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时间:2024-05-08

陈薇 王晓春

[摘要]朱熹的哲理诗极具特点——不仅有诗歌的特征,而且有哲理的内涵。结合朱熹哲理诗的特点,以《观书有感》为例,从形、情、理三个方面入手,思考对策,探寻哲理诗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品质。

[关键词]哲理诗;感受;想象;对比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19)34-0071-02

朱熹的哲理诗极具特点——不仅有诗歌的特征,而且有哲理的内涵。以《观书有感》为例,全诗共两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通过文字向读者呈现了方塘这一形象,但诗背后的理却是抽象的。如何在形象和抽象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哲理诗背后的道理?这是教学的一大难点。

结合朱熹哲理诗的特点,笔者以《观书有感》为例,从形、情、理三个方面人手,思考对策,探寻哲理诗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品质。

一、关键词中悟感受,关注哲理诗外显之“形”

表象是事物外显的形象,由表才能及里。要想走到哲理诗的内里,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就要细致人微地观察事物的外显形象。形象越具体,悟出的理就越充分。

1.紧扣关键词,说感受,初识方塘

在理解古诗意思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方塘?并结合诗中的关键词说感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为生活经历、知识建构、关注角度等不同,学生对于方塘的初步感受也有所不同:有的透过“半亩”感受到方塘之小,有的透过“天光”“云影”领略到方塘之美,有的透过“鉴”“活水”体会到方塘之清……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对于方塘有不一样的认识,而这份“不一样”呈现的恰恰是方塘不同的“面”,将这些“面”整合起来,就是方塘更为完整、丰厚的表象。

2.紧扣“鉴”,看演变,再识方塘

“初识方塘”需要教师放手,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交流阅读感受,“再识方塘”则需要聚焦,聚焦一个点,慢慢深入,引导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小、清、美、静……这些都是方塘的特点,那么,哪一项特点直指表象内核呢?是清。因此,我紧扣“鉴”,开展教学:首先,出示“鉴”的小篆——()引导学生观察,右下部分是一个放在架子上的脸盆,脸盆中有水,上面是一个人在洗脸。“人”的边上是个“臣”,臣在古代指服侍别人的男子。这个男子正在服侍主人洗脸。而古人洗脸的时候喜欢照镜子。这时,我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鉴”的篆书,哪个部分是镜子呢?很快,学生关注到边上的“金”,“金”在古代就有“镜子”的意思。随后,出示我们现在所写的“鉴”,再来找一找哪个部分是镜子。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发现“金”的位置發生了变化,篆书中“金”在字的左边,而现在挪到了下边。由此可见,“鉴”之所以解释为“镜子”是有文化渊源的。

引导学生观察并解读“鉴”的古体字,不仅仅是为了理解意思,更重要的是以“鉴”为抓手,引导学生再识方塘。方塘像一面打开的镜子,可见方塘之水是何等清澈!此时,学生对于方塘的感知不再是零散的,浅层次的,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鉴”有新的解读,对方塘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二、想象画面创情景,体会哲理诗内隐之“情”

朱熹的哲理诗语言含蓄、朦胧、凝练。如果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对诗歌语言加以品味,学生很难感受方塘的意象美,更无法体会哲理诗的内隐之“情”。

诗人朱熹把看似寻常的景——天光云影融人到了诗句中,并经过语言的锤炼、情感的荡涤,幻化成一句耐人寻味的诗句——天光云影共徘徊。学古诗,不仅仅要让学生读诗句、明意思,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书本上看似简单的文字,转化成一幅幅画面。于是,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而朱熹却以方塘为镜。朱熹啊朱熹,透过铜镜般的方塘,你看到了什么?交流画面的过程中,方塘这一表象就越发丰厚了:柳枝婀娜,荇草舞动,飞鸟轻盈,蜂蝶欢快……学生通过想象逐渐丰厚方塘这一表象。这景不同于诗人所见之景,有其独一无二之美。当学生各抒己见,将自己所见之景分享给大家的时候,不知不觉中,已经进入了哲理诗的内里。先入境,而后人情,学生自然而然对这半亩方塘多了几分喜爱。

三、多元对比明写法,挖掘哲理诗内核之“理”

在这里,“理”有两种含义:一指哲理诗背后所蕴含的道理。二指朱熹哲理诗的写作特点。前者关注诗歌的言语内容,后者关注诗歌的言语形式。叶圣陶先生说:“就读的方面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咏、体味,哪里会‘真知读,哪里会‘真能读?”由此可见,分析比较是最为常见的诗歌鉴赏的方法。

1.题目和诗文对比

清代潘德舆《养一斋诗话》有言,理语不必人诗中,诗境不可出理外。如果不看题目,这似乎就是一首单纯的写景诗,全诗四个短句处处在写景。诗歌处处是景,又似乎不是景。如何让学生发现作者这一写作的玄机呢?我们要回到文本中,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语言,以诗题为切人点,将题目和诗文进行对比,很快,学生质疑——为什么整首诗都在写景,而题目却是“观书有感”呢?教师相机让学生给诗起一个题目,学生纷纷献策,观塘有感、观水有感……这时,再来对比题目和诗文,诗人将诗题定为“观书有感”,意欲何为呢?通过对比、质疑,很快拨云见日——诗人表面上写的是方塘之水,实则在写自己的读书感悟。

2.形象和抽象对比

诗歌呈现的方塘是形象生动的,而诗歌背后的理却是抽象的。当学生明白这不是一首单纯的写景诗,塘就是书,书就是塘时,就可以将两者进行对比。

课堂上,教师就要结合诗的意境,引导学生在语用中潜移默化地将书和方塘进行对比:半亩方塘一鉴开,这半亩方塘就像一本打开的书。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和云影在水塘中徘徊,在书里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之所以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人之所以聪明,有智慧,是因为不断读书。语用训练的过程是学生思维推理的过程,是在形象和抽象中寻找桥梁的过程。表面上看朱熹写的是池塘,其实上他是想告诉我们一个读书的道理啊!学生在交流中细细玩味,不知不觉,批文人情,批文入理,对于借景喻理这一写法也了解得越发透彻。

3.文本内外对比

教学中,我引入了另外一首《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引导学生加以对比,在写法上找相同。很快,学生发现,源头活水和江边春水都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景致,看来朱熹擅长透过生活中的一处景致来揭示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学到此,学生对于读书的感悟便越发深刻了,纷纷用上比喻的修辞写一句关于读书的格言,以此表达自己的所得、所思。

这样多元的对比,不仅让学生透彻地领悟哲理诗背后的“理”,而且帮助其梳理诗歌语言背后的规律。教学层层递进,润物无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哲理诗的课堂上就应该注入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形、情、理中走一个来回,只有这样才能步步深入,追寻到文字的根部。这样,语文课才会洋溢出生命的光辉!

(责编 韦淑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