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 文/宜秀萍
近年来,医疗卫生新闻在地方党报占据的版面越来越多,刊登的位置也越来越显著。以记者所在的《甘肃日报》为例,上世纪九十年代,医疗卫生报道仅仅是报纸的点缀,通常都是三五百字的“小豆腐块”,一版报道全年难觅踪影,头版头题更是罕见。
2002年,中央对新闻改革提出“三贴近”的要求,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医疗卫生报道焕发了活力。此后的十多年间,医疗卫生报道在《甘肃日报》占据的分量越来越重,以往的“豆腐块”做成了大文章,还时常位居一版重要位置,头版头题也不再难以企及,医疗卫生报道引起的关注与反响日益强烈。
那么,如何才能让党报的医疗卫生报道鲜活起来?笔者认为,站在专业视角,树立读者意识,医疗卫生新闻才能写得好看、有用。
医疗卫生新闻专业性强,涵盖面广,不仅仅局限于医药,还包括疾病的预防、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心灵健康、行为健康等等,站在大卫生、大健康的角度,我们呼吸的空气、照射的阳光、生活的环境,以及衣食住行等,都与医疗卫生有关。
因此,采写医疗卫生新闻,首先要站在专业视角。跑口记者要让自己尽快“专业”起来,这需要下些功夫。与跑农口的记者相比,医疗卫生报道的采访对象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尤其是三甲医院的医生,硕士、博士、博导,高学历者比比皆是,他们思维清晰,表述严谨,沟通交流起来相对容易。但他们在介绍新技术、新业务,或者阐述某种治疗方法时,时常会用专业术语或英文缩写来表达。如介绍苯丙酮尿症会用PKU替代,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会说COPD, ERCP是一项近年来应用广泛的新技术,中文翻译过来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此外,免疫分子、抗原抗体、血管造影、心脏搭桥、介入技术等等,这些都是常识性的专业术语。
如果记者在采访前不做任何准备,到了现场,要么听得一头雾水,要么每遇到一个专业术语就要请教一下,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会让接受采访的医生、专家、学者思路中断,兴味索然,采访很难深入下去。如果是几个人同时采访,作为新手,频频提一些幼稚的问题,让采访对象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做科普讲解,这就更加让人讨厌了。特别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采访时间极其有限,专家仅能腾出几分钟时间回答记者提问,这时如请专家讲解什么是SARS病毒之类的常识问题,那就更是犯了众怒。
因此,在采访专业性强的医疗卫生新闻前,记者一定要提前翻阅相关资料。如采访ERCP新进展研讨会,首先得搞清楚什么是ERCP?ERCP在临床的应用情况如何?如果是全国的会议,为什么会选择在某地召开?某地ERCP在全国该领域处于什么地位?ERCP有哪些新进展?会给患者带来什么好处?诸如此类的问题,在采访前就应该做足功课,这样面对专家,才会有针地性地提出相对专业的问题,写出的新闻才会有价值,读者看得懂,业内人士也认可。
作为地方党报,在医疗卫生报道的选择上,宣传解读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政策是重头戏。这就更需要记者做足功课,了解吃透相关政策,自己先搞明白,才能写给受众看。同时,一个优秀的卫生记者,还应该主动研究卫生政策,从政策动向中把握报道方向,确定重点选题。
医疗卫生新闻在很大程度上是民生新闻的一部分,除了各级领导,老百姓也十分关注。因此,在重大政策解读、事实观点澄清等方面,作为党报记者,在吃透政策的同时,还需树立读者意识。政策一般表述很专业,不适合大众读者阅读,作为记者,就要将政策核心与读者关注的焦点结合起来,在有限篇幅里,用普通读者能明白的语言,将国家重大政策说清楚,讲到位。
以医改为例,2009年,甘肃与国家同步启动新一轮医改。在基层稳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医改五项重点工作之一,其核心是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对大多数受众来说,“基本药物制度”“零差率”都是陌生的概念,既不明白,也不会关心,大家关心的是医改能让自己得到什么好处,最直接的就是药价能不能降下来?
