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万国琴
[摘 要]首先从读徐志摩的《巴黎的鳞爪》中的《达文謇的剪影》中的一段文字引出,感慨大师们经常有异曲同工之处:身边拥有一个随时记录的小本本。接着从教师如何指导孩子用好小本本,小本本带来的积极影响:激发读书兴趣和写作灵感,培养随时积累、合作交流的习惯。倡导孩子们在口袋里放个小本本。
[关键词]小本本;读书;积累;重拾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28-0095-02
打开徐志摩的《巴黎的鳞爪》,每当读到《达文謇的剪影》中的一段文字时,我就不禁感叹:大师们经常有异曲同工之处,小本本在他们成功之路上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从《达文謇的剪影》的那段文字讲起,摘录如下:
老师(达·芬奇)说:“等你们透视学有了把握,人体的分量心里有数以后,你们上街去就得用心留意人们的姿态与行动,看他们怎样站定、走动、谈天、吵闹;看他们怎样发笑,怎样打架;看他们有这些动作时面上的神情,看来劝散他们的旁人面上的神情;看站在一边冷眼看着的人们的神情。把你看到的全用铅笔记在你的颜色纸订成的袖珍册子里,这书随你到哪儿都得带着。册子满了,再换一本;第一本摆开了,留着。保存原稿,不要损坏或是擦糊了它们:因为人体的动法是最变幻不尽的,单凭记忆是留不住的。你得把这些粗糙的底稿看作你们最好的先生。”
这是《达文謇的故事》中达文謇的学徒日记中的一段,徐先生也讲“这日记当然不是真本,但达文謇伟大奥妙的天才至少在这几页内留下一个灵活的剪影。他的艺术谈是这几百年来艺术学生们枕中的秘宝,我们应得知道一些的”。
我很赞同徐先生的观点,今天我摘下来就想告诉我的学生,要想在某一领域有突破,必须留意身边事物,特别是在学习时,多积累那就像上文中所说的袖珍册子。我通俗地把它说成“口袋里的小本本”,因为我们前辈曾流行“口袋里的小本本”。想当年,我在华东师范大学读硕士时,我的导师赵志伟先生就曾给我们讲了一个真实小故事:
三十年前,我(赵老师)在读大学时,一位外国文学教授站在讲台上,边拍口袋边对我们说:“每一位文学爱好者口袋里都应该有一个心爱的小本本,遇到好词好句随时抄下来。处处留心观察是写作的基本条件。”当时,我们听了,都会心地笑了,因为我和我的同学每人身边都有个小本本。
大师们教育他的学生都有异曲同工之处——那就是身边备一个小本本,以便积累。
当然这里所说的小本本就是我们自己写字画画用的普通袖珍本子,而不是现代化的能放在口袋里电子笔记本。由于追求时尚之风盛行,过去学生口袋里的小本本已经不常见,所以我写此文力求孩子们向前辈学习,重拾口袋里的小本本。
一、指导孩子们用好小本本
在大师的启发下,也为了讓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提高孩子的阅读量,我要求我班的每个孩子每人准备一个巴掌大小的小本本随时随地放在兜兜里。首先引导孩子们渐渐养成用小本本的习惯,在孩子们自主使用之前,我每隔两天就推荐优秀诗文及简短的美文,让孩子们抄在小本本上,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比如这一学期开学第一天我就把英国女诗人费丽西亚八岁时写的《祝妈妈生日快乐》的诗抄给孩子,让他们抄在小本本上,在爸爸妈妈生日时读给家长们听。孩子们兴趣盎然,特别对文中优美的词句,快乐的童趣充满了兴趣,家长也很感到别有一番情趣。在孩子们渐渐习惯后,我指导孩子把自己在阅读时受到启发最深的精彩词句抄下来,把自己在调查、观察事物过程中的数据、草图、关键词等记载下来,也可用一句话记下自己的阅读感悟……小本本积累的素材成为学生口语交际及写文章时的依据。
一开始,有学生不习惯,或忘记记录,或忘记带,或丢失。我就在每天晨读时检查,同座交流使用小本本的情况,教师巡视,着重表扬记录多的,有创意的,优秀的在班上展示交流并进行评选,评选出“最佳小本本”。以此来调动孩子们用小本本的积极性。在表扬之时,指导老师就顺便从书写、记录内容等方面对孩子们加强指导。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们这个小本本也越来越丰富,记录的内容不仅有自己获取的知识、有趣的故事,还有懂得的道理和努力的方向。在不知不觉中,它已经成了孩子们的小宝典和好朋友,有孩子风趣地把它叫作“百宝本”。小小记录本被大家认可和接受后,我便召开了一场“谈小记录本的用处”的主题班会,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谈论了小小记录本对他们的帮助,深感小小记录本的作用巨大。
二、小本本的积极影响
