦淑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