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 文/蒋剑翔
如何写出“不一样”的新闻
—— 一位从业20年资深记者的心得
□ 文/蒋剑翔
提要:水无常形,文无定法。新闻到底怎么写,谁也说不出一个固定的标准和模式来。唯有勤观察、勤思考,抓细节、抓特色,时刻看到那个“不一样”,笔下写出那个“不一样”,新闻才会有受众,才会有吸引力。
新闻 文化 细节 发现 眼光 吸引力
鲁迅先生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1]新闻作品也是文章。新闻怎么写,怎样把新闻写得活一些、有吸引力一些,我做了20多年党报记者,也一直在摸索中。最近整理过去的新闻作品,陆陆续续写了一些札记,算是一些思考,希望能借此与同行交流。
认识一个地方,最好的切入点是什么?是文化。最能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也是文化。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标签和名片。
永州历史文化丰厚,种类繁多,有舜文化、柳文化、理学文化、碑刻文化、瑶文化、女书文化、稻作文化等,影响广泛而深远,可统称为潇湘文化,因为永州是潇湘源头。潇湘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与湘楚文化、湖湘文化相对应,其内容博大精深。
2011年8月,由永州市恒远公司设计制造的亚洲最大最先进轴伸贯流式发电机组出口泰国,泰国驻华使馆商务处公使衔参赞程瑞声先生一行来到永州,市委书记张硕辅亲切会见。首次见面谈些什么好呢?当然是永州文化。文化是桥梁,是最容易沟通的。
张硕辅书记与泰国参赞会谈时间不长,但双方谈得很轻松,很愉悦,永州文化成了会谈的主题和最大亮点。市内几家媒体对会谈都是程式化的报道,无特色可言,我看了感到有些可惜。整个会谈我一直在场,并做了认真记录,觉得应该对会谈作一个较为详细、准确的报道,于是在同事发出消息之后,在头版头条再次推出了一篇新闻特写《市委书记向泰国参赞“推销”永州文化》。据说稿子反响较好,几年后还有读者提起。
现在似乎人人都可以做记者,但做一个好记者,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有的人做记者一辈子都平庸,有的人做记者三五年就颇有名气了,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做记者究竟什么最重要呢?我以为,记者的眼光最重要。这眼光,当然不仅仅是指眼睛,更重要的是指一个人观察事物的能力,一个人的评价标准,以及在某一时刻对某种事物发展趋势准确预测的能力。只有先看见了、判断了、预测了,才有可能写出新闻。若没有看见,没有眼光,要么熟视无睹,要么判断失误,自然无法写出好新闻。
这个眼光,不要求把事物看全、看高、看大,而是要看到事物的独特地方,看到事物与众不同的那个“不一样”。“喜新厌旧”是人们的普遍心理,“不一样的东西”有新鲜感,受众当然喜欢。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大地上曾出现过一种“卖粮难”现象,农民种的粮食根本卖不出去。我在农村工作过,对农民“卖粮难”非常焦急,因为这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一个大热天,我去农村采访,跑了几家粮库,都是看到农民排长队售粮。可去到一个叫长岭乡的地方,却看到农民种的新粮相当走俏,几家单位争着收,且价格一天一个样,节节攀高。同一个地区,一边是“卖粮难”,一边是“卖粮贵”,为何有如此大的反差?一问才知道原来“卖粮贵”缘于“优质稻”。
长岭乡当年首次试种了800亩“湖南软米”,并扩种湘糯、杂交糯1880亩,均获得好收成。这些优质米省内外市场非常畅销,是粮食经营部门的抢手货,不贵没有道理。同样是种粮,因为长岭乡和别的地方种的不一样,结果卖粮的境况也就大不一样了。这个“不一样”,对引导农民种植优质品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抓住这个“不一样”,我迅速写出一篇非常实在的特写稿《长岭乡,优质稻走俏》,不仅本报加编者按发了头条,还被省报发在了报眼。于“卖粮难”中发现“卖粮贵”,仅仅因为抓住了一个“不一样”,新闻写出来就是“不一样”。
20世纪90年代,每年都要开展一次“爱国储蓄月”活动,领导带头把钱存进银行。如何做好这方面的报道?我选择了一个最佳时间节点——“爱国储蓄月”活动的第一天。正巧这一天地委、行署主要领导都参加储蓄。储蓄活动无任何仪式,正常存款,填填单子,数数钱,很简单,如何写非常关键。
我早早到了活动现场,留心领导们的一言一行,仔细观察。如写地委书记邹金鷟,主要写出他对这个活动的高度重视,我写道:“上午8时10分,上班的铃声刚刚响过,储蓄点便迎来了第一批客人。”再写了他关于“爱国储蓄非常有意义”的一段讲话。行署专员卞翠屏平时说话幽默风趣,我则着重写了他与银行工作人员对话的情景:“卞专员,你是地区农行今天迎来的第一位领导,不知专员存多少钱?”营业部主任吕大明高兴地问。“我是一个穷专员,今天把家里的3000元家底全部搬来存上。”卞专员一边幽默答话,一边填写存单。“存多长时间呢?”“时间长一些好,既能支授国家建设,又能多得一些利息。”在场的人都被专员的“精打细算”逗乐了。由于有细节、有情景、又有特色,一个简单的储蓄活动终于被写出了新意,并且还写活了。
