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童书阅读:在“读”与“写”中走个来回

时间:2024-05-08

李海红

[摘 要] 不断推进的书香校园建设,让童书阅读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由于缺少专业的指导,学生的阅读虽有量的递增,却无质的变化,习作水平也没有明显的提高。对童书的阅读指导,教师可通过预测、统整、提问、争辩四种策略来保证阅读的质量,通过抓住童书的留白处、与生活的契合点、语言的精彩处、想象的发散点来作为学生表达的 “支点”,努力让童书成为促进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一把金钥匙。

[关键词]童书阅读;阅读策略;语言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9-0015-03

近年来,随着书香校园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儿童文学作品(以下简称童书)已进入学生的视野。沈石溪的《第七条猎狗》《狼王梦》,张之路的《霹雳贝贝》《足球大侠》《会飞的狗》,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开心男孩》以及“纽伯瑞文学奖”中的大量作品,都成为学生抽屉里的重要之物,学生阅读的热情也很高。

但仔细思考,阅读兴致的背后,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第一,部分教师及家长一味地追求阅读的数量,在量上做比较,没有引导学生细读、深读,导致学生阅读的层次缺乏深入。第二,部分教师注重的是阅读享受,忽视了语言运用训练,结果学生只了解故事情节,文章的语言特色、表达方式一概不知。第三,很多教师口头上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但实际操作策略却只是机械地摘录好词好句、写读后感,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造成了阅读效率的低下。因此,目前很多学生阅读的量虽有递增,但理解、感悟的能力却没有质的变化,习作仍然出现内容虚假、情感不真、语言表达贫乏等现象。怎样让童书阅读与习作表达有效结合,既能让学生尽情享受阅读的快乐,又能依托童书的资源,为学生的言语表达找到“支点”呢?我思索并实践着。

一、策略阅读:保证阅读质量

台湾赵镜中老师曾做过一个有趣的比喻:“读者阅读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就好像走进了一个超市。如果身上带了很多钱(这里指的是阅读的知识与经验),就可以从超市里带走很多商品;如果囊中羞涩,自然什么也带不走。”那如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带得更多”呢?这是阅读指导的关键。

(一)预测:引发阅读期待

预测,是根据书名、插图、题目、目录或者隐含在文章里的线索,学生根据自己具备的知识、经验等对后面的内容进行推测,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各种不明显的、隐藏的信息,从而以好奇的心态投入到阅读中去。

如,阅读《不老泉》之前,我借鉴特级教师张学青老师的做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首先,我出示2002版美国电影《真爱无限》,即《不老泉》的主人公照片,让学生猜年龄。学生猜测后,我在屏幕呈现主人公的名字和年龄:杰西·塔克,104岁。学生知道后,都感到惊奇。我告诉学生这是一本书中的主人公。接着,我投影呈现故事的第一章,让学生明白故事发生在炎热的八月。然后,我又出示了炎热的八月发生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日出时,梅·塔克骑上马,赶往树间村边上的树林。每隔十年她就要往那片树林去一趟,与她的两个儿子碰头。

第二件事:中午时,树间村主人家的千金——温妮·福斯特,终于忍不住了,决定要离家出走。

第三件事:日落时,一位陌生人出现在福斯特家的大门口。他要找人,但没有说找谁。

学生快速浏览之后,我引导说:“同学们,初看这三件事好像没有什么关联,然而这三件事却发生在同一个故事里。福斯特、樹间村,就像那个摩天轮的中心轴一样,把这些事联系在了一起。它们可能有着怎样的关联呢?通过这些线索,请你预测一下,这可能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说说你的想法。”出乎意料,学生猜想的兴趣高涨!有的猜想说:“梅·塔克和儿子碰面,是为了找不老泉。途中,她正巧碰到离家出走的千金温妮。于是,她们一起前往,途中经历了很多艰难险阻。”有的猜想说:“那个陌生人也想找不老泉。为了先行一步,他设计了很多陷阱,最后以失败告终……”

猜想了故事情节,学生阅读就变得有趣多了。在阅读时,学生如果发现自己的猜测和作者写的差不多,就感到非常快乐;如果猜得不一样,他们就会进行比较、修正。这样,能有效地促进阅读质量的提高。

(二)统整:梳理小说内容

统整,就是通过一定的线索将书中的知识和重要细节通过某个话题进行组合,从而帮助阅读者形成完整的认知,提升洞察能力。统整策略的实施与运用,重点在帮助学生找到一定的线索。

如,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后,我出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漂流?鲁滨逊的一生漂流过哪些地方?都碰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么克服的?”在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很快梳理内容:搭帐篷——解决住,打猎、捕鱼、蓄养山羊、种麦——解决吃,救助、教化“星期五”——自我保护,救出船长——返回故乡。

