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远离“标题党”调动受众感观体验——从泉州纸媒的几则报道说起

时间:2024-04-24

□ 文/彭耕耘

媒体竞争日益加剧,为了吸引眼球,先声夺人,一些媒体不惜沦为“标题党”,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有一则微信介绍德国设计的奇思妙想,如洗手池的出水管道联通马桶,可以用洗手的水来冲马桶,这样的内容挺实用的,但其标题偏偏弄一个《德国令男男女女兴奋的成人玩具》,以博眼球。本可靠内容取胜的,偏偏耍名不符实的花招。这恰恰暴露了编辑眼光狭窄,思想狭隘。

要改进这类低俗问题,编采人员除了应努力提高思想认识外,还应该致力于提升业务素养,学会于细微处见真章,努力捕捉看点,采撷扎实的细节,来吸引读者。人对世界的感觉要靠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由此形成了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觉。对这些感觉的敏锐把握及细致描摹,能够带给读者现场体验,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能有效增强报道的感染力。

寻找痛点,别忽略了读者的“口腹之欲”

读者对自己的切身利益最为关注。因此报道要让读者动心,就应该击中读者的痛点及兴奋点。

近期电影市场火爆,消费者有关影院的投诉也随之增多,诸如网购影票问题、影院停车难问题、禁止自带食品问题,都是投诉热点。为此,泉州市消费者协会与工商部门约谈了市区7家院线负责人。媒体在报道时,普遍只体现影院院线经理被约谈的事实,而《东南早报》则突出了“工商局对各种消费纠纷进行协调和规范——今后看电影可自带食品进影院”这一信息。作为观众,这无疑是一大利好,以前影院限定只有其小卖部配售的爆米花及饮料才能带入场,工商部门打破了这一“霸王条款”,于消费者而言,是最令他们开心的事情。《东南早报》越过约谈这一程序,找出了消费者最为关切的内容。消息见报后,阅读量及转发量均不断刷新,体现了受众对此的高度关注。

突出可视性,变化要让读者看得见

要吸引眼球,就要努力将一些表述转化为具有可视性的东西。尽量通过形象化比喻或者具象表现方式,把抽象道理讲明白,把深奥复杂的东西讲得通俗易懂。

《经济日报》著名记者詹国枢在撰写有关规模经济的报道时,为了让读者能够明白什么叫“规模经济”,就拿包饺子说事。他是这样写的:“朋友你吃过饺子吗?你知道饺子是怎么煮出来的吗?你一定会说当然吃过,也知道是怎么煮出来的。如果我给你提一个要求,要你别煮多了,只煮一个饺子,你会同意吗?你肯定会说要煮就煮一锅,谁会只煮一个。然而我们的不少企业在日常生活中正在干着煮一个饺子的傻事。”接下来就讲规模经济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在大多数行业一定要讲规模经济,以及我们怎么样才能实现规模经济。这篇《从煮饺子说到规模经济》也成了经济报道通俗化的一个典范。

要直接触及读者的感性神经,媒体应该尽量突出可视性,要想到读者视觉上最易留意的是什么东西。比如泉州市从2015年10月起,重新规范出租车指示标识。有一家媒体报道,“泉州优化出租车指示灯”;另一家媒体点明“的士载客或空车请看车顶指示灯”;还有一家报纸在标题和导语中直接指出“的士指示灯全部统一:空车绿灯,载客、停运、电招、救助均红灯”。相较之下,第三家媒体的报道,更引人关注,因为它直接点明了空车绿灯,载客及呼救等均为红灯这一最重要的新闻要素。从人的视觉而言,对颜色的变化是最为敏感的。所以,与其介绍指示灯调整规范的意义目的,不如直接挑明红灯绿灯的新含义。这样能够让读者产生感性的联想,表达效果也会更加直接到位。

展示动作,让画面富有动感

“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这是新闻界的一句行话。因为动作最能吸引人注意力,能够让报道可视性和形象感得到进一步强化。因此在报道中也应注意动静结合,适时展现主人公的动作,以动作来丰富人物形象,推进事件进程,以动感增进报道形象感。

