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 文/王友仁 寿鸥迎
2015年6月13日,是又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绍兴日报》推出了16个版的《从鉴湖出发——寻访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大型特刊。它以绍兴视角,比较全面、深入、生动、立体地展现和解读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据悉,如此集中聚集水上历史文化遗产,为国内媒体首次。
这是一次“小马拉大车”的活动。作为一家地市报,《绍兴日报》自2015年初春至初夏,分4次派出采访组,跨越9省,分别寻访了甘肃天水远古治水遗迹、陕西西安郑国渠、广西桂林灵渠、湖南娄底紫鹊界梯田、四川成都都江堰、乐山东风堰、安徽六安芍陂、福建莆田木兰陂、山东泰安戴村坝、北京通惠河等。
《绍兴日报》的这次“远征”,缘于绍兴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中国大禹陵和诸多大禹治水传说,有以东汉绍兴太守马臻所筑鉴湖和明朝绍兴太守汤绍恩所筑三江闸为标志的一批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有丰富的水利历史文化。可以说,一部绍兴历史,就是一部水利史。
如今,在以浙江“五水共治”和绍兴“清水工程”这一当代治水大主题中,如何更好保护、传承和利用绍兴古代水利工程,需要走出鉴湖,走出绍兴,借取它山之石,为我所用。
特刊推出后,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力。受到国家水利部的关注和肯定。水利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所长吕娟评价:“这是国内媒体中首次大规模、系统性报道展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生动、深入、大气,具有中国高度。”国家水利部专家张伟兵撰文说:“其范围之广、时间之长、视野之高、立意之深,即使是在水文化盛行的时下,这样大手笔的水文化宣传也是极为少见的。”不少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所在城市也纷纷点赞:认为《绍兴日报》此举脱离了“地方主义色彩”,站在中国和历史的高度关注中国古代水利工程。而它在绍兴产生的影响,更具有实际意义。
这与《绍兴日报》对这一寻访活动和特刊的构想与追求——“绍兴起点,中国视野,历史坐标,时代高度”基本契合。
《绍兴日报》的《从鉴湖出发——寻访中国古代水利工程》这一跨区域、大范围的寻访报道,及其所产生的效果与影响,引发我们进一步思考:它是麻雀,是否具有标本作用?它是个案,是否具有普遍意义?通俗地讲,它是否具有“开发价值”和“推广意义”?
为此,我们认为,这应从地市党报在新媒体时代这一大背景下,其生存现状、外部环境及其应对之道上,加以观察和思考。
概括起来,主要为三个方面:
其一,众所周知,地方党报多年以来,至今基本仍是按行政区域办报——“一地一报”,各自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新闻运作的“边界”,犹如“国界”一样严格。更因为地市党报普遍存在的自身局限和传统办报模式。由此,带来地市党报长期以来的最大瓶颈,是囿于一方,地盘小,新闻资源有限,“低、少、散”成致命的先天不足,常有“一地鸡毛”之感。作为一家地市党报的《绍兴日报》同样常受此困扰。
其二,这种传统的办报模式,如果说过去勉强,现在肯定不行,将来越来越不行。新媒体时代,新闻资源与市场格局事实上已越来越跨区域,甚至全球化。一方面,无论是“地方队”“国家队”还是“国际队”,无论大报小报,因为技术手段,传统壁垒被打破,理论上都置于同一平台上。这对地市党报带来的冲击可想而知;另一方面,也因此,作为地市级党报,如何以中国甚至国际视角,整合本土新闻资源,做出既有本土特色又有中国高度的新闻,越来越成为迫切。
