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2023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时间:2024-05-08

骆新强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中国考古学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哪处遗址的重要性超过殷墟。殷墟最重要的考古發现是(  )

A.石器B.青铜器

C.铁器D.甲骨文

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周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

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人口

C.土地和耕牛D.人口和铁犁

3.历史学家冯天瑜认为,历史进步的根本标志,并非政治的分合治,而在文明的进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进步表现为(  )

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西晋实现短暂统一

C.辉煌的科技文化成就

D.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4.对以下两幅示意图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经济重心南移B.疆域面积扩大

C.海外贸易兴起D.京杭运河开通

5.“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者也。”按照梁启超对史料的定义,下列属于中国古代史史料的是(  )

A.电视剧《三国演义》B.某地新建的“关公像”

C.名画《清明上河图》D.仿古建筑和文物

6.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某时期政权格局示意图,其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7.一名医学爱好者想了解我国古代有关药物学方面的知识,你可建议他查阅(  )

A.《伤寒杂病论》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

8.明朝的科举制度“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此材料反映了这一制度(  )

A.促进了商业的繁荣B.不利于皇权的加强

C.阻碍了社会的进步D.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9.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采取的行动是(  )

A.掀起瓜分狂潮B.扩大资本输出

C.再次发动战争D.割占台湾岛

10.以下是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情况表。其数据变化说明(  )

A.洋务运动已彻底失败B.戊戌变法取得重要成果

C.国人对日本一无所知D.救亡图存成为时代需要

11.照片定格历史瞬间。下列四幅图片最能体现出抗日战争的什么特点(  )

A.全民族抗战B.局部抗战

C.分散抗战D.自发抗战

12.右图是我国1949—1960年粮食产量变化示意图。对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大跃进”运动

D.三大改造的完成

13.全国手工业工人代表、雕刻家杨士惠在献给毛主席的喜报信中写道:“毛主席、共产党指出了合作化的方向,给我们开辟了光明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材料中的喜报信写于(  )

A.1949年B.1952年C.1956年D.1958年

14.下表为《人民日报》社论高频词统计分析。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是(  )

A.坚持党的领导B.坚持理论创新

C.坚持中国道路D.坚持人民至上

15.穆罕默德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有人将其贡献概括为三个“一”,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个城市,一个部落,一个公社

B.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宗教

C.一种思想,一种文化,一种文字

D.一个国家,一个半岛,一个文化

16.下列组图反映的探究主题是(  )

A.法兰克王国的兴衰B.城市争取自治的斗争

C.西欧大学兴起D.西欧城市的兴起

17.西方国家姓多名少,和中国完全相反。历史教材上的欧美国家的历史人物一般称呼其姓,但如果是君主则称呼其名。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名”(  )

A.华盛顿B.拿破仑

C.克伦威尔D.罗伯斯庇尔

18.19世纪,随着西方迈向工业时代,工人捣毁机器的事件和罢工事件不断发生。后来,这种单纯的经济斗争上升为争取政治权益、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斗争。促成这种转变的关键是(  )

A.西方民主制度的日益完善

B.资本主义弊端的日益暴露

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19.对“苏联‘七五’计划和‘十一五’计划期间社会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指标表”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经济发展速度下降B.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败

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经济停滞导致苏联解体

20.2022年的俄乌战争举世瞩目。其实早在1997年,美国的苏联问题专家乔治·凯南就预测到如果北约继续东扩的话,俄罗斯会通过战争来保护自己的安全。可见北约是美国推行哪一政策的工具(  )

A.门户开放B.霸权主义C.杜鲁门主义D.和平演变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30分)

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排头兵,我们每到一处地方,最先接触的都是当地的语言。方言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和喜感,此域的人在方言里听到了亲切的乡音,异域的人从方言里看到了对某地人活灵活现的描摹。

(1)“书同文”的实现是在哪一朝代?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书同文”“言同音”的积极意义。(3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2分)

2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战时期,中国的国土面积是日本的31倍。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地理条件。再加之,在这广阔的土地上,遍布全境的高山、丘陵,奔流其间的泱泱大河,犹如铜墙铁壁,对日军的侵略形成了有力的阻隔。