比如穆青在写《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时,就充分展示了焦裕禄与肝癌抗争的神情、动作。人们看后会记住焦裕禄“用左手按着肝部”“有时用一支笔硬顶着肝部”“左手经常揣在怀里”……这些具体动作真实展现了焦裕禄带病坚持工作的情形,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了焦裕禄的顽强意志和忘我工作的精神。如果去掉了这些细节,只是概述总结一句“他忍住肝癌晚期的疼痛,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工作”,虽然意思也表达出来了,但作品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却会大打折扣。

动作可以展现人的精神风貌,可以透露出人的性格特征,像有人吃饭时总要吃得干干净净,若剩下一点锅巴米糊,还会用开水涮一下碗喝下去,若有饭粒掉在桌上,会捡起来吃掉。这样的动作,能够表露出其从小家教严厉,养成了爱惜粮食的习惯。有时一个动作,可以让人窥见当事人的职业习惯和行为特点,福尔摩斯能够通过一个人在系绳子时打的结是船上常用的水手结,判断出那个人曾当过海员;在小说《巴黎圣母院》中,主人公冉阿让就是在抬起沉重木头时身姿矫健,被沙威警长认出了他曾在劳动场待过。在写作中,注意观察和挖掘这类行为特点、动作特征,有助于把人物写活,真正让现场的场景“动”起来。

唤醒耳朵,动静要让人听得见

听觉是通感中较常用的表现手法,典型的例子是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使之更为可感。“塘上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光与影本属视觉的对象,作者却将之视同听觉上的名曲,令人多了重感知。

在新闻作品中,有意识地寻找有声音质感的表达形式,也是有助于读者形成声音联想的重要手段。《泉州晚报》有一篇报道快递业务大增的作品,把泉州8个月寄出1.45亿件的快递量给予细化,最后算出平均每分钟360件,每秒7件。标题中写道《“嘀答”,泉州每秒寄出快递7件》。这就是把每秒这一时间概念,化为时钟走动的声音,人们耳畔似乎响起了“嘀答”的声响,显得具象贴切。

听觉在文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直接引语,如果多引用当事人的典型性、个性化的语言,则更能够再现人物的音容笑貌。比如“小车不倒只管推”“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这类个性化的语言,几十年过去了,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像《松原农民的贴心人──李志斌》一文中,披露科技下乡活动中,李志斌在做农技讲座时座无虚席,会后一名群众说:“李专家,你可讲完了,一泡尿把我憋坏了,我怕落下要紧的话,一直没敢去厕所。”这样的语言风趣生动,也体现了讲座受群众欢迎的程度。

开动脑筋,让读者的大脑跟着转

激发读者的思维,让读者开动脑筋,跟着作者一起思考问题,这是报道打动、影响读者的有力表现。适时采用计算的方法,算账给读者听,带动读者跟着一起默算,通过瞬间的思索推算领悟到报道的奥妙,这无疑能够带给读者深入的体验与互动感。

“从前住院一头牛,如今只要三只鸡”。《新华每日电讯》在报道农村医改给农民带来的实惠时,用了这样形象的算法。虽然没有说花费多少钱,但用这种实物的体现,却更直观地反映出新农保帮农民减轻医疗负担的实际情况。用农民生活中饲养的牛和鸡来作类比,也更贴近群众的实际,更接地气。

算账,可以把总量细化,拆分到个人,比如有报道在披露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铁路总里程时,指出按全国人口计算,“人均还不到一根铅笔长”,读者看了就能通过铅笔的长短明白人均铁路里程确实少得可怜。有时也可以采用积少成多的算法,比如说每人每天浪费一杯水,按全市、全省、全国的人口算起来,那个数字是十分惊人的,这能够提高人们对节水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

算账能够让一些科学统计数据直观显现出来,比如《厦门晚报》在报道思明区小学生患龋牙率的调查情况时,披露“十个娃四个蛀牙”,学生的口腔保健情况让人一目了然。台湾的公立大学在新生测试时,出了一道数学题,很多学生的答案是“1/2+1/3=2/5”,看到这道题,有的读者会不由一楞,然后会心一笑,领悟报道关于台湾学生素质的主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