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梁兴海
历史新课标是初中历史教与学的行动指南,也是中考历史命题的重要依据。但一直以来,一些版本的教材存在课标把握出入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渗透不到位等问题。好在从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各地开始使用部编教材。笔者就如何“用好部编教材,提升历史素养”谈几点认识和做法,期望能对同学们的历史学习有所帮助。
一、要明白部编历史新教材编写的主导思想
1.部编历史教材仍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力求科学地展现中外历史发展基本趋势,全面客观地叙述重要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部编历史教材遵循“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对历史问题做出实事求是的评述。
2.部编历史教材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历史发展演变规律,有助于同学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部编历史教材贯彻“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按照新课标设计历史课程的学习思路、学习内容、教材体例、教材结构。
4.部编历史教材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时代特点。它既体现了新时期党和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路线、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又反映当代历史学科发展的特征、趋势,并体现当代社会进步以及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适应学生发展过程中要提升的历史核心素养。
二、要认识部编历史新教材的显著特点
1.凸显国家意志。全国统一使用部编人教版教材,不是为了对出版方式进行调整,而是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维护教育意识形态安全。它是落实党中央教育部署的具体要求,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奠基工程。从内容上看,部编历史教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贯彻了党和国家的意志,把好了意识形态关。例如,新教材把8年抗战时间统一为14年,强调“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重视民族团结教育,纠正“岳飞、文天祥是民族英雄”的错误观点;加入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教育的内容,涉及台湾、钓鱼岛、南海诸岛等国家统一问题,对《马关条约》中日本割占中国领土台湾的表述,由以前的“割台湾给日本”变为“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给日本”;为突出对实现“中国梦”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发扬伟大民族精神,新教材更加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等。
2.明确课程标准的地位。新教材内容安排更加具体、科学,突出了历史课程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的特点;注重历史与现实、历史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落实“育人为本”、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把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历史的叙述中,倡导教学方式的创新。
3.建立正确时空观。新教材采用“点→线”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点”是具体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联“线”,使教材内容依据历史发展线索循序渐进地展开。根据以往各版本教材,增加东汉、五代十国、安史之乱、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李自成起义等内容,便于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完整性、系统性。另外,新教材还增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篇目。
4.重视学生情商培养。新教材注重学生历史学科兴趣的培养,除正文必须掌握的知识用精炼的语言表述外,还增加了丰富的地图、插图(包括大量文物图片)、图标,不再是干巴巴地叙述历史,而是图文结合,让出土文物图片印证历史,使历史学科更具有真实性、可读性、趣味性的特点。
5.采纳史学最新研究成果,推陈出新。比如,新教材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放在世界现代史的版块中,不再把俄国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种划分基本得到公认。又如,将中国古代史“民族融合”的提法改为“民族交流、交融”,这样更符合历史上各民族之间交往学习、平等尊重的事实,更有利于当今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稳定。
三、要掌握使用部编新教材的方法
1.要认真研读新教材。吃透教材是进行有效学习的前提。作为初中学生应该按照课标的要求,挖掘新教材中的思想情感因素,提升自身的历史素养。
2.要注重历史课“序言”的学习。作为初中学生在开学初不要急着从第一课新内容学起,应该先学序言,解决好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中国历史的朝代顺序、公元纪年法、学习历史的基本要素、怎样学好历史等问题。解决好这几个问题,才能克服历史难记、历史难学的瓶颈问题和畏难情绪。
3.要學会编写历史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能表示一个人的思路。同学们一定要学完一节课后,真正把知识点掌握后再做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一定要简单明了,知识点要全面,切忌字太多,自己能看明白即可。如:维护统治挽救危机→改革:洋务运动→人物:李鸿章等→开始时间:19世纪60年代→地点(工厂):上海的江南制造总局等→影响:“没富”“引技”“促资”“启程”等。历史思维导图最好是每节课后自己做一下,理一下思路,或在复习的时候用。
4.要精心整合专题,提升学习能力。统编教材和中考改革的新变化,意味着今后中考的范围会扩大。今后历史考试的大方向是重基础,体现基本能力要求。文明史,是历史命题的新角度;专题化,是历史考试的总趋势。为此,我们应及时归纳、精心整合相关历史专题和现实主题,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提升历史学习能力。比如:近代以来的“民族危机”这一历史主题涉及的四次侵华战争的爆发原因、战争名称、侵略国、爆发时间、爆发地点、签订的条约及内容、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留给我们的启示等。“改革是一个国家兴利除弊的重要途径”这一现实主题下所涉及的史实有:古代史上助齐桓公称霸的管仲改革、使秦国富强起来的商鞅变法、促进民族交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近代史上自救自强的洋务运动、变法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现代史上使中国走向富强的改革开放等。
四、要选取贴近新教材的试题训练解题能力
所选试题要符合、“史论结合”原则、正确时空观等重要标准,以此来提升同学们的历史解题能力和历史素养。比如下列习题。
1.遵循“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从“岳飞、文天祥不是民族英雄;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政策;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等史料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或主题是()
A.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英雄
B.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C.维护民族平等团结利于国家统一稳定
D.我国存在大汉族主义
2.“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给日本”这一屈辱历史结束的标志是()
A.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中国政府代表在台北接受侵台日军投降
D.《南海诸岛位置图》的公布
3.历史发展是有时序性的。下列对我国“建党”“建国”“建军”按时间先后顺序表述准确的是()
A.建国—建军—建党
B.建党—建军—建国
C.建军—建国—建党
D.建军—建党—建国
4.学会编写历史思维导图是学好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列事件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B.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C.重庆谈判→人民解放战争
D.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参考答案:
1.C2.C3.B4.A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