我继续引导:“面对这重重的困难,为了让自己振作起来,不再灰心丧气,鲁滨逊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境遇与环境。他发现任何环境中都没有绝对的痛苦和绝对的幸运,他把自己当前的困境与优势一一加以比较。那他的困境与优势有哪些呢?”有一个学生进行了这样的整理。

我流落荒岛,身处困境,孤苦无依。同伴们都葬身海底,只有我还活着。

我寂寞无助,没有人和我交流。既然我没有死,也必然会摆脱目前的困境。

我与世隔绝,没有外界的信息。小岛虽然荒凉,但我还有食物,不会饿死。

我没有衣服穿,但这里天气炎热,根本不用穿衣服。

我无法抵御人类或野兽的袭击,但至今在岛上我还没有见过猛兽。

这里没有船只经过,没有人能够解救我。我从船上获取许多有用的东西,使我能够活下来。

从学生的整理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已经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零碎内容进行了整合、梳理、归纳,将主要情节串联成一条线。初看,这任务好像很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学生需要先整体观照故事,然后再将散落无序的信息梳理、归纳。在整理的过程中,小说的线索一下清晰了,学生的归纳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提问:促使阅读深入

受年龄限制,儿童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对书籍的内容,他们还不能抓住全貌,只能零星地感受。因此,每开启一本新书的阅读模式时,我都要反复研读、斟酌,设计多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如,读完《夏洛的网》后,我设计了下面两个问题。一是除了“了不起”的王牌猪“光彩照人”外,就你对威尔伯的了解,你还准备让夏洛织什么字来拯救威尔伯?为什么你要选择这几个字?二是威尔伯从想出逃到享受出逃,最后又挡不住一桶泔脚的诱惑,主动回到猪圈,从中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猪?

第一个问题,需要学生从具体事件中感受威尔伯的特点。第二个问题涉及人物的心理、语言、行为等细节,学生需要细读小说的具体事例才能理解。这样,通过问题的交流,达到对情节的再梳理和对故事内容熟悉程度检测的目的。学生会因为这些针对情节的问题而更专注地阅读,甚至第二遍第三遍阅读,能避免他们走马观花,走向了童书阅读的深层次。

(四)争辩:体会童书内涵

阅读一本童书后,由于受知识和经验的影响,学生可能只收获梗概,对童书深层蕴意无法领悟。这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具有争辩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充分思考后,进行辩论。此时,教师及时的引导、点拨,能促使学生的领悟往更深层次发展。

如,《时代广场的蟋蟀》一文的最后結局是:蟋蟀柴斯特在功成名就之时做出了离开繁华的纽约的选择,希望回到宁静的郊外去,重新过上以往自由自在、想唱就唱的生活。这样的结局学生看法各异。教学时,我抓住这一内容引导他们思考:“柴斯特的选择你赞同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话题一抛出,便激起千层浪。大多数学生赞同柴斯特的选择,认为这种自在的乡村生活才是最适合它的。有部分学生提出反对意见,觉得它这样做有点不可思议,为它感到惋惜;认为它好不容易获得成功,应该留在城市,继续奋斗,争取更大的成功。

在学生激烈争论的过程中,我不断引导、点拨。最后,我用亨利猫的一句话小结:“既然柴斯特的一生是它自己的,它就应该去做它想做的事。如果成名只是让它觉得不快乐,那成名又有什么意义呢?”学生听了,都有了更深的思考。

除上述几种主要的阅读策略以外,我还经常使用推论、联结等阅读策略。有时,由于作家的个性和风格的不同,有些策略还可融合,穿插使用。其实,阅读策略使用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童书阅读,丰富他们的生活,使他们积累更多的经验,促使他们的思想不断成长、成熟。

二、融合表达:提高语言素养

儿童文学作品以儿童的视角讲述故事,反映儿童的生活与情感。但是,阅读一本童书,了解了故事情节,体悟了表达主旨,这仅仅是走出了阅读的第一步。深度阅读还需和写作紧密联系,才能提高阅读质量。潘新和教授曾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一书中指出:“不能内化为言语生命的营养和素养、不能最终外化为有价值的表现和创造——主要是言语表现和创造的阅读是无效阅读,是不得法的阅读。表现论阅读拒绝为读而读。”因此,在学生读懂童书的基础上,还需要教师依托童书,为学生找到表达的“入口”和 “支点”,使学生在阅读之后能倾吐自由之声、心灵之意,表达感动之情、心动之处。

(一)填补童书的空白处

在童书中,大部分读过便可知晓,但是有的时候由于表达的需要,有些内容并没有表达“清楚”,这就需要读者自己去填补、充实。其实,这是作家特意留下的空白。教师要及时挖掘文本的留白处,让学生立足于故事,进行想象补白。

