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文本解读: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时间:2024-05-08

张菊

[摘 要]文本解读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深入探究的基础。在文本解读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进入文本中,展开自主阅读学习和体验。在课堂上,教师要营造民主的解读气氛,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并结合生活认知,展开个性解读。这样,能让学生在深度解读中建立思维认知、形成学科能力、养成学习习惯。

[关键词]文本解读;自我教育;营造氛围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25-0034-02

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是重要内容,也是教师施教的关注点。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让文本解读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以提升学生文本解读的品质。那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呢?

一、营造民主气氛

文本解读需要有良好的学习气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多种辅助手段,为学生参与文本解读提供帮助。问题设计和投放、图片视频展示与调度、插图文字阅读和思考,都能够为学生营造解读的气氛。学生对直观材料更敏感,因此教师要适时地进行引导和启发,让学生集体研讨解读文本内容,以发挥集体智慧,形成完整的文本解读认知。

要营造文本解读气氛,教师就要在教学设计上进行思考,并选择适当的方式。如,教学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的《祖父的园子》一文,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要求学生结合图片,对文本进行解读:“这些都是网络上搜集到的文本插图。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搜集相关信息,对文本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并在学习小组内进行展示交流。”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观察。在交流时,在学习小组组长的带领下,学生展开讨论,文本解读进入佳境。教师对学生的交流进行指导,使学生形成学科认知。

在这个案例之中,教师为学生准备了文本图片,目的是让学生展开细致观察,为文本解读提供信息支持。学生对直观的图片有特殊兴趣。有了观察感受之后,他们的文本解读能顺利展开。教师为学生设计的集体讨论活动,营造了文本解读的民主气氛。

二、张扬解读个性

学生学力基础、阅读悟性、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存在个体差异,因此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会呈现个性化差异。教师在具体引导时,要鼓励学生展开创意解读,让学生进行交流。在评价时,教师要有宽容之心,对学生的理解给予鼓励,肯定学生的个性学习。质疑性阅读,是文本解读的重要手段,能够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对彰显学生学习个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面对阅读文本,学生会对人物、情节、思想展开分析,形成个性见解。教师对此要给出更多的方法指导,肯定学生的个性解读和理解,让文本解读进入“百家争鸣”局面。如,解读《草船借箭》一文,在对周瑜和诸葛亮性格分析时,学生给出了不一样的解读。有的学生说,和诸葛亮相比,周瑜的思想性格更为狭隘,这样让人更加钦佩诸葛亮的为人。也有的学生说,周瑜和诸葛亮有不同个性,我们不能用现在的标准来衡量他们,由于立场观点不同,他们自然会有不同的表现。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肯定了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阅读讨论更为开放。

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个性解读,符合学生个性发展要求。在交流评价时,教师肯定了学生的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解读,这样能有效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促进其个性阅读的顺利推进。

三、启动的想象思维

文本解读不是单纯的内容解析,而要调动学生的学习想象,让学生在深度发掘中形成学科认知。在解读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他们对文本内涵和外延展开探究,以形成完善的阅读认知。在文本主旨、作者情感、主题哲理、社会意义等方向展开深入发掘,都能夠形成想象思维的起点,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文本解读需要有观照意识,对接学生的生活认知,启动学生的思维,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丰富的阅读想象,让学生在文本解读感知中形成学科认知。

学生富有想象力,需要教师给予启动,让学生在文本解读中展开关联性想象,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形成深入的体验。如,在教学《景阳冈》时,教师先与学生一起阅读文本,并提出问题:“如果武松没有喝酒,他在景阳冈上遇到了猛虎,结果会是什么样子呢?发挥你的想象,说说你的推演。”于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给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有的学生说:“如果武松没有喝酒,他的武功是可以轻松对付猛虎的,也许不用这样惊险,就能打死猛虎。”也有的学生说:“如果武松没有喝酒,恐怕结果会更糟,因为处于比较清醒的状态,武松会产生畏惧感,这样就会让他的武功大打折扣了。猛虎会乘虚而入,武松会更加危险了。”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了肯定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想象的作用。

教师与学生一起进入文本解读环节,利用丰富想象力展开文本解读,给学生带来全新的阅读感知体验。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不同的想象和推理,其学习呈现个性化特点,说明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引导是比较有针对性的,成功激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让文本解读进入更广阔的空间。启动学生想象思维展开文本解读,不仅能够扩大文本解读范围,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想象中形成阅读能力。

四、对接生活认知

文本解读与学生生活认知无缝对接,对深化学生的文本解读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结合生活认知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教材文本内容大多与学生生活有密切关联。在展开文本解读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提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认知展开思考,以形成新的学习体验。

对接学生生活展开文本解读,教师要在引导策略上进行创新设计。如,教学《牧场之国》一文,由于学生对牧场的自然景色缺少认知,教师应先为学生展示一些图片,结合图片讲述草原的自然风光,使学生对草原形成具体认知;再让去过大草原的学生,讲述自己在草原的见闻。这样,学生都积极参与展示活动,让所有的学生对大草原有了深入的了解。最后,教师让学生进入文本解读环节,提出具体的解读任务:“荷兰牧场有什么样的自然风光呢?你能够结合生活积累进行直观描述吗?如果让你写写阅读感受,你会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写出相关内容呢?”学生开始阅读文本,结合前期阅读经历,快速展开探究,深度学习自然启动。教师深入学生中,适时给学生一些指导,确保学生学习活动的顺利推进。在课堂展示阶段,学生都能够将文本解读的情况进行直观展示。

教师为学生设计图片观察活动,让学生讲述草原见闻,能够将草原的信息汇集。学生大多没有去过草原,对草原的自然景色缺少直观体验。教师正是利用这样的手段,让学生展开广泛讨论交流,使学生顺利进入文本深度探究中。在直接对话交流中,学生形成的阅读认知更为立体而鲜活。学生结合生活积累展开文本解读,符合文本解读的规律要求。

总之,文本解读不能只是单纯的内容解析,而是一种综合性学习。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梳理、思想进行探究、结构展开剖析等,都是学生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要为学生的文本解读进行引导,让学生深入文本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并在不断解读感知中建立学科认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责编 韦 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