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理趣结合

时间:2024-05-08

叶媛媛

[摘 要] 识字教学是整个低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学的难点。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采用字理识字与趣味识字相结合,才能有效提高识字能力。

[关键词]乐趣;字理;识字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7-0093-0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应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同时,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要尊重汉字的构字规律。汉字是有“理”的,即“字理”,其音、形、义是有意义的链接,是打通儿童理解和记忆存储之间的通道。但由于低年级孩子注意力缺失,因此,也要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

一、“字理”——探究汉字本源

“小学有音,有形,有义,三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二”(清代文学家段玉裁语)。学生错别字多的重要原因就是“音、形、义三者互不相求”。因此,我在识字教学中融入字理识字,让学生将“音、形、义”建立连接。而低年段字理识字大多以象形、会意、形声字为主。

1.象形字

如在教学《世界多美呀》一文时,大多数老师会说:“羊大为美。”通过口诀的确让孩子更加快速地记住“美”字,但孩子会不会因此在写上面一竖时会出头呢?口诀虽好,却要慎用。一味将汉字割裂开,为了记忆而记忆却忽略了汉字本身的独特意义是本末倒置的。笔者在课堂上出示一幅兽角的图片,让孩子猜猜这是什么?然后告诉他们,古人喜欢用兽角作为装饰物来打扮自己。“美”就像一位古代人将羊角戴在头上,他们觉得这样很美。这样一来,简单的讲解不仅吸引了学生,也使他们感受到汉字文化的魅力。

2.会意字

在教学二上《秋游》一课中的“追逐”一词时,有学生立刻想到“逐”右边的豕表示猪,“辶”表示人走路。那么字形和字意有何联系呢?我结合插图引导:人拿着根棍子追着小猪跑,他们翻过一座山,又一座山,跑得多累呀!这样的动作就叫作“追逐”。这样将两个会意字连接起来,既识别了字形,又悟到了字意。

3.形声字

在教学“青、蜻、睛、请、清”时,首先让学生认识字根:青。在了解“青”的字形和字义的基础上,让学生把声旁“青”与不同形旁组合成有联系的字族。它们可以变成口诀这样的记忆:有水方说清,有言去邀请,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浓,日出天气晴,有虫是蜻蜓。学生通过识声旁,加形旁的方式自主识字,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通过字理识字,让课堂上一个个方块字化作一幅幅图片,一段段动听的故事,这样被浓浓字理味浸染的课堂充满了中国风。

二、趣味,探寻儿童识字心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因此,笔者采用这样的方式激趣识字:

1.结合语境识字

巧妙利用文本,将识字与文本材料融合,使识字效率更高效。

教学《这儿真好》一文中的“荒”字,上面是草字頭,中间是死亡的亡,表示没有生命,下面是河水。教师让学生结合字形,再读读第一段,想想荒岛是怎样的?很多孩子兴趣盎然,回到文本搜寻信息,感悟到这座岛荒草丛生,只有一只小熊生活在这里,从而体会其内心的孤独。这样一来,识字和阅读理解巧妙地串联在一起,学生再读“荒”时,更增加了一份悲凉感。

2.结合儿歌、顺口溜等方式识字

儿歌和顺口溜朗朗上口,易于记忆。比如,“弟”这个字,可以这样记忆:“头戴兔耳帽,身穿弓字衣,腰杆挺得直,一脚往左踢。”通过念儿歌,学生知道了字形、字义,还指导了书写,可谓一举多得。

有的汉字比较简单,可以采用顺口溜的方式记忆,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欢乐的泼水节》一文中的“辛”和“幸”这样辨别:“辛苦一点,幸福十分。”

结合顺口溜或者编儿歌的识字教学寓教于乐,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三、“理趣结合”——探索科学识字之路

科学识字必须做到“理”“趣”结合,不可偏废一方。教师要结合学情,了解孩子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开发出各种有趣的识字方法。同时,也要把握字理识字的“度”。汉字的演变过程十分漫长,有的象形性、表意性消失了,教师要依托汉字和文本,选择适当的方法帮助孩子记字形,悟字义。有的汉字演变后比较复杂,与文本毫无联系,教师就不要特地讲解,免得产生歧义。

“字理”具有科学性,而“字趣”具有形象性。“理趣结合”应该成为低段识字教学的必然追求。

(责编 韦淑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