如,彭学军的 《腰门》一书,关于铜锣失踪的内容作者并没有明示,而是安排了这样的情节:“苇林姐关了店门,去找铜锣,就算找遍所有的高山巨壑,她也要把铜锣找到。”这时,我们可让学生利用这个空白去思考、想象。有的学生想象了这样的片段:“苇林姐关了店门,开始寻找自己心爱的弟弟。她翻过高山,越过河流,走进丛林,都一无所获。但她毫不放弃,还在心里暗暗地想:我不能放弃,就算找遍天下所有的地方,我也要找到铜锣。于是,苇林就靠着这股力量继续寻找着。当她百般沮丧地回到家里,却发现铜锣倒在了门口。此时,她失声痛哭,悲伤的声音在这个乡村久久地回荡……”在作文中,我们看到学生依托童书资源,调动自己的想象,与作者一起“创作”出了完整的“文学作品”。

(二)连接生活的契合点

儿童小说往往记录的是儿童的故事。阅读时,有经验的学生就会想起与自己的生活差不多的情景,或是想到看过的故事跟这个故事的相似情境。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童书与生活的契合点,让他们把发自内心的感受写下来。

如,黄蓓佳的小说《今天我是升旗手》多处描述到升旗的场景。看到小说中林茜茜升旗时笨手笨脚,国旗被风卷走的情节时,一个学生想起自己初当升旗手的经历:“升旗的时候,昊昊负责把国旗往上放,我负责把绳子往下拉。我一开始以为这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毫不在意。开始升国旗了,在音乐声中,昊昊轻松地放着,我也默契地拉着。突然,预料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绳子被缠住了!我使劲拉,可是,不管我怎么拉,它都‘纹丝不动。我的手心有点冒汗了!为了不让自己在众目睽睽之下丢脸,我在心里一遍遍地告诉自己:‘不要慌,你能行!我把绳子使劲往外甩,一次又一次。终于,绳子被甩出来了,国旗又可以冉冉升起了!”

(三)领会语言的精彩处

童书中的语言都是作家经过艺术提炼的,既通俗明白又富有特色,它能发展儿童模仿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是儿童积累语言的最佳载体。因此,在共读童书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内容外,还应充分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语言表达。

如,《搞笑鬼王闹》一书,写一个幼儿教师教王闹写作文,说了这样一番话:有这样一个场景——一棵树,树下停着一辆摩托车,摩托车旁有个小伙子。如果不会写作文,就只能说这么几句。如果会写作文,就会这样描述:“不远处有一棵树,一棵很大的、树冠浓密的梧桐树。树下停着一辆摩托车,红白相间,崭新崭新的。摩托车的主人是个小伙子。他正站在摩托车旁,焦急地往楼上望。他在等什么人呢?”我把这段描述投影出来,引导学生品读。他们马上体会到写作文要注意描写。

无独有偶,班里有一个学生这样写日记的开头:“有只麻雀飛进了教室,它到处乱飞。”我引导学生要关注细节,注意具体的细节描写。有一个学生这样描写:“一只小巧玲珑的麻雀飞进了教室,它长着一对圆溜溜的黑眼睛,一张小尖嘴,一身褐色的羽毛。它惊恐地看着大家,在教室的半空中乱飞。一会儿撞上屋顶,一会儿撞上玻璃,真是让人着急。”其他学生听了,都笑了起来。

(四)找准想象的发散点

儿童是极富想象的群体,他们的思维不受限制,天马行空,很适合创编故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在阅读童书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挖掘文本的想象点,让学生进行创意表达。

如,读了鲁兵的《小西游记》后,学生对唐僧、孙悟空等人物印象深刻。我借机让学生进行读书交流,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一个学生结合书中人物的特点,大胆创编了《我班的新同学》。创编的文章写得很有趣味性。

孙悟空来到班里读书。上课的时候,老师教到“桃子”时,他是“口水直流三千尺”。老师一看到他的丑态,就把他罚站在走廊上。孙悟空哪能站得住,拔了根毫毛,让替身给他罚站,自己早已跑到操场上去玩了。

这样的作文既来自生活实际,又保留了人物在书中的性格,内容与学生当下的校园生活密切结合,听起来真有意思。

童书阅读,既是学生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生幸福童年的源泉。投身其中,温润的是一颗颗童心,诞生的是一个个希望与梦想,重构的是美好的童年生活。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让生动有趣的童书走进课堂,融入学生的生活,引领学生在品味、模仿、创造等活动中锤炼语言,使他们形成自己特有的表达风格;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让童书中形象鲜明的人物、清新脱俗的文字、一波三折的情节都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总之,我们要共同努力,使童书成为一把金钥匙,为学生打开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口,以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学青.帮助学生成为优秀的阅读者[J].小学语文教师,2014(增刊).

[2] 解卫军.依托童书,促进学生作文[J].小学教学研究,2011.3

[3] 李琳,张国宝.推进儿童文学阅读重构小学习作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2.10.

(责编 韦 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