(一)激发读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本本的推广可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孩子们为了获得“最佳小本本”,读书的兴趣明显增高,每天课间在教室书架前读书的孩子多了,下课后,围在我身边的学生也多了,他们告诉我自己今天已读了哪些书,记录了哪些句子,还告诉我从中知道了哪些知识,懂得了哪个词或明白了什么道理。有时还弄几个字谜来考考我,还给我讲几个有趣的故事。为了更好地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我有意识地去接触孩子,了解孩子们读书的类型及内容,以便调动孩子的读书兴趣。
(二)养成积累习惯
有的孩子会有这样的体会:平时感到有些知识很有趣,很新鲜,可等到用时,一时又想不起来,不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因为平时没有注意随时积累。
孩子们使用小本本时,把平时在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以及与人交谈等活动时发现的好材料,随时记录下来,然后分类整理,拟上标题,并在开头编上目录。这样,不但便于查阅,而且有利于培养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秦牧老先生曾说过:“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材料的仓库,装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种,写作起来就比较容易。”这“三种仓库”,就是积累材料的三个途径。虽然我们培养的孩子不可能个个当作家,但是我们可以根据秦老的指点,让孩子们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把平时在生活中观察到的记下来,把读书时的优秀词句摘抄下来,把随时听到的、看到的记录下来,相信我们的孩子写作时就会有东西可写了,而不会觉得写文章是在“榨油”了。
(三)激发写作灵感
我还发现孩子们在小本本里记录的内容多,写作的水平也会跟着提高。平时我注意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四时景物、家庭生活、学习情况、社会见闻等,并记录在小本本上,作为写作素材,激发孩子的写作灵感。在长期积累过程中,会有偶然获得的喜悦。只要孩子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在课内外的阅读及广阔的生活中获得写作的灵感,也才会在阅读中注意充实自己,在与外界接触中内化得来的知识,从而触发孩子的灵感。下面一首小诗《春》就是我的学生2017年在《人民作家》上发表的,现摘录如下:
春天
来了!
来了!
一只只燕子飞到电缆上
用清晨的露珠
梳洗乌亮的羽毛!
春天
从燕子的嘴尖划过!
小草伸展着娇嫩的身体
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那是初生的喜悦
春天
是生的希望
慵懒了一冬的人们
脱去臃肿的棉衣
换上艳丽的外衣
春天
是人们轻盈的步伐
身轻如燕的孩子们
露出脖子伸出小手
迎着阳光飞奔
春天
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春天
来了!
来了!
这位徐同学用小本本已经成了习惯,她说写这首小诗,就是读了朱自清的《春》后,自己留意观察春天的景象,然后记录在小本子上,写时就翻翻小本子,写下了这首诗。孩子的真实感想是最可贵的。
(四)成为交流载体
读书贵在交流,与别人分享收获也是一种好的读书习惯。所以我经常提醒孩子们把自己的小本本和同学进行交流。安排适当的时机,让孩子们把小本本上的精彩记录与同学交换翻阅,实现知识共享。比如,我喜欢利用每周一节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全班进行交流使用小本本的收获和体会。在交流中,有孩子说:“我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之后,知道了我们做什么事都不要放弃,都要坚持。”有孩子说:“通过读书,我知道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意思是:只要下功夫,再粗的鐵棒也能磨成细小的针。”…… 孩子们的交流激发了读书热情,通过这样的交流孩子们的书源信息就增多了,阅读面就广了。在其中不仅增强了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梁启超先生说:一个人学生时期能否养成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是件人生大事,将影响其一生的幸福和发展。我想,孩子们的口袋里都放一本小本本,读书的兴趣和习惯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责编 韦淑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