记者常常有这样的困惑:被派去采访一个新闻,却发现这新闻原是一件很小的事,或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是写还是不写,写又如何去写,往往非常纠结。有能力的记者一般不怕题材小,借题发挥总能写出好新闻。能力弱的记者大多是靠题材吃饭的,题材小了可就害苦他们了,往往两眼抓瞎。
1992年,地区供销系统举行首届庄稼医生知识抢答赛,说实话并不精彩,许多题目选手们都答不出来,甚至还常常卡壳。领导安排去采访,我带了一个实习生去。比赛结束,我问实习生有什么感触,他说太差了。问他能否写出一篇现场短新闻来,他摇摇头。没办法,只能自己披褂上阵。
现场不精彩,不等于新闻不精彩。当时正是巴塞罗那奥运会争金抢银的时刻,提起笔来,我首先就想到了奥运会,由奥运会引出了知识抢答赛。写抢答赛现场,我把参赛选手当作奥运选手一样写,写他们的表情,写他们的紧张,写他们的失误,写他们的机智,同时也写他们的感慨,这不,一篇有情有景、有声有色的现场短新闻《为了大地的丰收》很快就写了出来,并被省报头版采用。
学会联想与对比,新闻也许就能上一个档次。
□ 蒋剑翔出版的著作《拎出新闻眼》《两副面孔》封面。
一般比较重要的会议,除了主题报告之外,都会安排一定时间的讨论。讨论些什么呢?当然是围绕主题报告谈认识、谈感受、谈打算、谈落实。会议开得好不好,讨论很重要,讨论其实就是表态,就是下级对上级的态度,领导会格外重视。因此,大凡有会议讨论,都会安排记者去作报道,常见于报端的就是“讨论侧记”。
采写讨论侧记,我谈不出什么新鲜体会,感觉有三点比较重要:一、不能偷懒。记者必须全程守候会场,仔细观察,认真倾听,做好记录。二、胸有主题。报道者要首先领会好会议的基本精神,知道该记什么、该写什么。三、善于捕捉。捕捉与会者的神态和精彩发言,捕捉新的信息、新的动态,能够从每一个人的高谈阔论中拎出最精彩的几句话。讨论侧记说到底其实就是一门组合的艺术,会议讨论有长有短,发言者有多有少,你能从会海中淘出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和发言,并能把它巧妙地组合起来,这就是你要做的全部工作。至于稿件精不精彩,一看会议质量,二看手上功夫。
新闻特写是新闻的一支轻骑兵,是介于消息与通讯之间的一种写作体裁。它往往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最富有表现力的片断,通过多种表现手法,作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加集中、更加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
新闻特写姓“新”也姓“特”,一般具有较强烈的文学色彩,注意渲染与烘托气氛,很容易使读者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思维的感应效果。新闻特写贵在“特”,其写作以“特”见长,要求抓特点、抓特色、抓特别之处,着重选准富有典型意义的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情节、一个镜头,加以特写镜头式的“放大”,内容集中于一点,描写着力于细节,事件呈现于现场,给人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美妙感觉。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报道形式,新闻特写在版面上常常被加以突出处理,或加粗标题字体,或围花边,特别引人瞩目。
对于重要领导人的活动,在抓好综合消息的同时,不妨留一个心眼,瞅准机会逮上一条活蹦乱跳的新闻特写。有一年,湖南省省长来永州考察工作,要走要看的地方很多。然而谁也没想到,当永州市直单位的群众歌咏会帷幕即将拉开之时,已舟车劳顿几天的省长竟准时走了进来,并带头鼓掌。省长看节目时肯定不能多说话,但省长一直颌首微笑、不时用手打着节拍、不时赞赏几句的情景,还是被记者观察到了。出席群众歌咏会,这完全是省长考察之外的一个“小插曲”,可以报道,也可以不报道。但这样的“小插曲”非常难得,弃之实在太可惜,并且有场面、有情景、有语言、有气氛,更有意义,稍许着墨几句,就是一篇精彩的新闻特写。你说这稿子我能不写吗?
在有特点、有特色、有特别之处的场合和地方,记者一定要瞄准新闻特写,敢于出手。要知道,一篇好的新闻特写,往往胜过十篇平庸的“本报讯”。(作者是湖南永州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记者)
【注释】
[1]鲁迅.致赖少麒信.鲁迅全集(第十一卷).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273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 @qq.com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