其三,如果上述前提和理由成立,那么两者的“结合点”在哪里?我们认为,是“乡愁”。所谓乡愁,是人类最原始、最朴素、最美好的情感,蕴藏于每一个人的心中,每一方故土之中,永难割舍。它是对于亲人的思念,对于故土的眷恋,对于国家的情怀,极易引起普遍的共鸣。
由“乡愁”出发,延伸、扩散、提炼、升华,所产生的新闻,我们称之为“乡愁新闻”。在具体操作中,就是以乡情、乡人、乡物、乡事等为根、为源、为萌芽、为起点、为纽带,向本土外、向全国甚至全球作藤蔓式延伸、生发、整合的新闻产品和新闻形态。
《绍兴日报》的《从鉴湖出发——寻访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可以说是“乡愁新闻”的一只“麻雀”。在新媒体时代,这样的尝试与探索,可能对地市党报而言,具有突围作用,甚至具有打破天花板效应。
如果说,从“鉴湖”出发,我们“发现”了“乡愁新闻”。那么,从“乡愁新闻”的视角,回望《绍兴日报》新闻周刊——《新周刊》所做的一些新闻,所策划的一些活动,发现在“乡愁新闻”之路上,自觉不自觉已走了好一段。
梳理了一下,共有概括为五类“乡愁新闻”。为通俗起见,把“乡愁新闻”以“藤蔓新闻”作喻呈现:
一是“一藤式”,从一个主题上作线性状生长。
2007年,《新周刊》开设了“小梅访院士”栏目,花一年多时间,持续寻访了当时健在的六十多位遍布全国的绍兴籍两院院士,做成系列专访,结集出版了《绍兴籍院士风采录》一书。由此,将之策划推动成为绍兴市的重大节会——“首届绍籍院士故乡行”,并发展成为了延续至今的一年一度的“绍兴院士大会暨高端引才节”。
二是“多藤式”。虽也是一个主题,却如同从一个根上长出多条藤,错落有致地开花结果。
2010年,《新周刊》开设的“寻访绍籍文化人”“天下越人”两个栏目,寻访报道健在的遍布全国的绍籍名人。谢晋、陈桥驿、何振梁、张鸣、劳春燕、周海婴,等等,产生较大影响。
三是“嫁接式”。将不发生于绍兴、与绍兴也无直接关联的新闻,通过“嫁接技术”,与绍兴连接并开花结果。2013年3月5日,是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雷锋不是绍兴人,也从未到过绍兴,但雷锋精神属于中国,自然也属于绍兴。此前,《绍兴日报》兵分两路,一路赴雷锋生前工作战斗过的辽宁抚顺、辽阳等地采访,一路深入绍兴档案馆挖掘绍兴学雷锋历史及学雷锋标兵,并于纪念日当日推出了《寻找雷锋》大型特刊,引起绍兴社会热烈反响,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部长葛慧君专门批示表扬,还获得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
四是“引种式”。国家级甚至国际重大活动,在绍兴举办,这相当于“引种”。譬如,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世界合唱节,以及中国鲁迅文学奖、中国兰亭书法奖、纪念越剧诞生百年,等等。《绍兴日报》将其做大做足,赚足眼球,做出了影响力。
五是“分种式”。从一个主题,即一个根上培植出一窝芽苞,引种到全国,然后一次性“回收”。《绍兴日报》《从鉴湖出发——寻访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特刊,便属此类。可以说,因为有此类“乡愁新闻”,《绍兴日报》以“乡愁绍兴”取代了“地理绍兴”。简单地说,在“乡愁绍兴”中,上下数千年,纵横地球村,凡与绍兴“沾亲带故”的人、事、物,皆成了我们的“菜”。
关于“乡愁新闻”的尝试为《绍兴日报》打开了一扇崭新的新闻大门,开辟了一片广阔的新闻疆域,而不再只是地方小报,自囿一隅。
新媒体时代,地市党报更要有这种格局和眼光,即互联网思维,以新视角新思维,解读新闻资源,体现整合的力量。推而广之,“乡愁新闻”于地市党报而言,相当于发现了一个“新闻富矿”,开拓了一种新的新闻资源。由此,地市党报在本土、原创、独家、特色上,可望做得更好,在突破地域之囿,拓展新闻空间,提升新闻品质,扩大报纸影响力,增强报纸竞争力上,可望走得更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