——子今、沈伟烈《国破幸有山河在》

材料二 1938年至1944年,腥风血雨的四次“长沙大会战”,是十四年全国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日军66万人次,中国军队100余万人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这场震惊世界的会战前三次以中国军队的胜利而告结束,日军受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日军共伤亡10.7万人,中国军队共伤亡13万人。

材料三 在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政府对抗日比较消极。在此阶段,国民党军队基本上没有对日军采取主动的战略或战役性攻势,1942年下半年以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国民党正面战场基本上呈现出与日军互不相扰的休战状态。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抗日战争中中国未能亡国的两点原因。(2分)

(2)抗战中哪次会战最能证明材料一中的观点?这次会战的意义是什么?(2分)

(3)举例说明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1分)

(4)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正面战场的认识。(2分)

23.(7分)閱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在民主革命胜利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指出:“社会革命的任务解决后,必须把中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如何选择一条适合中国的工业化道路,这一直是一个让以毛泽东为之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尚晋平《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贡献》

材料二 1979年,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开创“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命题,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成为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开创性地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不断增添现代化建设新动力,积极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

——鲁明川《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逻辑与世界意义》

材料三 2022年10月16日,***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报告,并宣告了全党“从现在起”的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根据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在工业化方面所做的探索?(2分)

(2)根据材料二并联系所学知识,指出对内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对外开放形成的格局。(2分)

(3)结合材料三回答“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你认为几代领导人矢志追求实现现代化说明了什么?(3分)

24.(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电动车的问世时间,实早于燃油车。20世纪初的美国街头,曾同时行驶着蒸汽动力车、电动车、燃油车,其中40%是电动车,燃油车不过占20%。但是100多年前电动车却输给了燃油车。一方面,电动车的续航里程长久停留在几十英里的水平上;另一方面,电动车价格却高达1600美元,是福特T型车的好几倍,加上石油大规模开采让汽油变得廉价。1935年,电动车从路面上消失了,电动车攻关也就此偃旗息鼓。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力成本迅速下降,而油价却始终居高不下。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问题。仿佛一夜之间,国际社会对汽车的认识“闪回”百余年前,今天电动车又一次接近了主流车型的“王座”。

——据陈鸿斌《爱迪生的造车梦》整理

材料二 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打破纪录……虽然发展电动汽车是大势所趋,但要保证可持续性还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中国电动汽车之所以实现快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依靠前瞻性的政策引导,以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大力扶持,取得了明显的先发优势。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日益坚定,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诺在未来几十年内逐步淘汰内燃机,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电气化目标。与此同时,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商先行一步,纷纷加大投资转型,争取早日实现电气化,争夺更大市场份额。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球新推出的电动汽车车型数量是2015年的5倍,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动汽车车型数量约为450种。层出不穷的新车型也大大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翁东辉《我国电动汽车市场领跑全球》

(1)根据材料一归纳百年前燃油车取代电动车的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你认为电动车“王者归来”反映出当前世界面临哪些挑战?(2分)

(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科技与生产关系的认识。(1分)

25.(5分)下面是三则有关巴黎和会的名人名言,请你结合所学的世界史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谈谈你对巴黎和会及一战后世界秩序的认识。(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参考答案:

1.D 2.B 3.C 4.A 5.C 6.C 7.D 8.C 9.C 10.D 11.A 12.A 13.C 14.D 15.B 16.D 17.B 18.C 19.A 20.B

21.(1)秦朝。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各地的交流往来;等等。

(2)普通话有利于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有推广的必要性,但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標识,我们应该在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之中寻找平衡。

22.(1)有利的地理条件,以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顽强抗战。

(2)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3)豫湘桂战役、皖南事变等。

(4)国民党承担的正面战场作战,为取得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是这场规模空前的全民族抗战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23.(1)实施“一五”计划,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等。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一心为国家谋发展,为人民谋利益等。

24.(1)燃油车续航里程长;以福特T型车为代表的燃油车价格便宜;石油大规模开采;等等。

(2)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

(3)科技发展要服从生产的需要,违背社会生产的现实需求,科技发展就失去了动力。

25.示例:

巴黎和会埋下战争的种子

巴黎和会是一战后战胜国的分赃会议,不能给世界带来和平。会议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处理过于严苛,埋下矛盾的种子。希特勒上台后,积极扩军备战,撕毁《凡尔赛条约》,最终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