2010年6月,医改推行半年之后,《甘肃日报》在一版头题推出通讯——《药价降了——甘肃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零差率”探访》。记者围绕受众关注的焦点,走进试点地区酒泉市部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中心,以白描的手法,记录了当地群众、医务人员及零售药店店主看病、接诊、卖药的真实经历,通过一个个小故事,直观生动地阐述了什么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会带来哪些变化。这样的报道方式,让普通读者看完就明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什么。
同样,在采写专业性强的医疗卫生新闻时,作为党报记者,也要牢记读者意识,在做足相关专业的功课后,要顾及普通读者的接受能力和阅读兴趣。医疗卫生新闻不是学科论文,也不是科普文章,在报道中要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述,在处理专业名词、术语时要学会“翻译”的技巧,将深奥难懂的医学语言变成人们熟悉的大白话,如用“昏迷”代替“休克”。在无法用对等词来代替的时候,要采用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进行解释或描述,如写微创手术的伤口,可用针尖大小替代1mm,描述一个肿瘤的大小不要像写病历一样,用精确的数字来表述,可用拳头、足球等形象的物体来比喻,让读者一看就明白。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传递社会正能量,这是党报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之一。医疗卫生新闻作为党报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选择取舍时,同样要秉承这一理念。
树立医疗卫生行业正面典型,引导公众了解医学的特殊性、局限性。让大家明白看病就医不是到商场买东西,不管医学技术多么进步,不管花费了多少金钱,人仍然会生病和死亡,因为医学不能治愈每一种疾病,不能治愈每一个病人。对此,医生要明白,病人也要理解,不能对医学抱有过于高的期望。医生在很大程度上治疗的不是疾病,而是心病,正如美国医生特鲁多的一句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围绕这些内容,党报应组织更多的力量,给更多的版面,通过设置话题、展开讨论等方式,引导舆论。
因此,在采写医疗卫生领域典型人物时,切忌高大全,否则不仅传递不了正能量,反而会让读者质疑其真实性。《甘肃日报》在报道全国医德标兵王晓黎时,没采用传统的典型报道手法,写人物成长的背景、感人的事迹、取得的成绩。而是记者记录了王晓黎一天的工作,从早上7点45走进医院,到晚上18点30分离开医院回到家,在家里吃完饭,又连续接打电话,安排第二天的手术。在真实记录的同时,记者穿插叙述了王晓黎的工作业绩。文章娓娓道来,像放电影一样,展现了一个妇产科医生平凡而忙碌的一天。这样的典型可亲可敬,这样的记录真实感人。
同样,2010年,在采访有关部门确定的重大典型人物王万青时,记者通过几天时间的闲聊,尽可能深入全面地了解王万青扎根甘肃42年的心路历程。采访回来,翻看记录的笔记,感人的事迹很多,如何取舍?
真实依然是放在第一位的。王万青身为上海医科大学的高材生,如果不是因为那个特殊的年代,如果不是因为母亲被划为地主,是不可能坚决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的。考虑再三,记者还是在文中交代了这一背景:“1968年,24岁的王万青在当时卫生部直属的全国5所重点大学之一——上海医科大学完成了6年学业,面临人生第一个抉择。此时,母亲突然被划为地主,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这是牵连全家人抬不起头的一件事。从‘革命小将’一夜间变为‘地主子女’,王万青心里无比郁闷。他深信,母亲跟全家人一样热爱祖国、热爱党。为了证明自己报效祖国的决心,在上海出生、长大,从未离开过上海的他,在地图上圈定了两处自认为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区——甘南藏族自治州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向学校提出申请,非这两处地区不去。经过一再争取、一再表明决心,王万青如愿被分配到甘南藏族自治州。”
随后,记者以《“草原曼巴”王万青:一个上海大学生在玛曲草原行医42年的故事》为题,以最朴素的语言记录了王万青在玛曲草原工作生活的一个个片段。因为真实,所以感人。文章刊登后,反响强烈,《甘肃日报》又相继推出后续报道,在全省掀起学习王万青的高潮。王万青本人被评为201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